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爱鸟之情,感悟和谐之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i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椋鸟》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展现了灰椋鸟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无限的美感,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以及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查阅资料,激情诱导
  通过翻阅参考书和上网浏览,我了解到:徐秀娟(1964-1987),出身于养鹤世家。1986年大学毕业后应聘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创建了江苏省第一个鹤类饲养场。她一生爱鸟,1987年为寻找飞失的白天鹅,以身殉职,年仅23岁。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的护鹤天使,江苏盐城和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分别修建了纪念馆、纪念碑,宣传徐秀娟的事迹,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丹顶鹤女孩的原型就是她。我决定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也像我这样感动,并带着感动学习《灰椋鸟》。
  二、研读文本,确立重点
  仔细地研读《灰椋鸟》一文之后,我觉得学习《灰椋鸟》,却不能只了解灰椋鸟。因为在灰椋鸟的背后,有一群辛勤劳动的林场工人。作者在为鸟儿欢呼的同时,也在为林场工人而欢呼。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应让学生通过对灰椋鸟的认识,走进一个美丽的故事--作者徐秀娟。因为有了林场工人的劳动,灰椋鸟才有了安全的家园;因为有了那个美丽的故事,这篇文章才充满无穷的魅力。由此,我确定了全文的教学重点,由核心问题:“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和入林后的热闹场面”入手,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体会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三、课前铺垫,奠定基调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主人公--徐秀娟,并板书,让学生齐读。
  2.简介徐秀娟
  3.设计这样的导语:“徐秀娟不仅爱鸟、护鸟,而且善于写鸟。”
  这样,以歌曲做铺垫,挖掘一个“爱”字奠定全文的教学基调,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四、品读课文,渗透学法
  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本课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按“归林前”“归林时”“归林后”品味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实现灰椋鸟崭新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生成与构建。如,在品读第四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出示学习方法:读—画—品
  (1)读: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画:画出你喜欢的描写灰椋鸟的句子。
  (3)品: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在这些句子的旁边动笔写一写批注。
  2.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注意重点语句的赏析、品味、朗读。
  (1)如,引导学生理解“排空而至”一词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①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是哪个词?(排空而至)
  ②“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直线划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③利用多媒体再现百鸟归林的场面,将文字与图像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再如,引导学生理解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语句时,可以这样设计:
  ①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
  ②写“先回来的鸟”的语句,抓住“倾诉”“呼唤”二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灰椋鸟,你会怎么做呢?
  ③这一声声“倾诉”“呼唤”,后到的鸟都听懂了吗?(从“应和”一词可见灰椋鸟听懂了。)
  ④学生表演:一个表演“呼唤”,一个表演“应和”,激发兴趣,帮助理解。
  4.最后,以一句话引出第四自然段的写作顺序:我们这么说显得有些零乱,作者写的怎么不零乱呢?(时间顺序)
  5.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爱鸟的人)
  五、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文章的结尾处,深情言理,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赞颂了林场工人们的辛勤劳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学时,通过教师总结,回归到第六自然段,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使学生明白作者情感变化原因:不仅因为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归林之后的热闹,更是因为想到了人,即对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的感谢,对人们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赞美,进而使学生受到爱鸟、护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教育,突出本课的主题。然后,再次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音乐中教师引读:让我们永远铭记徐秀娟的话(学生齐跟读):“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从而升华学生的爱鸟之情。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摘 要]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标准和本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而进行的教学准备工作。它是老师上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以《搭石》一课为例,探析语文教学备课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课;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
[摘 要]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教学古诗词,要借助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古诗的内在意蕴,体验诗人的内在情感。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要根据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诵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的核心词语和创设平台进行描述等途径,让学生走进诗歌,感悟诗歌的意境,获得美熏陶和文化的洗礼。  [关键词]第三学段;教学策略;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对话体文本的学习要重点关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对对话体文本进行学习,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对话体文本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重视对话,在概括中关照;品读对话,在感悟中提升;续写对话,在读写中运用。  [关键词]关注 对话体文本 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
[摘 要]《我给江主席献花》一文是苏教版四上一篇叙事性文本,紧扣“献花”这一核心事件,依照“等待”“献花”“难忘”的线索,生动再现了作者给江主席献花的经过,表达了自己的自豪、兴奋之情。在落实表达本位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依托思路,洞察作者结构设置的精巧;依托中心,明确作者内容选择的精妙;聚焦细节,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依托思路;明确内容;聚焦细节  [
[摘 要]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新增识字课文三篇。三篇识字课文都属于诗歌、儿歌一类,内容上和生活紧密相连、注入时代新元素、渗透传统文化,形式上短小精悍、充满童趣,所配插图都大气、有趣、精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它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以提高识字教学实效。  [关键词]新增识字 课文 节拍 触角 优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有心灵的碰撞、智慧的交融,而且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语文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学生的情感诉求,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彰显学生的个性风采,尊重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成功实施生命教育,弹奏出生命的乐章。  一、听,感受生命之珍贵,把握青春年华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
[摘 要]教材中的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只有不厌其烦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才能发现文本语言中蕴含的听、说、读、写的元素。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引领学生抓住文本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语文实践,发展学生说的能力,提升学生读的品质,对接学生写的需要。只有这样多维的解读,才能因材施教,突显文本语言张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关键词]多维解读 语言张力 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摘 要]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由此可见传授方法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教会学生阅读、写作,就如同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以《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为例,对其片断教学进行赏析,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教学改革的推行,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了读、述、背的时间,让学生有了推敲文字、领悟语言、鉴赏和感受语言的空间。同时也将教师从紧张快速的课堂讲解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探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够利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主动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开头能够将学生顺利
新课标十分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为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人”的因素。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以决定的。”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可能达到的情况和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有正确的估计和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为课堂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做好准备;反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就不会灵活地处理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会抓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