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永安大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P62
  一.前言
  拟建的永安大道位于沈阳市于洪区,工程东起大兴镇的李红路,向西下穿三环高速路、秦沈客专,终至马三家镇的陆港大道,全长9576m,道路的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路面宽度60m。
  主要构筑物有铁路下穿框构桥1座,三环路下穿框构桥1座,小箱涵3座。
  二.地质环境条件
  2.1水文气象
  评估区属于北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年平均气温为7.9℃,年平均降水量为677.5mm,年降水量最大为1055mm。
  沿线主要路段为旱地及居民地,没有河流分布。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
  2.2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形条件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区内主要地貌类型主要为浑河冲积平原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形坡度小于1-2°,地表高程29.977~39.943m。
  2.3地层岩性
  评估区大面积发育第四系全新统,沉积厚度较大。主要为河流冲积河床相、河漫滩相、湖相堆积。岩性为砂、砂砾石、砾卵石、粉质粘土及粘土等,厚度大于50m。
  2.4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层中,稳定水位1.5~3.8m。
  孔隙潜水:赋存于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層下部的中砂、细砂层中,稳定水位5.0~7.5m。
  区内潜水渗透性与补给条件较好,富水性较强,单井涌水量在2000~5000m3/d左右。
  2.5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评估区内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耕土: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层厚:0-0.6m。
  粉质粘土:可塑,分布连续,层厚:2.7-7.0m。
  细砂:黄褐色,含较多粘性土,饱和,中密,均粒结构。局部见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分布连续,层厚:1.8-3.3m。
  粗砂:黄褐色,含砾少量,饱和,中密,混粒结构。该层分布连续,层厚:2.2-2.5m。。
  砾砂:黄褐色,砾石含量约35%,粒径一般在2-30mm,中粗砂充填,饱和,中密。层厚:2.3-2.4m。
  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分布连续,层厚:2.0-4.1m。
  2.6小结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形条件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简单,地质构造条件较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不良,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活动一般,所以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沿线人为工程活动较少。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
  拟建的公路沿线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地形起伏不大,全程高差9.966m,因此产生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小。
  沿线人为工程活动较小,没有采矿活动,沿线为旱地,也没有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的人为工程活动,所以产生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的可能性很小。
  沿线填方段填方高度为0-2.79m,填方高度最大者为池塘。平均填方高度在0-0.4m,均位于沿线路基部位。沿线挖方段除主要构筑物外,填方深度平均为0-0.3m。路基基础坐落在上部的粘土层中,地层分布较均匀,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较稳定。
  沿线主要构筑物为铁路下穿框构桥1座,三环路下穿框构桥1座,小箱涵3座。主要桥涵部位地形平缓,基础岩性为冲积粉质粘土。
  铁路下穿框构桥:铁路框构桥工程开挖时由于开挖土层为粉质粘土,其工程地质条件差,开挖边坡可能失稳易引发土体的坍塌。为防止空顶开挖期间铁路路基的塌方,设计对框构桥两侧既有铁路路基进行钻孔桩防护。地基其采用旋喷桩进行处理,处理范围为框构主桥下地基,深度为框构桥底板底以下8m。因此,工程开挖时引发土体坍塌的可能性较小,其危险性小。
  三环下穿框构桥和小箱涵:由于三环高速公路较周围地面标高高3m左右,所以下挖深度较小;3座小箱涵下挖深度也较小,开挖土层为粉质粘土,由于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开挖时易引发土体坍塌。但由于开挖深度较小,施工中采用护坡处理,所以引发土体坍塌的可能性较小。
  4.2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
  工程沿线地形平坦,地层岩性简单。桥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可能遭受土体坍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在路基的主要挖方段,由于工程开挖改变了土体的力学平衡状态,为坍塌地质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其挖方及填方段深度较浅,故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土体坍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综上评述,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可能性小,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5.1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评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危险性小,预测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岩土体稳定状态好,无主体建筑,发生地质灾害时损失小的,确定为地质灾害小的级别,分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区。
  该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也小,综合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小。将该建设场地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5.2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评估区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防治措施比较简单。因此,建设场地适宜性分级为适宜,适宜于工程建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强烈的意识到: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紧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做到“会学”、“善学”。现代社会的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服务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还必须面对国际金融对手的挑战,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我国金融服务业要高度重视服务创新,如何激发金融服务业
摘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数值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简述了数值计算方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了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值计算方法、案例教学法、案例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O241-4  一、 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起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