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综合能力,这无疑是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所必需的。我们应该明确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起到了非实验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设计、思维、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学生实验的关系,更加重视实验教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在此方面做了如下探索研究:
  
  一、制定周密的实验教学计划
  
  新教材中有些实验材料与季节有关,教师应提前制定好每学期实验材料的采集、购买和培养计划,以保证有计划、适时地采集好、培养好实验材料,保证生物实验能按计划保质保量的开设。为了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模式:1.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及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初步了解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2.实验课堂教学理论讲解时间,教师讲清实验原理、目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3.“小助手”做演示实验,师生观看演示实验并进行评价。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进行巡查,发现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分析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二、适时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用替代材料,如上《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时,在本地找不到课本提供的黑藻叶,我就用花圃边的苔藓替代黑藻叶,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由于实验材料都是学生自己采集的,这样学生实验兴趣大大提高了,也让学生感到生物确实和生活联系紧密,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只要处处留心,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适合的替代品。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有些不宜采集到,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个人的时间或精力有限而造成实验材料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其获得一些有关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感性知识。
  
  三、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
  
  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的细致,尽可能设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探索淀粉酶和蔗糖的作用》中,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从唾液中取淀粉酶,用商店中的白糖替代蔗糖,但在实验中发现有淀粉酶和蔗糖的试管中也有砖红色沉淀出现,这时我及时提出“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为什么要把两试管放在37.5℃水温中5分钟等,另外,不能单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档,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虽然生物教材中演示实验较少,我在教学中做好每个这些实验。如:在做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时,我大胆地做了改进:剪取一猪肠衣作为半透膜,包在长颈漏斗的口上,用橡皮筋扎紧,然后在漏斗颈上套一段乳胶管(约3~4 cm长),将漏斗口朝下平放在桌面上,用吸管吸取加有红墨水的蔗糖溶液,注满漏斗。取一支0.5 mL的移液管,插在乳胶管的另一端并且与漏斗颈相接。将乳胶管的两端用线扎紧。安装完毕,将漏斗移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且用铁架台固定。实验开始时,选一块色彩鲜艳的纸条贴在移液管上,标明这时的液面位置。几分钟后,便能够看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范性、熟练性和创造性。在实验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分工制:4人一组的实验,2人操作,1人观察现象,1人记录,然后对调,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注意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先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录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然后让课前培训的骨干学生,在每个小组里示范,其它学生观看,最后让每个学生分别操作,并由骨干学生对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实验技能的考核,通过检查滤纸条色素分离的清晰度给予评分,这样一分工,激发了同学们的操作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大大提高了每个同学的实验操作技能。
  
  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进行创造和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调整实验内容、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想象中获得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如: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除按教材要求做完实验外,我还设计用水绵作材料,重复质壁分离实验,还让学生用萝卜作材料来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既能吸水也能失水,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探索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达到培养其创造能力的目的。
  总之,生物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实施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很少有一种技术能够像云计算那样,在短短几年间就集聚了雷霆万钧的“势能”,产生了横扫千军的“动能”.纵观全球,谷歌、亚马逊、IBM和微软等信息技术产业巨 头们,正以前所未
创新如今俨然成了一个很尴尬的词:说的人多,做的人少,坚持创新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可怕的并不是创新不会被付之实践,而是在某些企业家的骨子里,创新容易直接被忽视甚至被拒绝
期刊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到基层的各类财政资金大幅增加,县镇财政部门监管资金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由于思想认识、财政体制、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基层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当前基层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挪用现象客观存在。表现为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项目建设资金被“乾坤大挪移”,或挪用于其他项目,或直接作为日常公用经费。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不仅在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白米饭的主食地位都不可撼动.但近年来网上流传着关于白米饭的一些流言,让人们困惑不解.为此,向大家进行解读.rn流言一:白米饭是垃圾rn食品,是导致糖尿病的
期刊
质量是工程全要素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评价事物的标杆、标准,更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动脉.如果将一项工程比作一台机器的话,那么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我们在岗位上各司其职,保
期刊
前段时间,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神,我自己说了算!喊出了无数观众的心声.哪吒从活给别人看到活出自我,改变了命运轨迹.而目前公司也
期刊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抓住它的特点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扩展题目,分层阅读  有些课文的题目文字精炼,具有可扩展性。这类题目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或说明文。教学这类课文时,可以在题目的前面、后面或中间添加成分,使之扩展成一个句子,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
乾隆皇帝一生笃信藏传佛教,在宫廷内外大兴佛堂寺庙,并有众多宗教题材的文物珍品流传至今。乾隆大力推崇藏传佛教,一方面满足了他自身精神世界的需求,同时有着更深层的政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