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训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研究刻意训练理论是否对高职英语教学有效果,笔者选取了人数相同的平行班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采用了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英语教育相结合的刻意训练教学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了传统教学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表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实施“刻意训练”法则可以推动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英语成绩。
  【关键词】刻意训练;高职英语;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黄靖(1986-),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研室,讲师,课程与教学论(英语)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7-2018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立项重点项目《刻意训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NMGJ019。
  一、引言
  在笔者任教的铁路类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考试成绩不理想,课堂参与度低,部分学生觉得学不好英语是因为没有语言天赋。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完全相信天赋理论,那么人类还需要教育吗?
  目前国内的英语研究注重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还是交际教学法,都为传统的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法也颇受老师们的欢迎。但是,鉴于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困难。受到Louis Deslauriers 教授的启发,笔者所在的课题团队尝试利用刻意训练的相关理论来进行高职英语教学应用研究。
  二、理论基础
  刻意训练理论(deliberate practice)是由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于1993年提出,主要是指由教师、指导者或个体专门设计,用以改进个体当前的行为水平,对个体最终成就起决定作用的长期、特殊的训练活动。该理论运用的关键是要实行大量“有目的的练习”,这种练习有以下特点:1.明确的学习目标。2.专注的注意力。3.及时获取反馈。4.走出舒适区。目前,刻意训练理论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验证,但是在高职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本文的实验对象是高职铁道运输16级的2个平行班级,人数相同,教学进度一样。
  2.教学内容和任课教师。本次实验侧重于研究刻意训练理论在阅读、语法领域的相关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位老师任教。实验中,有1名观察员对实验班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进行观察并且打分。
  3.伦理。教师提前向实验组同学介绍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实验中的前测和后测均与学生的课业成绩无关,且征得学生的同意。
  4.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此次采用了准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5-18周的教学周中,任课教师在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则利用刻意训练理论进行教学。本次研究开始前,实验组全班同学都匿名填写了问卷调查。
  例如:在讲解Job interview tips时,对照班遵循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翻译课文,讲解文中重难点,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实验班则是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要求结合课文完成下列图表并进行简单的课文翻译。
  课上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设置以下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是围绕“job interview”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新课学习过程中,识记文中新的词汇和短语可以促使学生远离学习的“舒适区” ,从而进行有效学习。小组讨论以及听取教师点评过程中,学生保持了专注力并且得到了及时反馈。
  又如在语法“过去将来时would do” 的讲解中,实验班在课前布置任务:1.总结已经学过的时态“一般将来时”的结构及用法。2.一般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的关系。课堂上教师设置以下题目:1. 助动词will的过去式是什么?2.学生自己总结过去将来时的结构及用法。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
  5.数据分析。在第5周和18周,两个班级都分别进行了45分钟的英语笔试测试,试卷内容相同,对比结果如下:
  当然,由于测试卷中包含选择、填空、阅读理解等内容,不排除成绩的偶然性。
  四、研究结论
  实验组在后测中成绩进步明显大于控制组,学生课堂参与程度高于控制组,研究表明刻意练习理论对提高成绩以及学生课堂参与度有着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Deslauriers,Louis,Schelew,Ellen
其他文献
【摘要】积极探索实践信息化教学是当今中职学校改革的一个重大使命。本文以中职英语“Selling Mobile Phones On Line” 模块教学为例,探索实践了基于教学做一体化平台的中职信息化教学实现路径,以期为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做一体化平台;信息化教学  【作者简介】孙静夏,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学英语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视角,为创新性学习提供 可能,同时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与实践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十分必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为切入点,分析了融合过程中教学与学习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对策  【作者简介】孙雅楠(1982-),女,河南平顶山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中原工学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体态语激励,竞赛激励,批语激励等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教学;激励教育  【作者简介】郑小玲,永泰县东门小学。  激励教育,通常的解释就是通过外力或内力激发人的动机和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追求的持续的心理过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
【摘要】如何提升作为班主任的幸福指数一直是被热门讨论的话题,也是每一位班主任教师持之以恒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基层课堂教学摸索和实践,笔者从正确看待教师这份职业,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学生三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如何做才能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幸福感;学生  【作者简介】梁琪琪,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  一 、前言  说到班主任,相信凡是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们都会产生一种共
【摘要】英美原声电影是英美两国国家社会形态、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的最直观的体现,以英美原声电影为载体进行英美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语境,提升英语学习能力。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要求极高,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美原声电影;英美文化教学;英语语境  【作者简介】张琪(1983.03-),男,汉族,陕西咸阳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硕
【摘要】不同国家之间是存在文化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性也造成了文学评论出现了很大的不同。特别在英美文学的评价方面,这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是很突出的。本文主要对此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论;影响  【作者简介】刘娟(1984-),女,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  一、英国美国文学发展的
【摘要】本文以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对湖北理工学院的英语专业本届应试创新团队成员进行训练。通过对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生英语竞赛备赛方式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大多数大学生都使用传统方法做赛前准备,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并不了解。本项目创新团队将基于基于网络学习资源、itest测试平台对的英语专业学生的竞赛能力提升进行探究,对团队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赛前模考,以期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喜爱上英语课,收获更多的英语知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作者简介】周绕英,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提出的概念,是基于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之下的对中国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出的一项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打造各科高校长课堂越来越重要。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高效课堂的优势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这样就与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一脉相承,为此我们要在英语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热爱生活以及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等。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抓好学生的学和用,这样就能构建一个高效课堂。本文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入融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以实现,本文通过实践教学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如何恰当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彰显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和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实践  【作者简介】曹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信息化教学”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