中学生应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从教科书中获得外,课外阅读也是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开拓视野,增加积累,丰富语文知识;通过课外阅读还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如何才能正确进行课外阅读呢?
  第一,要正确选择书籍。世上的书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据报载,世上的书一个人整天关在家里,一辈子也读不完。作为中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很难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些学生抓住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也有些学生沉迷于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之中,这些对于学生益处都不是很大。作为中学生,首先要把同课本配套的《读本》认真阅读好,其次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书籍去读。比如:中外名著、报刊及每年读书活动提供的文章等。
  第二,要注意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一定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读这本书,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报刊时,如果只想获取一些信息,可以进行略读,只看一些大题目即可。如果想对某件事进行细致地了解,就要进行精读。对于一些情文并茂的佳作,也要精读,要认真品味其优美的文字和浓浓的情感。
  第三,要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如果只阅读而不做笔记,其效果远不如边读边记。在阅读时对于好的词句或精彩的章节,可以摘抄下来以加深印象,同时便于随时查阅。如果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久而久之,自己的知识自然就丰富了,而且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四,要写好读书心得。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要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明确自己从阅读中学到了什么。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加了积累,写作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总之,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只有利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才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其他文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南京市委宣传部秉承人才是核心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全市文化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并举,搭台建制同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营造了南京高层文化人才聚集的浓厚氛围,“文化南京”人才高地日趋凸现。一大批领军型文化专门人才和创业人才落户南京,一大批领军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南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大
私塾里的朗朗读书声,曾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1910年,学部颁布《改良私塾章程》,鼓励对私塾进行改良,调整私塾的课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学靠拢。一个世纪过去了,私塾却随着国学热又有所复兴。说起来,私塾的命运其实就是中华文明史的兴衰荣辱史。  鲁迅与丰子恺的私塾白描  《红楼梦》第九回写道:“原来这贾家之义学,离此也不甚远,不过一里之遥,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
1.端午节.某乡镇成立了一支龙舟队,共30名队员.他们的身高情况如下表所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