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公民教育过程中,班级作为一所学校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佳形式和最基本的单位。为此,在班级文化的创建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来进行规划和操作。
步入学校的第一课
公民意识应该包括: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参与意识、道德意识及创造意识,这些意识都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然而这些意识培养对于中小学的基层组织单位——班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班级文化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创设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公民文化,这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第一步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开展公民教育关键在于学校,学校的关键在于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
班级文化与民主意识的培养,创设民主化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良好环境,主要取决于作为班级文化的倡导者、创设者和创意者——班主任。班级文化应该创设一种民主的机制和民主的规则,班级里的一切事情都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来运作、来进行,通过民主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遇到问题发动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通过集体的智慧、集体的思维,克服教师的独断专行、一言堂,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广开言路,发表言论、发表议论,然后集体讨论形成最终决策,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到民主的快乐和自由。
班级文化与责任意识的培养,创设责任化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创设民主化的班级文化过程中要把班级工作的每一项责任都落实到学生的肩上,让每个学生肩负起班级工作的职责,通过肩负职责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的最好方法和渠道。可以通过每个学生做一天班长、做一天班主任、做一天校长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肩负重任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承担各种社会生活责任,可以通过社区志愿者、社区义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班级文化与平等意识的培养
创设平等化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平等意识的重要土壤,经过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平等意识在学生的心灵已经深深扎根,但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还是甚嚣尘上,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但是依然逃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和误区。应试教育就是单纯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只是单纯的评价学生的智商,忽视学生的情商和德商。实际上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多姿多彩、生龙活虎的,而学校使用智商这个一元化的评价对学生就是一个最大的不公平。美国教育专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依据。为此,班级文化要想创造平等的机制,就必须多元化评价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赏识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让每个学生都幸福,让每个学生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创设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里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力。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里都有发言权,都有表决权,都有知情权,都有参与权,都有竞争权。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权利意识,在班级文化的实施过程中,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注意充分保证学生的这些权利的拥有和行使。对于班集体的重要事件的处理要通过民主的方式和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让全体学生对班集体的重要决策有广泛的发言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权利意识的培养只有通过充分的拥有权利来培养,没有权利的班级文化是培养不出来学生的权利意识的。
班级文化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创设班级文化的竞争环境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重要渠道。当前,学校面临知识经济多元化时代,积极主动和自觉自主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端正学生的竞争行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搭建开展,公平竞争、积极竞争、公开竞争、合理竞争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竞争的环境当中,让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上开展公平的、公正的竞争。同时通过竞争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失败意识,教育学生在竞争中有成功就有失败。面对成功不要沾沾自喜而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面对失败不要垂头丧气而要查找失败的原因,有利于在下一次的竞争中避免重蹈覆辙。
创设班级文化的开放环境,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面临着一个开放的网络世界,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面临着一个多媒体的传播时代,学生接触到很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的思想观念非常开放,如果学校不能创设一个开放的班级环境,还是按照传统的观念来塑造当代的中小学生的人格和心灵,那么教育就会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在班级文化的创设上应该培养学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又有本土化行动,培养学生即懂得中国的文化又懂得世界各国的文化。
为做合格公民打下基础
创设班级文化,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制观念的培养,因为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法制化的过程,法制化的程度和速度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水平。为此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建设班级文化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要把班级的班法班规通过民主的方式建设好,确定好,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制讲座向全班同学进行法制教育,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这是一个合格公民最起码的标准和要求,班级文化的法制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法制的启蒙教育,通过班级文化当中的法制教育为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创设班级文化过程中同时要进行学生监督意识的培养,民主和监督是一对孪生姐妹,在进行民主化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监督意识。监督意识的培养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民主意识的过程,监督的本身离不开民主。要克服教师一言堂的班级文化的做法,把班级文化建设成一种民主化的具有监督机制的民主文化。让学生养成民主的习惯,养成监督的习惯,把监督和民主建设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体。班集体的重要事件都要通过民主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机制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民主监督的重要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民主监督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 创设班级文化的民主建设过程中,民主的过程就是放手让学生广泛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主要标志,只有学生的广泛参与才能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使民主意识的培养成为一种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一种现实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参与意识是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只有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只有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及参与水平,只有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参与价值、参与体验,通过民主化的参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通过民主化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
创设班级文化,必须把德育建设作为第一项工作来抓,道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没有未来前途的人,道德是一种生存智慧,道德是一种财富,道德是人生法宝。为此,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道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注重班级道德培养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中国传统道德和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有机统一在一起,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机统一在一起,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创造一种既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又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新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
在探索中创新
创设班级文化,必须努力探索如何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才能使班级文化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班集体的建设是一个充满创意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可以说每个班集体都是充满创新活力的大熔炉,在这个创新的班集体里充满创新的智慧,蕴藏着无穷多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能力就是一笔创新财富。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搭建发挥创新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创新才能。
创设班级文化必须努力打造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创设一种班级团队精神文化,使这种班级团队精神成为班集体每个成员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且把这种价值观和理念转化成为每个班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来设计与规划,这种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国家的发展前景,将班级团队精神与学校办学理念具体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公民行为、公民能力的摇篮。今天的中小学生走向何方,未来的中国能否强大,今天的中小学生能否幸福,都取决于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取决于我们班级文化建设当中的公民教育,取决于今天的公民教育是否做了,是否做到位了。班级文化建设是创造中国未来合格公民的“加工厂”。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亮中小学)
步入学校的第一课
公民意识应该包括: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参与意识、道德意识及创造意识,这些意识都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然而这些意识培养对于中小学的基层组织单位——班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班级文化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创设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公民文化,这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第一步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开展公民教育关键在于学校,学校的关键在于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
班级文化与民主意识的培养,创设民主化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良好环境,主要取决于作为班级文化的倡导者、创设者和创意者——班主任。班级文化应该创设一种民主的机制和民主的规则,班级里的一切事情都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来运作、来进行,通过民主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遇到问题发动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通过集体的智慧、集体的思维,克服教师的独断专行、一言堂,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广开言路,发表言论、发表议论,然后集体讨论形成最终决策,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到民主的快乐和自由。
班级文化与责任意识的培养,创设责任化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创设民主化的班级文化过程中要把班级工作的每一项责任都落实到学生的肩上,让每个学生肩负起班级工作的职责,通过肩负职责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的最好方法和渠道。可以通过每个学生做一天班长、做一天班主任、做一天校长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肩负重任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承担各种社会生活责任,可以通过社区志愿者、社区义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班级文化与平等意识的培养
创设平等化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平等意识的重要土壤,经过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平等意识在学生的心灵已经深深扎根,但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还是甚嚣尘上,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但是依然逃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和误区。应试教育就是单纯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只是单纯的评价学生的智商,忽视学生的情商和德商。实际上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多姿多彩、生龙活虎的,而学校使用智商这个一元化的评价对学生就是一个最大的不公平。美国教育专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依据。为此,班级文化要想创造平等的机制,就必须多元化评价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赏识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让每个学生都幸福,让每个学生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创设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里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力。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里都有发言权,都有表决权,都有知情权,都有参与权,都有竞争权。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权利意识,在班级文化的实施过程中,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注意充分保证学生的这些权利的拥有和行使。对于班集体的重要事件的处理要通过民主的方式和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让全体学生对班集体的重要决策有广泛的发言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权利意识的培养只有通过充分的拥有权利来培养,没有权利的班级文化是培养不出来学生的权利意识的。
班级文化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创设班级文化的竞争环境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重要渠道。当前,学校面临知识经济多元化时代,积极主动和自觉自主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端正学生的竞争行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搭建开展,公平竞争、积极竞争、公开竞争、合理竞争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竞争的环境当中,让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上开展公平的、公正的竞争。同时通过竞争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失败意识,教育学生在竞争中有成功就有失败。面对成功不要沾沾自喜而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面对失败不要垂头丧气而要查找失败的原因,有利于在下一次的竞争中避免重蹈覆辙。
创设班级文化的开放环境,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面临着一个开放的网络世界,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面临着一个多媒体的传播时代,学生接触到很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的思想观念非常开放,如果学校不能创设一个开放的班级环境,还是按照传统的观念来塑造当代的中小学生的人格和心灵,那么教育就会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在班级文化的创设上应该培养学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又有本土化行动,培养学生即懂得中国的文化又懂得世界各国的文化。
为做合格公民打下基础
创设班级文化,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制观念的培养,因为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法制化的过程,法制化的程度和速度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水平。为此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建设班级文化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要把班级的班法班规通过民主的方式建设好,确定好,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制讲座向全班同学进行法制教育,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这是一个合格公民最起码的标准和要求,班级文化的法制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法制的启蒙教育,通过班级文化当中的法制教育为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创设班级文化过程中同时要进行学生监督意识的培养,民主和监督是一对孪生姐妹,在进行民主化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监督意识。监督意识的培养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民主意识的过程,监督的本身离不开民主。要克服教师一言堂的班级文化的做法,把班级文化建设成一种民主化的具有监督机制的民主文化。让学生养成民主的习惯,养成监督的习惯,把监督和民主建设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体。班集体的重要事件都要通过民主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机制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民主监督的重要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民主监督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 创设班级文化的民主建设过程中,民主的过程就是放手让学生广泛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主要标志,只有学生的广泛参与才能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使民主意识的培养成为一种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一种现实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参与意识是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只有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只有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及参与水平,只有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参与价值、参与体验,通过民主化的参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通过民主化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
创设班级文化,必须把德育建设作为第一项工作来抓,道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没有未来前途的人,道德是一种生存智慧,道德是一种财富,道德是人生法宝。为此,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道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注重班级道德培养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中国传统道德和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有机统一在一起,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机统一在一起,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创造一种既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又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新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
在探索中创新
创设班级文化,必须努力探索如何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才能使班级文化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班集体的建设是一个充满创意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可以说每个班集体都是充满创新活力的大熔炉,在这个创新的班集体里充满创新的智慧,蕴藏着无穷多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能力就是一笔创新财富。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搭建发挥创新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创新才能。
创设班级文化必须努力打造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创设一种班级团队精神文化,使这种班级团队精神成为班集体每个成员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且把这种价值观和理念转化成为每个班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来设计与规划,这种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国家的发展前景,将班级团队精神与学校办学理念具体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公民行为、公民能力的摇篮。今天的中小学生走向何方,未来的中国能否强大,今天的中小学生能否幸福,都取决于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取决于我们班级文化建设当中的公民教育,取决于今天的公民教育是否做了,是否做到位了。班级文化建设是创造中国未来合格公民的“加工厂”。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亮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