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激光对蝗虫与其寄主植物辐照效应初步研究

来源 :激光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求激光作用于蝗虫与其寄主植物产生的效果,采用808nm、2W连续型二极管激光器,距离激光发光面不同距离处,对Ⅰ-Ⅲ和Ⅳ-Ⅴ龄蝗蝻头部、营养期狗尾草植物的叶片和杆茎,进行不同时间的辐照试验。观察照后5d内蝗蝻的死亡率;照后3d、7d和30d叶片和杆茎的变化;照后30d、40d狗尾草植株的总体生长趋势。结果显示,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辐照时间及辐照后时间的延长,蝗蝻的致死率增加;相同辐照条件下,Ⅰ-Ⅲ龄比Ⅳ-Ⅵ龄更容易致死。此外,照后导致部分蝗蝻头部碳化和畸变现象严重。植物在被辐照后观测不到任何异样,总体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2011年镇江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阳性情况,为预防输血传播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TP胶体金免疫层析和TP—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结果2011年共检测27427名无偿
目的分析献血人群ELISA试剂抗-HCV不合格标本确认结果,探讨抗-HCVELISA试剂组合及灰区限的设置。方法收集113份ELISA试剂抗-HCV不合格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进行确认,并
HIV、HBV和HCV是临床输血中面临的主要病原体。为防止HIV、HBV及HCV传播,国内外针对如何快速、准确、无遗漏地筛查出病原体,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就目前临床为减少输血
一种高通量振荡流PCR微流控技术已被成功开发,借此来快速检测食品致病菌一单增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该PCR微流控装置主要由基于LabView的温度控制与采集系统、三个铜加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及气候的差异而形成了南北方各具特点遗传资源。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为此,中国遗传学会拟于2010年8月在内蒙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辐射对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300s,在35℃下黑暗中贮存24h后,可明显提高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
目的 分析临床常见3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
采用N^+注入技术对实验室保存的4株保加利亚杆菌L601、L602、L603、L606进行诱变处理,旨在选育出高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菌株。结果表明,
以马蹄金叶为研究对象,利用遮荫网设置光照梯度(透光率分别为:对照100%、76.19%、59.27%、38.09%),对其形态特征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马蹄金叶片的长
低温、高温、干旱等非生物胁迫是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重要非生物逆境因子。为了探索水稻耐逆的分子机理并挖掘新的水稻耐逆基因,采用Affymetrix60K水稻基因表达芯片分析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