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文化”让特色彰显学校品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继承中求创新,在改革中求发展,以“立德树人”的教育观统领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代学校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多年来,育英小学推行赏析化管理,以“赏”为基点,不断发现师生的闪光点;以“析”为动力,不断提高师生的素质,为师生快乐发展提供适宜的、优质的课程与教育环境。
  墙壁课程—— 一部五彩的百科全书
  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育英小学校园面积虽小,但校园内南北教学楼交相辉映,楼间葱郁植被凸显了学校的灵巧。近年来,学校尝试拓展空间,开发墙壁课程,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整个校园就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学生徜徉其中惬意而快乐。
  发动群体参与。学校领导牵头,发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相关的墙壁课程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分工,师生共同设计、搜集、整理图像文本资料,要求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学校领导审核,力求经济实惠,由后勤统一制作、张贴。
  墙壁课程内容。墙壁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接近儿童生活实际,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墙壁教科书,主要内容有:
  尧文化和古诗词墙壁课程:北面电教中心楼是“尧文化”墙壁课程;南一层楼的墙壁上处处是“唐宋古诗词”。让学生感受中华古典文学与诗词的魅力。
  “群星闪烁”课程:每层楼道的墙面上均是育英小学的“校明星”照。每月评选、制作、张贴,激励学生上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童话和文学名著课程:学校相继开发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文学名著》等墙壁课程,让学生在课间游艺活动中边玩边读,领略到更多更美的童话故事与文学名著……
  名言、名家、名人故事课程: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开发了名家、名人、名言等课程,让学生随时随地能领略到更多的激励名言和名人的感人故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染。
  校办学方向标识:南教学楼正中栏杆上悬挂的是“真善美、做思行”六字办学方向和学校自行设计的校徽,条幅美观、精致、宏伟,让每位师生了解并牢记学校的办学方向与追求的教育境界,并激发师生对学校大家庭的精心呵护与心灵共鸣。
  安全教育墙壁课程:在北电教楼中心一层的墙壁上开发了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涉及“校园安全、家庭安全、交通安全、地震安全、防火安全、溺水安全、安全标志”等,直观全面地给学生展现安全教育内容,对小学生而言无不是一个很好的安全教育方式。
  实践课程:每年的寒暑假就是孩子们走向生活、拓展视野的良好契机,学校给予各年级不同的实践研究主题,让孩子们参与到广阔的社会实践当中,或调查、或查阅、或搜集等等不同的主题与方式。如:購年货、品年味、看年俗、华门探访、道路违章小调查等,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实践研究课程,也真正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学校每学年更换一次墙壁课程,围绕墙壁课程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墙壁课程游艺竞赛活动,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竞答。墙壁课程,让孩子们学知识长见识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引领孩子走进经典、走进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班级文化墙——学生个性展示的平台
  把教室的墙壁还给孩子,供孩子们交流和展示。
  每个班级开辟了富有特色、富有童趣的读书交流栏目,形成了班级读书文化特色。如“书香园地”“好书推荐”“书海拾贝”“读书感悟”等栏目,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班班创建了别出心裁的多元化评价阵地。如“三好一乐少年”“文明五色花”“比比谁的红花多”“比学赶、帮超评”“星星闪闪亮”等赏识激励评价栏目,激发学生在各方面积极展示,不断进步。
  班班开发了独具匠心的心理健康角。如“心灵绿荫”“悄悄话”“心理角”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感受到班级温暖。
  班班创办了各具风格的硬笔书写展示园地。“中国人写好中国字”“优秀习作展示”“硬笔书写展示”等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墙,为学生搭建了多彩的展示平台。
  班班开办专题手抄报墙壁展览,学生人人制作手抄报。每个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心得等等,每班每月创办一期主题手抄报。如:4.2班“我的创意”手抄报,孩子们构思独特,书写工整美观,内容主题鲜明。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优秀读书手抄报”评选,上学期共评选出200名“办报小能手”,并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手抄报大赛,有75名学生获奖。
  班级文化墙给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让每个孩子切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大家的赞扬,在激励、自信、竞争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
  墙壁文化,体现了育英小学“文化立校、校风育人”的办学思想,让师生在优美的育人环境中体验成功,追求成功,乐于成功;墙壁文化,让师生在和谐的竞争氛围中振奋精神,健全品格,演绎精彩,从而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使师生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拓春晔.关于师资培训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6).
  [2]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是一种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过于重视信息技术含量、过于情景化、课堂教学受限于课件设计等现象。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提出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和方法,以期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合理利用;有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畅言系统、智慧课堂、互联网 教育等多种
摘 要:通过《珍珠鸟》的品读,让孩子们感悟到作者在与小鸟相处时所表现出的善良的情感,并收获到自然界最原始纯朴的共存之道——和谐与信赖。互信和谐这种关系在教学中也同等重要。  关键词:和谐;信任;境界;胸怀;教育教学;美好未来  今年我接任五年级语文教学,在上周和孩子们共同品读了冯骥才老先生的散文《珍珠鸟》,再次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渴望,这正是文本的教育价值。引导孩子理解课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以及环境的多边互动,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结合冀教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谈谈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在冀教版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不断与学生进行互动,达到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摘 要:速记,就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将老师所讲的内容的重点大致写下来,或用符号,或用文字,以便复习之用。其实讲得简单点就是记笔记。一、速记法的可行性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二、速记法的训练。而两个学段的训练都应该遵循三个阶段: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对于低年段授以的“渔”,是速记的形式、概念、格式,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种认识,语文学习应该是这样做的!高年段的“渔”,则
摘 要:摘抄是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对于拓展学生语文课外知识领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应付作业、流于形式、内容呆板、缺乏兴趣以及评价缺失持续乏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高年级摘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对提升小学高年级摘抄有效性的策略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摘抄;方法;兴趣  摘抄作业对于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拓展课
摘 要:在教育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中,北一经小学将“文化入心含情脉脉,课程入理意蕴悠悠”作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思路。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全校师生的血液里,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承基因;让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培养具有结构完整、延伸持久的特点;让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中熏陶心智,在具象的生活体验中,感悟生活真谛。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程;探索  一、始于人文,止于至善  在“始于人文,止于至善”办学思想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由于日常生活的需要,数学才成为人类技能的一部分,随着教育的发展,数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情境教学法的出现为数学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运用情境教学能够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小学生觉得数学不是座高山,数学在学生眼中变得有趣味,通过情境的设置学生愿意走进数学世界里,把复杂的概念、公式
摘 要: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轻松、快乐地掌握大量汉字,这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个难题。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教科书识字,一手抓生活中的自主识字。努力让学生从识字学习中品尝到快乐,体会到成就感,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地识字,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识字教学;游戏识字;生活识字  2017年11月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我有幸聆听了崔峦老师的一场报告《低年级使用
摘 要:合作学习法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被广泛使用,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够有效发挥合作学习法的教育价值,造成该教育方法的使用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基于此,将以“小组分配合理化”“合作探究情境化”“比赛竞争效率化”等合作学习法使用的细节为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使用合作学习法,希望能够为其他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法;小组分配;合作探究;比赛竞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联系生活的条件下,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获得教学效果最大化,即通过创境激趣、兴趣课堂、人机交互、玩转课堂等各种尝试,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多感观的统一作用下,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使数学课堂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