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nem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从城里回乡下老家,好半天不见母亲,就有些疑惑的问父亲:“爸,妈妈呢?”父亲叹了口气,幽幽地说:“对门的清叔自杀了,你妈去帮助装殓。”我吃了一惊,眼前立刻浮现出清叔那张什么时候都笑呵呵的黝黑的脸,这个几乎就是看着我长大的清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也才刚刚60岁的年纪。按照现在年龄段的划分,他正值中年,生命正处于有穿透力的时候。但是,他却选择了离开尘世。
  听父亲说,清叔在一个月前被查出肝癌。起初,他只是感觉到身体里的某个部位有些不适,但并未在意,后来,这种不适越来越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就独自上县城的医院检查。医生问他是否有家人同行,他说他一辈子单身,更无子嗣。于是,医生就把实情告诉了他。其实,清叔骗了医生,他不但有老婆,还有一个儿子,只是老婆和儿子都在广州打工,平时难得回家一次。清叔就这样一个人独居在山村。
  后来我想,清叔也许不是真的要欺骗医生,而是出于他自己心里的一种下意识。他觉得自己并未享受到家庭应有的天伦之乐,逢年过节,他需要一个人独自对着冷月孤灯,这样的情景,让他觉得自己与一个孤家寡人无异。当清叔在得知自己患上不治之症后,并没有表现得很绝望,他回到村子,依然与左邻右舍相谈甚欢,只是给也在南方打工的兄弟打了个电话,说明了自己的病情。倒是接到他电话的兄弟表现得惊慌失措,忙不迭地把这一信息转达给了他的老婆和儿子。

  当生离死别真真切切地来到时,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显示出了它的原始属性。清叔的老婆儿子,在第一时间赶回了老家。他们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他上医院治疗。这个时候的清叔似乎早已看淡生死,任老婆儿子如何劝说,就是不为所动。对于清叔的举动,我虽然无法揣摩个中缘由,但有一点我是明白的———钱花了,最终还是免不得一死。我相信一生都从容淡定的清叔一定知晓这个道理。他的儿子已经年过三十,到现在都还没能谈上女朋友,他不想让自己行将就木的病躯,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从而影响自己儿子的终身大事。尽管他也在心里想看到儿子娶妻生子,完成他作为爷爷的人伦之趣。
  于是,他趁着老婆和儿子出门办事的一天,自己在家里宰了一只鸡,美美享受了久居乡村的他在人间的最后一顿饕餮大餐,然后悠悠乘鹤西去。事后,觉得蹊跷的老婆儿子,从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厨房里知道了真相,他在那顿大餐里给自己下了毒,选择如此决绝的方式,宁静地离开了人世。在清叔看来,这样的离世方式,是最为体面的轰然而去。
  参加完清叔的葬礼,我就在想,在已经面目全非的老家山村,一个生命降临于世,累死累活地苟活几十年,最后,就如清叔一样,悲壮地死去。因为卑微,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注定了无论是活着,或者是死去,都不可能留下什么。即便是镌刻在墓碑上的名字,也很快会在岁月的风霜雪雨中悄悄蚀去。时间在埋藏生命肉身的同时,也就让人的一生永远的消逝了。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实在是忍不住心生悲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让我深感疑惑。从我读到的有限的书本中,生命似乎是可以以多种形式,在泥土之上用精神来铭记和延续的,即一个人的活法,也似乎是可以超越肉体意义上的生命的。但是,在我曾经生活近三十年的老家山村一隅,生命却是如此的千篇一律,活过一辈子死了,被一口棺木包装起来,深埋在自己曾经走过的土地上,一个土堆筑垒起来的没有符号的印记,至多只是一种作为提醒血脉传递的存在标识。当时间过去若干年后,也就再没有谁记住了。
  比如我的祖上。按照老家山村的习俗,大年三十的晚上,作为后辈人,是一定要到祖上的坟头去上香点蜡的。当我和我古稀之年的老父,以及我的兒子,来到一片埋葬着我爷爷的坟地时,我们只知道,那里,有我的祖上,至于哪个坟头是我爷爷的爷爷,或者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些隆起的土包,隐藏了这个孕育出一个浩浩荡荡家族生命的秘密。随着我们流浪他乡时日的延伸,这些日渐变小的坟头,在我父亲过世之后,就可能连同一个家族的疼痛,彻底消失在这个空旷村野的角落里,无人再忆起———在时间之上,他们的一生,就这样被失忆般地终结,成为我心底里,别人无法体会的忧伤。但是,我又会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遥想他们当年活着时的情景。他们在泥土之上,悄无声息地来去,而他们一生的行程,是否也像我这个后辈人一样,在生存的缝隙间挣扎时,布满了苦乐悲欢?
  2007年的春节,我和太太从广州回到老家过年,还没有来得及洗掉旅途上的疲惫,我的爷爷就猝然告别人世,这是我长大知事后第一次亲临现场送别至亲的肉身。在我的老家山村,像我的爷爷一样,匆匆走过一生的人们比比皆是。他们活过了,逐渐衰老了,然后就开始为自己平静地准备后事。他们心如止水。还有的因为病痛,被折磨得久了,也看到了久病的床前不再有孝子,自己便悄悄地作别尘世。他们的离世,很快就湮没在乡间日常的琐碎里,像一缕薄暮,不留一丝痕迹。
  四年前,我同学的哥哥,本来在山村里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个手艺不错的乡村医生,但他不顾老伴和儿媳的劝告,执意来到广州,在一间私人诊所里打工。有一次,老板安排他到一座工业区去为一位发高烧的工人输液,没想到在过马路时,被一辆飞驰的小车撞飞了。他的儿子儿媳妇想尽好多办法,想将他的尸骨拉回老家山村,最终未能如愿。回到家里的只能是一个小小的骨灰盒。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我从他的坟头边路过,看到本来就不大的坟头,已经被荒草和灌木掩盖,听同学说,他哥死后不久,他在城里工作的儿媳就接走了他们孤独的母亲,从此,几间在当年轰动了乡亲们的老屋,连同同学哥哥的已掩埋于地下的骨灰盒,就留在了山村里。照这样下去,多年以后,他儿孙的儿孙们,要想再回来寻找他的坟头,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到那个时候,一个曾经体面地存在于山村的乡土人物,他一生的荣辱与悲欢,就将被时间的尘世所吞噬,而不会有一丁点儿回声。
  实际上,这是当今所有严格意义上的乡村人最后的结局。为此,我常常深陷于无尽的伤悲,作为这这块土地上的平民,尽管他们的一生,凡庸平常,但他们仍然是一朵曾经盛放过的花,即使落入于尘土,也值得我们去敬畏。
  选自“苍山夜语”
其他文献
古人似乎比今人要有情调情趣一些,拿取名来说,不论是人名地名还是物名,都很有情怀、文化和诗性。比如,他们给乡村、故园就取了一个很雅致的别名:丘园。这两个字在古典诗文中经常可看到,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诗句:“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意思是说,人世间的荣华会随着时间周而复始地出现或消失,我就独自在乡下老家坐看风云变幻好了。寄情山水,是古人惯常的生活态度之一,涵盖山水、田畴、阡陌、房舍等
我于茶,总保持着一段距离。不是我怠慢了它,是胃对它感冒,肠遇它就雷鸣。但,就是这段距离,反倒帮我看清了茶客的众生相。虽然,也许这仅仅是自以为是。我自以为是地把茶客大致分成了四类。第一类茶客往往是被二三类人视作“下里巴”的。这类茶客多为生活所困、尘劳所累,无闲暇时光,也就少闲情逸致。他们只视茶为解渴醒脑提神之物,犹如米饭之于饥肠,板床之于困躯。渴了,就大口地喝,冬喝热,夏喝凉,完全是根据身体的需要和
我的河流,我童年的河流,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就嫁给了城市。我心里翻江倒海,尽是酸涩和眼泪。我的河流,被浓妆艳抹,变得珠光宝气,完全失却了我熟悉的淳朴清灵,她对于我,已经高不可攀。我的河流,身上挂满城市送给她的珍珠饰品———一幢幢崭新的、扎眼的摩天大楼,一辆辆锃亮的、傲气十足的小轿车,躺在城市的怀抱里。我被当作一个毫不相干的路人,站在路边,看着我的河流,和城市相依相偎。城市,他的眼里,尽是扬扬得意、傲
在朋友圈里能观察到各种心性。所匮乏和渴望的,一般也是在热衷展现和表达的。总是在炫耀美食、奢侈品的人,和喜欢半夜读诗及发表感想的人,必然有不同的追求。那些从不或极少在朋友圈发消息的朋友,对自己是有估算的。文字和照片很难隐藏自我。有人说他的朋友圈里有三百多人,当时我很吃惊,想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这么多朋友。不用说朋友,恐怕点下头的熟人也不够这个数量。我的朋友圈里,只有二十几个人,经常说话的大概十个之
听———这不是蛙鼓吗?咕嘎……咕嘎……咕嘎,连片的蛙鼓汇成了美妙的合唱,从东面、南面、西面、北面,一阵阵海潮般朝我的小村、朝我的耳畔尽情地扑打过来。今年的五月,雨格外地多,一场接一场的,天气也冷一些。立夏过了好多天,水田里的稻秧才刚刚插上。傍晚的村庄刚被一场急雨涤洗干净,蛙鼓便由远而近,由疏而密地来了。这不是梦,是真真的久违的蛙鼓在阔别了好多年后第一次这么真切地、这么直白地、这么亲近地到来了。带着
大约是在2003年初秋的一天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个女的。“你还记得我吗?”她问。我没有回答,我讨厌有人这样在电话里问,我打算她再问的时候就放下电话。她没有那么干,她说:“我是小梁啊!”那个瞬间我觉得记忆突然就活跃了,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大眼睛圆脸皮肤白皙的姑娘。我说:“记得。怎么能不记得呢?小梁你好吧?”她说:“我很好,你呢?你也好吧?”然后我们说了很多话。她的声音有些变化,准确讲不再是小姑娘的声
话说某公在患厚皮逻辑症之后,经过手术削皮,看上去皮薄了些,然而这只是“锯箭法”,治标没治本,不久皮又长厚了。更让人不解的是,此公在服了《逻辑学》之后,出现新的症状。一日,此公又来到医院。正好这天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寥若辰星。医生说:“请坐!”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医生无可奈何,知道此公曾有过的事情,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
初寒的夜晚,在乡间曲折的道路上,我加速疾驰。车窗外芒草萋萋一路绵延,车窗内热泪开始无声地滴落,我只有加速疾驰。车与人仿佛已成了一体,夹道的树影迎面扑来,我屏息地操纵着方向和速度。左转、右转、上坡、下坡、然后再一个急转弯;刹车使轮胎在地面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路边的灌木丛从车身旁擦刮而过,夜很黑很黑;这些我都不懼怕,我都还可以应付,可是我却无法操纵我的人生。我甚至无法操纵我今夜的心情。热情的渴望与冰冷
有一天,一个差不多二十多年不见的朋友打电话给我,他曾经在《收获》刊发过两部小说,后来离开了文学界,去经商了,也许默默地还在写,但就此失联了,也不再看到他的作品发表。  他说,他那里有我当年写的十多封信,谈作品修改,谈文学。他后来涉及多个行业,现在也算业界里小有成就。东南西北地搬家,却把这些信好好地保存着。恍惚中,他觉得,这是他和文学的最后的也是最近的联系。  我的办公室有一摞铁皮文件柜,一人一个,
几年前的深秋或是初冬,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刘志强教授本人发来的80华诞微信邀约,依然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谦和与体贴入微:“知道你忙,犹豫了一下,还是给你说一声,没空就别来了。”刘老师大寿,早从他门生们奔走相告的微信中得知。非嫡系的我,本打算单独为老师庆生,如今有了被列入门生队伍的殊荣,有点得意洋洋。寿宴照片发在微信,天南地北的同窗都说我们怎么不知道?好想来啊,刘老师是大家的导师。他在微信群里道谢,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