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能否掩盖住谎言?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0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撒谎会在眼睛里显现出来吗?
  眼睛能掩盖住谎言?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据此推理,如果一个人撒谎,那么他的眼睛就注定掩盖不了谎言,所以撒谎是注定要失败的。但这种推理有科学依据吗?
  经验告诉人们,儿童撒谎,通过眼睛是能看出一二的。因为当儿童说谎的时候,会尽量避免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眼光接触。而且因为心虚,脸庞会发红,也会增加眨眼次数,眼神也飘忽不定,会经常往下看。这些特征通常都比较明显,很难让眼睛掩盖住谎言。
  但如果是成年人说谎,眼睛能否将谎言掩盖住呢?一般来说,成年人说谎后,就很少出现儿童说谎者的那些明显特征,说谎者可以盯着对方的眼睛,甚至伪装出一副坦诚无比的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你,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谎话。
  那这是否意味着成年人的眼睛能掩盖住谎言呢?美国科学家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人们的大脑进入记忆搜索状态,也就是回忆某件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当一个人尝试去“虚构”一个画面或者场景,也就是撒谎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因此,如果你想检测一个人是否说谎,就不要问他“你吃早饭了吗”这类不需要回忆的简单问题,你应该问一些必须依靠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问题,比如“那天你上街碰到了哪些熟人”等问题。这时如果对方的眼睛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说明他在回忆真实的情况;如果眼睛先向上、后向右转动,说明他正在编造谎言、准备骗你。
  由此看来,眼睛想掩盖住谎言,还真的是很难。
  眼睛无法展示复杂的心
  不过,最新研究显示,依靠眼睛来判断是否说谎,很容易误判,因此不能全信。
  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就专门组织志愿者进行了眼睛是否能够暴露谎言的专门测试。研究人员先拍摄记录下了第一组志愿者说谎和说真话时的眼睛转动情况,然后让第二组志愿者观看录像,通过观察眼部转动情况来判断谁在撒谎。结果显示,判断的准确率只有50%,跟判断投硬币的正反面的概率差不多了。为了帮助志愿者掌握通过眼睛转动来判断谎言的有关规则,研究人员还事先对第三组志愿者进行了专门培训,然后再让他们观看第一组志愿者说谎和说真话时的眼睛转动情况,结果判断的准确率还是只有50%。这表明,撒谎和眼睛没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研究人员让第三组志愿者分析一些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录像。录像中有的是人们为寻找失散亲属寻求帮助,有的是人们声称自己是罪案的受害者。其中一些人是在讲真话,另一些人则是在撒谎。但志愿者们的分析结果,还是正误各半。
  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能正确判断眼睛是否真正能掩盖谎言,那是因为人们的复杂心理变化是无法通过眼睛自然流露的。儿童的眼睛之所以掩盖不住谎言,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相对单纯,所以眼睛能流露出来他们的谎言。但即便如此,人们也不要过分相信或者依赖对眼睛的判断。在对撒谎行为的判断上,比较直观的方法之一,是从言语上的犹豫和过度的手势去判断,因为这两种现象能够证明撒谎者的慌张,而慌张恰恰是撒谎者最难掩饰的情绪。当然,更专业的测谎方法还有许许多多。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纳米抗菌银敷料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06例,随机原则选取53例入对照组,53例入试验组.常规无菌敷料完成
影响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存在于公司外部环境,又涉及公司内部管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影响因素: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在7亿吨左右。作为粮食的主体,其中大部分的秸秆以稻草、麦草和玉米秆这3种居多,但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秸秆本身速效养分低
3月27日,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尼玛次仁同志做工作报告.教育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范春文同志主持会议.
期刊
本论文主要包括TiO膜电极、TiO复合膜电极和TiO纳米管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PCP光电催化降解,详细内容如下:(1)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的晶相、不同结构的TiO电极.在钛片
氧化铝基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和磨损等金属材料难以比拟的优点,其原材料广泛、价格低廉又是其它陶瓷材料所无法相比的。但陶瓷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本质脆性始终
本文通过一系列小试实验,在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的原则上,针对城市污水的特征,对实验条件和试验结果进行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在用石墨作阳极,活性碳纤维作阴极的电极-生物反应器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有机染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排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简称 MB),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机染料。活性炭吸附是人们消除自然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