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紧跟时代步伐,凸显立德树人。近年来,国家领导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全社会对此也越来越重视。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广大青年学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与理解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如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的作文题,即在此背景下,延续了近几年高考作文“宏大主题下的个人选择”的命题思路,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导考生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主动思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立足实际生活,强调实际应用。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三套作文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以情境任务为写作载体。这说明高考作文正向立足实际生活,强调实际应用的写作方向转变。这样的转变也正契合了新课标“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的指导思想。如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写作倡议书,正是意图以应用文体为载体,加强学生与真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凸显语文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川省成都市
2020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试题展示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③深入挖掘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倡议书,提倡大家“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
这是一道多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写作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求同存异”,即在比较的过程中确定立意方向。材料①从反面突出文化传承的普世意义,材料②从正面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的重要价值。两则材料一反一正,一普遍一具体,充分说明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材料③侧重论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材料④立足世界视角和全球眼光,说明了具备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则材料看似以文化传承为话题,展开发散性论述,但调整一下四则材料的顺序即可发现:材料④论证什么样的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向“是什么”;材料①、②论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指向“为什么”;材料③论证文化传承需要结合时代,创新发展,指向“怎么办”。
其次,要注意完成作文题干中的具体任务。倡议书,在本质上是一种具备一定格式规范和写作要求的书信体应用文。在写作时,要注意倡议书的基本格式。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提出希望与建议”的相关要求。在写作时,要将行文重心放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上。
佳作展评 >>
千古岁月,文化与我同行
文 /王柯祯
亲爱的同学们:
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冲刷淘洗的岁月中,需要我们披沙拣金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斗转星移,在世界浪潮风起云涌的波涛中,需要我们坚守弘扬的,也是穿越千古岁月依然焕发光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千古岁月,文化与我同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
也许同学们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足之根基,就在于根本文化的良好存留,在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余秋雨曾说:“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对国家而言,亦是如此。当今时代,我们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着其他民族的文化,但世界文化激荡翻腾,当你的耳机不停地循环着欧美流行金曲,当你的瞳孔只容得下日本动漫,当你的英雄信仰都建立在钢铁侠、蜘蛛侠之上时,中华文化岂不是有“江河日下”的风险?所以,同学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不可熟视无睹,更不该妄自菲薄,只有不断传承与弘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之中,保持清醒的民族认同,才不会迷失精神的归宿!
当然,文化传承实非易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于方式创新又不忘初心。
创新与发展是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途径,因为没有创新的文化是缺少生命力的。2019年暑期成为中国电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故事新编的方式,将传统神话中的哪吒以更具当代气息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既宣扬了我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又赋予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代精神,令人血脉偾张!类似这样的文化创新,我相信,便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所以,作为未来中国的奠基者和生力军,我们何不试着将自己的爱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中华文化在每个时代都绽放出其独特的魅力!
但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还要谨记:不忘初心,留住传统文化最本真的韵味。不知道各位同学是否参观过博物馆?透过明亮的玻璃展柜看那些斑驳的物件儿,你是否也能看见它们所处的盛世繁华或乱世动荡,见到它们穿越千百年历史长河来到你面前的艰难跋涉?是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便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示其价值,展现其意义,让人们看到其身上背负的岁月。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质是弘扬其所传承至今的精神。它肩挑的“仁义礼智信”,它心怀的坚守与不息,它背负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都应通过我们来传承,并赋予它更多的时代意义,让其展现出永久的魅力与时代风采。
历史的长河仍在不断冲刷,淘洗着过去的痕迹,仍会带走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刻,正需要我们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携手,一往无前!
中华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点评
文章综合多则材料,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提炼出“与文化同行”的中心论点,统摄全文,切合题意;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明确了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第三段由“方式创新又不忘初心”过渡到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的论述上,重心明确突出;第四至六段,则分别论述了文化创新和坚守文化本真韵味两个分论点,内容充实,用语考究,并且紧扣作文题干中“提出希望与建议”的要求,充分体现出倡议书的呼告特征;结尾部分,呼应标题与开头,精练得当。整篇文章中心突出,层层深入,论证充分,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立足实际生活,强调实际应用。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三套作文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以情境任务为写作载体。这说明高考作文正向立足实际生活,强调实际应用的写作方向转变。这样的转变也正契合了新课标“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的指导思想。如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写作倡议书,正是意图以应用文体为载体,加强学生与真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凸显语文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川省成都市
2020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试题展示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③深入挖掘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倡议书,提倡大家“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
这是一道多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写作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求同存异”,即在比较的过程中确定立意方向。材料①从反面突出文化传承的普世意义,材料②从正面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的重要价值。两则材料一反一正,一普遍一具体,充分说明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材料③侧重论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材料④立足世界视角和全球眼光,说明了具备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则材料看似以文化传承为话题,展开发散性论述,但调整一下四则材料的顺序即可发现:材料④论证什么样的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向“是什么”;材料①、②论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指向“为什么”;材料③论证文化传承需要结合时代,创新发展,指向“怎么办”。
其次,要注意完成作文题干中的具体任务。倡议书,在本质上是一种具备一定格式规范和写作要求的书信体应用文。在写作时,要注意倡议书的基本格式。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提出希望与建议”的相关要求。在写作时,要将行文重心放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上。
佳作展评 >>
千古岁月,文化与我同行
文 /王柯祯
亲爱的同学们:
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冲刷淘洗的岁月中,需要我们披沙拣金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斗转星移,在世界浪潮风起云涌的波涛中,需要我们坚守弘扬的,也是穿越千古岁月依然焕发光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千古岁月,文化与我同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
也许同学们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足之根基,就在于根本文化的良好存留,在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余秋雨曾说:“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对国家而言,亦是如此。当今时代,我们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着其他民族的文化,但世界文化激荡翻腾,当你的耳机不停地循环着欧美流行金曲,当你的瞳孔只容得下日本动漫,当你的英雄信仰都建立在钢铁侠、蜘蛛侠之上时,中华文化岂不是有“江河日下”的风险?所以,同学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不可熟视无睹,更不该妄自菲薄,只有不断传承与弘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之中,保持清醒的民族认同,才不会迷失精神的归宿!
当然,文化传承实非易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于方式创新又不忘初心。
创新与发展是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途径,因为没有创新的文化是缺少生命力的。2019年暑期成为中国电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故事新编的方式,将传统神话中的哪吒以更具当代气息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既宣扬了我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又赋予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代精神,令人血脉偾张!类似这样的文化创新,我相信,便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所以,作为未来中国的奠基者和生力军,我们何不试着将自己的爱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中华文化在每个时代都绽放出其独特的魅力!
但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还要谨记:不忘初心,留住传统文化最本真的韵味。不知道各位同学是否参观过博物馆?透过明亮的玻璃展柜看那些斑驳的物件儿,你是否也能看见它们所处的盛世繁华或乱世动荡,见到它们穿越千百年历史长河来到你面前的艰难跋涉?是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便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示其价值,展现其意义,让人们看到其身上背负的岁月。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质是弘扬其所传承至今的精神。它肩挑的“仁义礼智信”,它心怀的坚守与不息,它背负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都应通过我们来传承,并赋予它更多的时代意义,让其展现出永久的魅力与时代风采。
历史的长河仍在不断冲刷,淘洗着过去的痕迹,仍会带走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刻,正需要我们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携手,一往无前!
中华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点评
文章综合多则材料,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提炼出“与文化同行”的中心论点,统摄全文,切合题意;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明确了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第三段由“方式创新又不忘初心”过渡到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的论述上,重心明确突出;第四至六段,则分别论述了文化创新和坚守文化本真韵味两个分论点,内容充实,用语考究,并且紧扣作文题干中“提出希望与建议”的要求,充分体现出倡议书的呼告特征;结尾部分,呼应标题与开头,精练得当。整篇文章中心突出,层层深入,论证充分,值得大家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