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y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标准和本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而进行的教学准备工作。它是老师上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以《搭石》一课为例,探析语文教学备课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课;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87-0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标准和本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它是老师上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谈一谈备《搭石》这一课的感受。
  一、钻研教材——深入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多次指出: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借”。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钻研教材,读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在上课时轻松自如,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爱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刘章。他在大山里生活了13年,每年有两百多天都是行走在搭石上,他认为搭石上有新意,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由于搭石的特殊渡水方式,长期造就和展示了山里人勤劳、热心公益、互助礼让的美德,所以他便在1980年2月写了这篇短文。
  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了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二、定准目标——到位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全面、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备好一堂课的方向、指南。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而且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经过反复地讨论,修改,我们把《搭石》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境中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理解搭石以及人们摆搭石的原因,能抓住关键词语复述什么是搭石。感受一行人走搭石的语言美以及面对面走搭石和背老人过搭石的心灵美。
  3.积累词语和自己喜欢的句子。
  4.初步体会作者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不同的语言风格。
  重点:抓住关键词的阅读方法
  难点:初步体会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
  对于“初步体会作者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不同的語言风格”这个教学目标,在定位教学目标时有所争议,因为语言风格的体会显然超出了四年级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但考虑到一个班级中也有一部分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的思想中有一些语言风格的意识,这样的设计对语言感悟能力强的孩子是有一定帮助的,于是在教学目标中有了“初步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这个教学目标。当然,这个的教学目标有一定难度,让学生浅尝辄止。
  三、选好方法——适合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人以渔,惠其一世。”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抓关键词”,读懂文本。抓住关键词是学习这篇课文时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找出什么是搭石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对搭石的描述到讲台上面来摆摆搭石,并说明原因。学生抓住了“平整方正的石头”这组词语,从我提供的各种形状的搭石选出了正确的搭石。又抓住“二尺左右的间隔”把这些搭石均匀地摆放好。此时,学生真正地读懂了搭石。
  2.及时引导,教给方法。在寻找人们为什么要摆放搭石的原因时,也采用了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因为学生刚刚接触“抓关键词”这样的学习方法,在找原因时会把“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两岸”整个句子划下来,而不是抓关键词。在教学中,教师就教给了学生跳着划的方法找出“分布两岸”,经过教师及时地引导,同时教给学生合适的方法,其他的原因,如,“常年不断、溪水猛涨、脱鞋挽裤”等,都顺利地找了出来。
  3.指导朗读,感悟真情。《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见,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由此看出,《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
  在教学“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后,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词语时这样引导学生:“漾漾”和“绰绰”都是叠词,我们可以把叠词的音韵美,节奏感读出来。这么美的词语,可以读得慢一点儿,把那种韵味读出来。经过这么一点拨,学生果然把这两个词读得有滋有味。在读一行人协调有序走搭石的句子时,我配上了音乐,采用引读,男女生合作读等方法,让学生进入乐读、美读的境界,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4.理解词义,注重积累。词语意思的理解要放在语境中。在教学“协调有序”这个词时,我先让学生说意思,再让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一句写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的句子。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朗读,体会到了人们走搭石的那种默契、有序,从而真正理解了协调有序的意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语言积累,使学生建立积累意识、学习积累方法,已成为学生学好语文,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份课堂练习纸,供学生积累课堂上学过的词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堂练习纸中把积累分成了两个层次。如果学生还没有记住这些词语,就写在一星级的地方;如果学生通过短时间的记忆,记住了这些词语,就默在三星级的地方。有了难度,有了挑战,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四、板书设计——巧妙
  好的板书,应该突出重点,就像一幅优美的画卷。让学生一目了然又回味无穷。
  在《搭石》这一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加入了简笔画的元素。在课堂的开始,我就介绍了作者刘章的背景:“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小溪。可是刘章爷爷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我一边声情并茂地介绍,一边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绘出“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小溪”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水画,既形象直观,又富有美感,帮助学生把握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作了充分的预设,才能驾轻就熟地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读是基础,写是提高。教学《牧童与画家》一文,要打通“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做到教前找点、读中学法、迁移运用,让学生沉入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言语内涵和表达秘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读写结合的效能,让学生读得到位、写得精彩。  [关键词]读写结合;整体设计;迁移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对于语文应该教什么,一直以来争议很大,但都逐渐形成这么一个共识:语文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换句话,就如华东师范大学吴钟豪教授说的“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落实到语文实践中,关键是如何定好教学目标。结合一次观课经历,探讨语文教学如何恰当设定教学目标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目标;;教学;知识技能;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教学《詹天佑》一文,教师应解读文本,探寻詹天佑的人物本色,读出他的杰出才能和爱国之情;同时也要研读文本以事写人的特质,把握它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艺术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思维导图、强化朗读、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特质;人物本色;思维导图;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不能回避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从朗读层次、认识规律、书写指导三个方面入手,化难为易,使识字课充满文化气息。  [关键词]朗读层次 遵循规律 书写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92  “识字八”(第一课时)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识字教学内容。教材中有一张“偏旁古今演变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盗火》《开天辟地》《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一线教师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解读,引导小学生领略神话的神奇魅力?下面以《哪吒闹海》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抓住文体特征,领悟神话之共性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尽管已经有数千
[摘 要]巧妙的导入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基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铺下适切的情感基调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学《金蝉脱壳》一文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认知动力和认知起点,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为更好地展开教学做好准备。  [关键词]高效课堂;艺术导入;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72-01  俗话说:“好的开端
[摘 要]文本解读时,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重点、难点、空白处等放慢脚步,细细体会,不轻易放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式乃至一个空白点等散发着语文味的基本着力点。抓住这些着力点,品文字之美、赏句式之妙、领迁移之力、感空白之点,在反复的推敲、咀嚼、运用过程中,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使课堂散发出语文味。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味;品文字;赏句式;感空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以学为中心的低年段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要制定适度的目标,把握低年段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的总体方向;要前后勾连,树立群文教学意识;要图文结合,引导低年段学生初识革命年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唤醒体验,激情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革命人物的可贵精神;要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尝试复述课文,咬定“语用”不放松。  [关键词]学为中心;低年段;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
[摘 要]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获得一定的人文体验,从而丰富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在于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双重陶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性;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58  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从小
[摘 要]地域嬉乐儿童诗课程是将地域嬉游活动与儿童诗创作教学整合的课程。课程追求一种属于儿童的清贫诗意、一种属于生态的自然诗意,更是养护一种属于余裕的自由诗心,目的是为童诗创作教学提供更丰富、更新鲜的题材;同时,通过儿童诗创作教学的驱动、关注、定格,使地域化的儿童嬉游活动更稳定地介入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热爱家乡、记住乡愁。  [关键词]诗心语文 地域嬉乐 儿童诗 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