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教育史研究诸问题的通信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教授: 今年我又有机会参加中国教育学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颇有收获。 在年会上看到了您的文章《20世纪关于中国教育史分期的探索》,深受启发。当时对您说:我十年前曾在有的会上说过对中国学校教育发展阶段的看法。1991年3月我应陈方正和李弘祺两位教授之邀请,在香港中文大学又讲到了这个问题。我的讲稿摘要后来刊登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上,题目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历史地位和特点》。1991年4月有的朋友对我在香港的演讲提出质询。1991年5月我给予答复。该答复刊登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
其他文献
《论语》第一章第一句,记录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对于其中的“时习”,宋儒有很好的解释。据《宋元学案·双峰学案》《万年县志》等史籍载:饶鲁(1194-1264),字伯舆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上实行的是学年制的管理模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一管理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并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实行
分析了挠性转子动平衡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并应用于重钢5号汽轮机损伤叶片的更换与动平衡试验,确保了汽轮鼓风机的安全运行。
给出了一致压缩算子的定义,并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一致压缩算子方程的解是强连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