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心象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n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书画一体,笔墨传韵。为了将中国独特的书画文化传承下去,必须注重中小学的美术课程的重大作用,让广大学生多学习有关中国传统书画的基础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书画一体的教学理念,以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绘画能力。
  【关键词】书画一体 教学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书画,凭借其特有的魅力享誉世界。与西洋画强调写实不同,中国画注重写意,而这种意蕴的表达离不开书法的助力。写意画家如若不懂书法的话,则难以完成一幅优秀的画作。为了发扬中华书画文化,必須在基础教育中重视传统书画的教学工作,尤其应注重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书画一体的教学理念。
  一、画教学的现状
  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都开设了美术课程,可是真正能上好美术课的学校却少之又少。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学术的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过低,毛笔、墨水等用具欠缺。而且广大中小学校普遍强调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而对美术课的重视不够。更有甚者,将美术课搁置不上或让位给语数英等主科。另外,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亦是一个难题。遍观全国,中小学校的书画教师数量有限,有的学校甚至让别的老师兼任美术老师。而且,教师能力的欠缺也对书画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究其根本,这和现在的教育体制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与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美术尤其是书画教学关注度不高,即使每年有大量参加美术艺考的学生,但他们的目的性很强,纯粹是为了高考,而高考对学生绘画能力的考察基本上偏重于素描等西洋画技巧的掌握。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学生从小就学习西洋画的技法,而忽视了对传统书画的训练。中小学虽然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有的教师只是流于形式,而认真对待的教师也多是偏重西洋画技法的传授,这和老师的学习经历有关。作为高考体制下的教师,他们接受的也多是西洋画的教育,对国画教学有心无力,只能望洋兴叹。久而久之,书画就离我们的生活愈来愈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广大中小学校必须重视书画教学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壮大教师队伍,切实提高书画教学的水平。
  二、重视向学生解释书画同源的历史
  很多人不清楚书画同源的历史,甚至将两者割裂开来,他们认为书法和国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书画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着的,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也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的最大特点。
  中国传统书画讲究书画同源,无论书写还是绘画,它们相伴而生,都是先民们为了记录和描述事物而创造的。普遍认为,象形手法应为后世书写与绘画的同生之源。古人创造文字时,往往是用树枝等工具在地上画出一些象形符号,这些符号不仅仅是文字的起源,也是最早的简笔画。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符号一方面由抽象发展成为文字,另一方面又由具象发展成绘画艺术。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墨和毛笔既是书写的必备品,又是绘画的工具,书画皆是利用笔墨来勾勒线条与造型,借以传达人们的日常见闻及所思所想。因此,具有共同用笔方法和审美取向的书法和中国画,必然要走向合流的道路。书画一体,笔墨传韵。书画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所以,学习中国画的人不会写书法是万万不行的,否则他冲其量也只是一个画画的工具。同样地,学习中国书法的人也必须对国画有所涉及。为了让学生对书画同源有所认识,教师在授课时应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来解释书画同源的历史渊源,让学生认识到书法与绘画的密不可分。
  三、在教学中深化学生对书画一体的认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身体力行,不断磨练自己的画技和提高个人的书法水平。鉴于每周书画课的课时有限,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学生书画的基本功加以系统训练。但应注意运用一些教学技巧。笔者每次在授课时都会花五分钟的时间介绍中国传统书画的大家,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在此过程中,应涉及对书画一体重要性的阐述,让学生在画作中感受书画一体的独特魅力。比如在向学生介绍苏轼的书画时,笔者会向学生展示他的《潇湘竹石图》,让学生从画里感受苏轼雄健有力的笔法,使其体会到书法功力对绘画的重要作用。笔者还会定期布置书画作业,并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课外,也应该鼓励学生在不耽误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多进行书画的练习,可定期举办书画小比赛,并给予书画水平有进步的学生一些奖励。关于这点,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书画的欣赏与创作能力,而且鼓励学生用水彩在黑板上作画并参加评比,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统而言之,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匆忙化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以书画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这无疑是一种好的现象。但书画一体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容乐观的。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除了提升社会对书画艺术的关注度和加大书画教育的投资力度外,更重要的是注重书画一体的基础教学工作。广大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书画同源的历史渊源,并注重学生书法与国画基本功的训练。
其他文献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分不开,课程标准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社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相联系,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小学教育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期刊
一、狠抓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常规管理这个扎实的基础,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些工作容易反弹,所以我们要经常抓、反复抓。这些工作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着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所以一定要常抓不懈,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做到四勤一及时  四勤:就是勤去班、勤检查、勤提问、勤和学生沟通与交流,一及时就
期刊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文。提到教作文,很多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但面对这个令人头疼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有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她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呢?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看到作文的内容要求和字数要求便开始紧张,似乎像做一道很难的体会到改了。其实,奥数题掌握了方
期刊
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比较陌生,不仅难读(单音节词较多,读起来拗口),而且难懂(古今词义差异较大)。因此,教好文言文,确非一件易事。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让兴趣成为古文学习的动力之源  小学教学文言文的落脚点不应放在教懂、学懂上,而应让学生通过初次接触,对文言文感到新奇、有趣,排除畏难情绪。换句话说,就是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学习文言文,一点也不难”“学习文言文,真的很
期刊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时间的语文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他们个性差别渐大,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张。但是表达时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我设置了小组合作,辩论、表演的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评价与思考”的感受,教师帮他们及时补充和归纳信息,从而完成本单元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参与对牵牛
期刊
现在汉语课程教材中精编的许多文章,意蕴丰富,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值得师生耐心细致地研读、体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在课堂进行词句理解、段落的分析与归纳、篇章内容与主题的挖掘,还要局部与整体很好地结合起来。更要边读边想,众所周知,读书有个过程,由薄到厚,再到薄。也就是先深入文本,体会其丰富的意蕴,再提炼其精髓,这是个深入浅出的过程。阅读渗透与体
期刊
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教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学习语言的环境。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使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语言能力得以发展。  一、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
期刊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教育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塑造和完善教育职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要求教师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业化的观念越来越强,教师
期刊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节课以“听童话、讲童话、品童话、编童话”为主线。“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因此课前的故事引入不仅能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而且也为学生这节课用心听奠定基础。本篇童话语言较为浅显,故事内容在读两遍后,学生基本能清楚主要内容,但是外化为自己的语言讲故事却是一道难题,因此设计讲故事的环节,在听同学复述,自己复述,教师引导复述的过程中学习凝练语言,讲清故事,锻炼的是学生口
期刊
一、古诗新教,百花齐放  今天要学习李绅的《悯农》。我想这首早就耳熟能详的古诗,有什么好讲的呢。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吧。没想到,孩子们这样说……我开始困惑了。  齐读完古诗,再看书上的插图,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爱发言的小豆不假思索地说:“我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看出农民秋天收获很大!”很多孩子都说到了自己的感受:“无闲田”看出农民的辛劳,收的粮食很多……萌萌也高高地举了手。她是一个颇有主见的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