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设计研究

来源 :铁道建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mingjie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D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实践主要集中在高铁及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开发.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站城融合的背景下,TOD模式逐渐成为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中相对成熟的模式.研究了TOD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应用领域与范围,探索TOD模式应用于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的设计方法,总结出TOD模式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原则,实现客运枢纽设计从传统模式向一体化模式的演化过程,使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成为集交通、生活、工作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多功能混合城市空间,促进我国高铁站客运枢纽建设与站点周边开发得到长足的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返厂铝合金模板的清洗,目前行业内采用的主要清洗方式为抛丸清洗和水清洗,但受抛丸清洗和水清洗的技术特性的限制,二者在清洗效果方面均有一定的缺陷.提出一种新思路,即采用激光清洗技术完成返厂铝合金模板的清洗,激光脉冲辐射铝合金模板表面,混凝土残渣和喷涂层颗粒产生高频振动,使其与铝合金分离以达到清洗的效果.应用该方式,可以实现在不影响铝合金模板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情况下,达到完全去污的目的 .同时以激光清洗技术为核心,设计一套自动化清洗设备,使清洗过程更加智能、高效.
汉十铁路崔家营汉江特大桥采用(135 +2 ×300+ 135)m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其跨度达到该种结构形式的极限,0#块长25 m,高16.5 m,混凝土浇筑方量3897 m3,也达到了同类桥梁之最.对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的超高、超长、超重0≠块施工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借助临时预应力辅助设计,托架预压技术以及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措施来解决0#块临时结构设计、托架预压以及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等问题,最终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使得施工周期缩短至与常规跨度0#块相同,实现了最初制定的工期目标.
成形隧道管片上浮是盾构施工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时会造成隧道轴线超限,影响整个线路的设计规划.控制推力与同步注浆浆液浮力是控制管片上浮的关键.本文对土压平衡盾构掘进过程隧道管片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管片上浮与盾构掘进推力的作用点、大小、分布、合力矩,并得出管片上浮量与同步注浆浆液特性有关的结论.基于此,考虑浆液浮力与掘进推力共同作用,建立盾构掘进管片上浮量实用计算模型,结合兰州地铁2号线定五区间工程案例,通过计算与对比分析,验证调整掘进推力及浆液参数控制管片上浮的可行性及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长距离输水工程,输水管道材质的选定在工程设计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非洲人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趋提高,包括输水工程在内的各类市政工程被非洲各国政府提上日程.以非洲某国长距离输水工程为背景,通过管道水力计算确定影响管材选定的管道工作压力参数,结合国内关于常用输水管材的应用经验,充分考虑管材特性、使用年限、施工要素、运营维护及供应商等多角度全面比选,确定适合该项目的 输水管材,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科学合理的管材选择借鉴.
岩溶侵蚀对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均有影响,如果不及时整治或整治措施不当,路基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整体或局部沉降,严重时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结合云桂铁路阳宗站场路基岩溶侵蚀整治施工案例,针对站场路基岩溶侵蚀的危害,通过对比岩溶侵蚀条件,选用旋喷注浆、CFG桩进行整治处理,现场施工发现整治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或稳定性差的问题,经优化结构设计,利用桩板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不但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而且能预防地下水的侵蚀破坏,从根本上解决了岩溶侵蚀路基的病害,确保铁路运营安全,避免运营期间的频繁维修
延崇高速公路连续上跨大秦铁路、京新高速公路,根据交叉处地形和铁路、公路分布情况,设计采用(52+140 +49)m连续梁.由于大秦铁路运营极为繁忙,京新高速车流量也非常大,为减小桥梁施工对铁路和公路正常运营的干扰,施工采用双主墩不平衡转体,最后在跨中合龙的方式.为减轻转体时不对称造成的不平衡影响,主孔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边孔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该桥是上跨铁路既有线首次采用混合梁转体施工的连续梁桥,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基于跨航道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应用单片拱肋+劲性骨架吊装技术和两片拱肋+劲性骨架整体吊装技术,通过确定一次吊装重量、起吊设备型号、吊点位置以及缆风绳的设置等,研究两种吊装技术的关键控制点,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详细验算吊点应力应变问题,对比分析技术难点、优缺点、适用性等,同时分析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问题以及结构吊装定位、纠偏方法,并提出了具体控制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吊装技术应用的可行性问题.
复杂地层中地铁盾构法施工下穿大量建筑物时极易引起地表沉降甚至上部建筑物的损毁,对地表沉降的动态过程开展准确监测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控制措施成为工程安全的关键.以南京地铁7号线D7-TA03标土建一工区古平岗站~福建路站区间盾构施工为背景,基于多源信息自动化监测技术对复杂地层中盾构机下穿建筑物群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铁盾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与技术支撑.
干燥粉细砂地层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结合中兰客专盘岘山隧道工程,分析了该隧道干燥粉细砂层的特性、施工难点;通过现场长期的施工探索和方案比选,最终决定干燥粉细砂地层隧道采用掌子面超前水平旋喷桩加固+边墙斜向旋喷桩加固、三台阶临时仰拱加竖撑的施工方案;并对超前水平旋喷咬合桩预加固施工技术、三台阶临时仰拱加竖撑施工技术、斜向咬合桩施工技术等三大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实现了盘岘山隧道粉细砂层的顺利穿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地层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常规钢吊箱围堰一般只适用于水中桥梁高桩承台,主要通过吊箱侧板、底板和底板上的封底混凝土围水,为承台施工提供无水的施工环境.珠海市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斜拉桥主墩基础处于12 m深水、淤泥层超厚的鸡啼门水道,为低桩承台.工程的顺利实施打破了钢吊箱只能应用于高桩承台的惯例,并在钢吊箱围堰设计时,将传统钢吊箱钢结构底板更换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同时对无封底钢混组合吊箱的各受力构件、止水措施、同步下放系统、施工组织以及材料使用等方面较传统钢吊箱都进行了更为实用的改进和创新.除钢筋混凝土底板外,其余各部分钢结构组件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