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80例临床分析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本文就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的8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形成因素较多,应积极的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是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阑尾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42-01
  切口感染(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伤口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致机体的正常功能、代谢、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引起组织损伤性病变的病理反应[1]。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治疗周期,还极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阑尾炎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了腹痛、发烧、压痛、恶心、腹肌紧张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安排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CT检查、腹腔镜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确诊80例患者均符合阑尾炎的诊断标准[2]。据统计,本组的8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47例、女33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40.2±4.6)岁。
  1.2 方法
  本组的80例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顺行切除阑尾43例,逆行切除阑尾36例,脓肿引流术11例。
  2 结果
  本组的80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在接受对症的抗感染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本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6±1.5)d。
  3 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相关数据,本组的80例阑尾炎患者在接受相关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状,其中年龄在10岁以下的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有例,年龄在11岁至20岁之间的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26例,年龄在21-55岁之间的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有38例,年龄在56岁以上的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有26例。笔者发现各个年龄段阑尾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切口出现感染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阑尾炎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虽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与患者的年龄无关。
  3.1 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3.1.1 术中切口保护不够严谨
  结合本组80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笔者发现,术中切口保护不够严谨是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的手术操作人员在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忽视了对切口的保护,在腹膜切开后,由于操作不慎,导致腹腔内炎性渗液污染切口。
  3.1.2 手术操作不规范
  手术操作者在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没有严格的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在接触过沾有脓液的辅料和器械后,没有及时的更换辅料或擦拭器械和更换手套,从而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导致患者的切口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患者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现象。
  3.1.3 其他因素
  阑尾炎患者出现书后切口感染的原因除了术中切口缺乏保护以及手术操作不够规范等,还受麻醉效果以及患者本身病情的影响,部分患者由于由于术前的麻醉操作不够规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腹压加大,导致肠管膨出接触切口[3];当阑尾炎患者的腹膜炎的病情较为严重,腹腔内渗液较多时,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3.2 预防措施
  3.2.1 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和预防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术前结合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和临床表现,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预防患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对参与手术治疗的相关医护人员的职责进行分配,从而争取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避免因手术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切口周边组织空气中的细菌接触[4],引发切口感染。
  3.2.2 术中做好阑尾炎切口的保护工作
  上文中提高,术中切口保护不严谨以及手术操作不规范是导致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在针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一定要严格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争取一次性的切口患者的皮下脂肪全层,以免因反复切割引发切口感染;同时,手术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器械手套的清洁性,必要时可以更换手术器械,从而争取在最大范围内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严格的对结扎线进行消毒,反复的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和切口进行消毒[5],将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的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采用手术方式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积极的采取相应的综合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田立启, 夏荣江, 孙贵宾.络合碘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112例临床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0(25):325-326.
  [2] 万厚民, 张应丽, 王晓鲁, 黄靖, 王震宇.高渗盐水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4(14):543-544,
  [3] 冯强, 卓恩挺, 符潘杰, 刘松平, 卢仕天.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临床观察与预防[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8(30):462-463.
  [4] 杨世斌, 肖隆斌, 吴文辉.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探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8(20):654-655.
  [5] 丁明红, 叶君, 许本丽.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11,12(25):263-264.
其他文献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目前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接受静脉输液治疗[1]。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治疗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2]。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而随着各大医院住院部床位紧张问题凸显,急诊观察区床位较少,急诊区滞留病人越来越多,因此,加强急诊区患者的输液安全
期刊
摘要:灭菌效果及灭菌周期的验证对于小容量注射剂的灭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容量之际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对小容量注射剂臭氧灭菌的基本概念,以及灭菌的目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对臭氧灭菌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提出,尽管整个灭菌方法及目的非常明确,但是很多细节的工作必须进行严格把握,才能保证灭菌对于整个小容量之际生产的意义。  关键词:小容量注射剂,臭氧灭菌,灭菌效果,灭菌周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肿瘤标志物谷氨酰转肽酶(GGT)、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组80例、继发性肝癌组47例、肝炎组45例和正常对照组79例,检测血清GPDA、GGT、AFP水平。结果 原发性、继发性肝癌组血清GPDA、GGT、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持续胃内容物引流对机械通气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 对123例肠内营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时予以持续胃内容物引流,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鼻胃管鼻饲。结果 对照组早期可出现误吸,观察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胃内容物引流可减少及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误吸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胃内容物;持续引流;肠内营养;机械通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78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均实施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予以10~45个月随访,骨折患者均在9个月内完成愈合;参照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优46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9.7%,并发症6例,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就诊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情况,调查消化内科就诊者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比例及该病的病因。方法:调查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间消化内科收治的53522名患者,统计其中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调查的53522名患者中有5462例经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占总数的10.21%,三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上的患者明显要比六十岁以上的患者占据更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43-01  (1)糖尿病:  C肽水平测定可应用于糖尿病分型及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功能。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C肽或胰岛素水平以判断胰岛B细胞功能。由于外周血中C肽被肝细胞摄取少,更能反应胰岛B细胞分泌时浓度,加之其基础清除率稳定,不受多种因素影响,故C肽更能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另外,对于应用外源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性。方法 选取11例在我院就诊的淋巴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淋巴结的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取样并进行光镜检查,对取样细胞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等特征进行分析,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1例患者在我院就诊时精神面貌良好,其中8例接受随访,随访8例中,有6例临床分期较高。光镜检查发现取样细胞的形态主要为中心样B细胞,少部分为小淋巴结样B细胞和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将其分为A组,55例患者选择传统开腹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将其分为B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A组患者均小于B组,A组效果明显较
期刊
摘 要:目的:改进对氯的检测方法,建立具有实用、快速、准确、适用现场和基层普及等特点的检测方法。完善水质监控条件;找出样品的最佳处理方法和条件。方法:用国际标准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对水环境中的氯离子进行检测,与为还原水环境中氧化态氯而加入次亚磷酸钠的“改进Moh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用德国MN余氯测试纸(1~200mg)对样品中的余氯进行定性检测。结果:“改进Mohr法”比原Mohr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