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实训基地良性运行的对策探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_you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效果。本文深入剖析了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并从规划、建设、管理和实训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汤欣(1969-),女,江苏常州人,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处,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江苏 常州 21303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效果。[1]因此,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很多高职院校投入巨资,兴建设备相对完善和先进的实训基地,并配备了相应的师资,如何充分利用实训设备、实训场地以及优秀的师资,促进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1.对实训定位不当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它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等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因此,实训是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特殊意义。
  然而,脱胎于中等学校的众多高职院校,一方面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学科型教学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把握与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真正内涵,忽视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与职业性,对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等问题,认识上还不是很清楚。仍然将实训定位为“教学的辅助部分”,而不是“教学的重要成分”,导致对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建设方式、投入重点等缺乏长远规划,直接影响到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2.实训设备配置不当, 设备利用率低
  目前,许多院校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促进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成批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然而,很多实训资源使用率很低,甚至异化为“观摩的对象”,成为上级领导、兄弟院校参观考察的摆设。出现上述实训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购置设备时,没有结合学校特色,没有充分考虑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论证不够充分,导致一些设备与课程结合不够密切;另外,一些政府招标采购的设备,由于没有考虑学校个性需求与批量产品之间的差异,引进来的设备无人会用,也严重浪费了设备资源。
  3.实训条件欠缺, 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与实训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实训条件欠缺,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用房、配套条件等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或是某些仪器设备配置不全,甚至空缺损坏,导致一些实训课程无法开出。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经费投入不足;其二,经费投入不当。目前,许多院校都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需要充实、提高,教室、运动场所、学生宿舍、食堂需要新建、扩建,教学仪器设备需要大量添置等,学校在资金上面临巨大压力,一些院校就把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提高置后考虑了。第二个原因和上一个问题密切相关,把有限的资金购置了一些闲置无用的设备,该买的、该建的当然就没有钱办了。
  4.实训基地管理水平有限,软件建设不到位
  许多实训基地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文化等软件建设。实训室东西乱堆放乱,杂乱拥堵;实训设备缺乏保养、清洁,部分设备锈渍斑斑;实训室安全通道不通畅,缺乏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存在安全隐患。究其原因,其一,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比较低、专业不对口、人员构成比较繁杂的情况。其二,管理体制陈旧混乱。一方面,出于资源共享的良好愿望,有些实训室是几个系共同使用的,但目前相当数量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管理都放在使用实训室的所在系,容易产生矛盾;另一方面,有些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由教务处或科研处管理,而教务处或科研处的具体管理者对学校实验、实训室的整体状况往往又不甚明了,致使实验、实训室管理在整体上呈现出混乱无序和缺少章法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实验、实训室的使用效率。[2]
  二、实训基地良性运行的对策
  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如何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当前主要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整合各方力量,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工作
  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可以保证实训基地建设方向正确、任务清楚,有利于根据教学、科研的工作需求,有重点、有层次地逐步提升实验装备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个部门或哪个人可以包揽下来的,学校应成立以主管校(院)长为主任的、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在对学校现状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等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发展规划,审定各专业实训室中长期发展规划、拟订全校实训室投入经费、审查年度设备购置计划、考核评估实训室规划执行情况等。高起点的顶层设计,能使得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前瞻性,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3,4]
  2.开拓思路,整合社会力量,建好实训基地
  一个先进的实训基地必须有高投入作为保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本身就定位于那些缺乏实际操作人才的高技术和新技术的行业和岗位,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的综合性生产训练项目,体现出新技术、新工艺,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实训设备的更新必须跟得上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学校的发展,专业数量和学生人数激增,带来对实验、实训设备、场地的更多的需求投入;另外,学校原有的设备、场地需要维护,这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为此,学校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拓宽思路,对内要充分挖潜,对外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校企共建,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
  (1)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建设多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建好校内实训基地,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学校可以邀请企业进驻学校,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实训基地”就是采用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他们和企业共同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应用项目开发”。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适应能力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蓬勃生长,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项目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自主开发”的锤打中生机盎然。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把握技术发展前沿,保证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资源互补链;有利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而企业则获得了最大化的效益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2)面向社会,“以训养训”,建设开放性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更好地利用设备和实训场地,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以训养训”的目标,可以将实训基地部分向社会开放。如实训基地可以接待外校的实训教学任务,可以面向社会上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承接培训、加工任务等。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实训基地”依托常州市劳动局,成立烹饪、服务考试委员会,建设了一个市级烹饪、服务培训、考试、技能大赛基地,一方面承担本校及其他职业院校烹饪、服务专业学生的技能实训任务,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技术专业人才作出了贡献。
  (3)依托行业,校外寻求合作伙伴,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的基础上,还可依托行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能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有效解决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不足的矛盾;能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技能学习,缓解了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对于学生而言,进行顶岗实习,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能熟悉现场要求,适应一线环境,锻炼实践能力,便于就业。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创造条件创办自己的企业,提供学生参与生产的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产学结合。
  3.推进课程改革,用好实训基地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基于这一精神,高职院校应该重新审视实训的角色定位,将实训从“教学的辅助部分”转变为“教学的重要成分”。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上,应破除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界限,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技术体系为主线,设置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按技术归类后确定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单元模块。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模块一般分为三类,即:专业基础理论模块、技术类模块、技能训练类模块。各类课程模块围绕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现代职教法的运用,设计的模块课程模式一般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类模块——综合化;专业技术类模块——理实一体化;专业技能训练类模块——项目化。充分利用良好的实验实训基地条件,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素质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性人才,当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传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能示范、讲解、指导具体的操作过程,以改善实训效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一方面可以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到企业深入学习,校企合作共同研发,既锻炼了师资队伍,也为以后的培训内容更贴近于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厂)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实训教学第一线,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整体教学水平。[5]
  针对实训基地管理人员学历层次比较低、专业不对口、人员构成比较繁杂等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对口人员和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转岗、分流等措施,完成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提高实训管理人员的水平。
  5.建章立制,使实训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实训基地运行能否取得成功,能否成为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一流基地,关键是看如何组织实施。而组织实施的核心在于人,关键在于制度。为了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各个实训室要配备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本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和耗材。这种专人管理模式既节约了实训材料,又提高了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延长了实训设备的使用时间。另一方面,实训基地还应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实训基地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始终处于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之中。需要强调的是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之后,不应是一纸空文,还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和措施来监督它的实施。
  三、结束语
  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其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挖掘潜力,依靠各方力量,积极进行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要不断探索,构建起完善、先进的实训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中心在推动教学体系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J].中国高等教育,2008,(9):1.
  [2]王美姣,王卫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5):1.
  [3]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44-47.
  [4]杨泉良.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J].成人教育,2008,(1):28-29.
  [5]李沁遥,李开勤,王蓉.工学结合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40-42.
  (责任编辑:李海静)
其他文献
小儿骶管内利多卡因麻醉中毒反应2例报告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325000)刘成昆骶管内麻醉是小儿外科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甚至中、上腹部手术,操作方
Editor’s note: Of late, som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presented or played up the notion that China is about to collapse, arousing a good deal of reacti
港北区是1996年地级贵港市成立而设立的新区,有贫困人口6.3万人。为使贫困地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港北区财政局与有关部门一起,从财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积极参
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研究了单晶表面上CO-N2O的催化反应。模拟结果表明,①在没有速控步骤和不考虑表面物种的脱附和扩散的条件下,仅当XCO=XN2O时,反应才能连续稳定进行;引入CO的脱附后,反应的稳态窗
2013年年初,纳税服务专家团成员走进常德市多家重点税源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筹备上市情况,认真解答企业涉税疑难问题,以实际行动为纳税人送上了一份温馨、特别的新年问候。“有
期刊
目的:观察七氟醚(Sevo)预处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LPS组、Sevo组和Sevo+LPS
语文能力一般公认为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大要素。写作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既可反映出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又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写作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难点,学生怕写,教师怕教,乃至形成一种对写作的恐惧症。许多人寒窗十余载,作文百儿八十篇,毕业后踏上社会,却往往写不成一篇像样的文章。  刘半农在五四时期就意识到中学作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他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
在包装机械的裹包执行机构中,常用曲柄摇杆机构完成裹包的折叠工作。该类曲柄摇杆机构给定曲柄与摇杆的两组对应位置,且其中一组位置为机构的外极限位置。提出基于Frenden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