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音乐元素的融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听邓丽君的《独上西楼》(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想学生们会唱这些歌,那这些古诗词也就自然熟练的记住了。查资料知道,按道理,大部分古诗词都可以唱的。“诗言志,律和声。”《诗经》《楚辞》《乐府》等均源自民歌,均协律可歌。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为《春晓》《明日歌》《咏鹅》《静夜思》近50首古诗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儿歌。几年前在课堂上就和学生们说:“如果能把数学知识要点编成可以唱的歌曲,要是再能请像凤凰传奇、TFBOYS等歌星来唱着给你们上课。那你们还有不感兴趣、想睡觉、不写作业的吗?……”
  都说数学课堂是最没意思、最乏味的课堂。没有语文课生动优美,没有体育课活泼有趣。简单的“1、2、3、4、+、-、×、÷”枯燥的公式、定义、法则、定律,用什么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果教师的引导显得单薄,为何不用音乐给学生带来兴趣?就像广东台山一位教师化学公式版《青花瓷》,就像滕州二中张老师平方根版《小苹果》。这样如诗如歌的知识处理,这种美妙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兴奋?怎能不让学生向往?让我们都来关注数学课堂中的音乐元素,选好音乐、用好音乐,恰如其分的让美妙的音乐在数学课堂上响起来,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速度来为数学教师教学“伴奏”。
  一、借效果音乐,以促知识的理解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牛顿从平常的苹果落地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凭借习以为常的水开壶盖跳的情景改良了蒸汽机。拿什么给我的学生带来灵感?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原理》不就是在美妙的琴声中诞生的吗?数学家拉格朗日也是在圣保罗教堂听声乐时萌发了求积分值的变分法念头。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以往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常用动画故事激发兴趣,常用生活问题设置悬念。为何不加入音乐元素,以美好的轻音乐配以动画图案,会更好的满足孩子们的视觉、听觉需求的。音乐元素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入会调节课堂气氛、提升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的欲望。比如,再讲《軸对称图形》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现给学生们一副美丽的山与水天然映衬的图画、一副庄严的故宫照片、一副漂亮的蝴蝶剪纸作品时,再让优美的古筝乐曲伴随图画呈现出来。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建筑的对称之美会给学生“人在画中游”的美感享受。自然学生会变要学为爱学、乐学。再比如,讲《用字母表示数》时,会用一首儿歌作为学习素材,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入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两声跳入水……”在儿歌的轻重旋律中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了知识。在讲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flash课件《海上日出》(当太阳刚升出海平面一部分相当于直线与圆相交;当太阳正好升到海平面相当于直线与圆相切;当太阳升离海平面相当于直线与圆相离)通过太阳升起的过程来展现海平面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来说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如果在播放太阳升起的画面时,配上李克勤的《红日》。熟悉的、优美的旋律在结合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怎能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怎能不令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感到疲劳。”
  二、借心境音乐以促学习的热情
  尼采曾说:“没有音乐,生活就没有价值的。”我认为课堂要是没有了音乐,就少了许多精彩。据报道:2001年英国梅克斯伯勒的温德希尔小学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让六年级学生在莫扎特的音乐背景中学习数学,一年后对比发现,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了近10%。
  (一)课前音乐的导入
  上课前学生经历了10分钟课间的休息,身体全方位的放松,一听到上课铃声,虽然身子在座位上坐好,然而课下疯闹的“惯性”使学生很难以最快速度回到课堂教学中。那么,我认为音乐是最好的吸引方法。课前音乐的融入能够安其脑、悦其心、定其神。比如,课前播放谭晶的《三德歌》、何静的《厚德载物》、那英的《春暖花开》。这些音乐能够提供宜人的气氛,能够发挥平静情绪的效果。使人的心情从灰暗过渡到愉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的审美情操、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熏陶,使得课堂的过渡变得更顺畅。
  (二)做题音乐的选择
  在典雅的民族乐曲的旋律声中营造恬静的练习环境,或是优美、舒缓、沉稳的钢琴曲、轻音乐。比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比如,巴赫的键盘作品,肖邦的夜曲,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等。一边做着练习一边欣赏着轻松、愉悦、优美的乐曲,我想学生的思路会更清晰,想象力会更丰富,创新意识会更强烈,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雨果曾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音乐可以静心,音乐可以激思,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枯燥,做题时不疲劳。让音乐走进数学课堂,犹如给数学课堂注入了生命与活力。
  谁说数学课没有语文课的诗词曲赋之美;谁说数学课没有美术课的五颜六色之美;谁说数学课没有音乐课的鼓乐铿锵之美。数学课不仅有简洁流畅的美、数形结合的美、逻辑思维的美。情境音乐又是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坚信数学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音乐元素一定会让数学课堂更加完美。
其他文献
“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的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的加以厌恶;但是,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很快乐的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也变得高尚、优美”——柏拉图  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需求的人才不再单一化,而是要求更多的“多项、综合、全方位”的素质人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重要性已越來越多的被人们所认知。艺术教育已成为
期刊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常常让中学生感到头痛。自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有这样一种认识,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至于历史知识的记忆,则退居次要地位。我认为,这是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一种歪曲,它过分强调了能力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知识的存在。要知道,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发挥。没有扎实的知识,何谈能力的运用。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在他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加以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
期刊
一、爱心教育的内涵  爱心教育是学校培育人才的一项奠基工程,教师要用爱心来唤醒学生对“爱”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解“爱”并“传递爱”,懂得只有具有“爱心”的人,才是人格完整的人。并通过同学的自觉行为,将爱心活动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在实践中,体验爱,理解爱,珍惜爱、奉献爱。即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善待亲友、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事物,并且以此为起点,升华到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同时激发起学
期刊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人才。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人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与创新必然成为高职音乐教育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兴趣、品格和理想,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学生的有些表现非常令人担忧。伤害他人,打骂、群殴、出走、自杀、杀人等事故时有发生,以至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家长、社会、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我们常说,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使学生成人,如果没有人的尊严,不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就是再有本领,又怎能善待别人呢?
期刊
小孩子没上学的时候,向往学校,玩耍做游戏时也有上学情景的模仿。有朝一日也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背着书包上了学,却哭闹着:“我不想上学”,有的学校还出现了逃学现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再喜欢学习。我认为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目前,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小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体美学科做起,引导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学习,从小学学段开始,培养小学生学习自信心。  音体美学
期刊
笔者根据在青少年启蒙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对于竹笛启蒙教学的探索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竹笛啟蒙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探索  自从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对于教育的看法有所改变,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虽然社会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看重依然占据着主导,但是对于兴趣爱好培养方面也更加的关注。  社会方面现在已经加大了对这种专业性的器乐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为社会市场需求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社会的需求是教
期刊
高效课堂体现在“高效”二字上,通俗地说就是向40分钟要质量。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老师,我一直在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打造,我们都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如何打造高效課堂也就一直是围绕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我的工作实践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课前的充足准备  首先是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你对这节课烂熟于心的时候,没有讲不好的课。我切身曾经体会过,有时会因事多一些,课备的不是那么
期刊
图谱教学法,就是用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方法。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让音乐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尝试了运用图谱感教学法。我根据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各种能表现音乐内容的符号等等,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了整个活动中, 启发幼儿在理解图案基础上掌握各种旋律节奏,使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我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