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贝聿铭美秀美术馆和俞孔坚诸多建筑作品为例,说明在现代建筑作品中也能创建美好的"桃花源"。陶渊明在他落寞无奈时写下的《桃花源记》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想象空间。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桃花源"或"世外桃源"之名已成为"纯朴理想社会"和"想象中的美好人居环境"的代名词。那么,在建筑师的心目中,桃花源能是什么样子呢?所描绘出来的"桃花源"能否与《桃花源记》的"意境"吻合呢?笔者试图从贝、俞的作品中作一些有意义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