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胃内容物引流对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研究持续胃内容物引流对机械通气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 对123例肠内营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时予以持续胃内容物引流,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鼻胃管鼻饲。结果 对照组早期可出现误吸,观察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胃内容物引流可减少及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误吸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胃内容物;持续引流;肠内营养;机械通气;误吸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35-01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需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的需要,以促进机体康复。在行机械通气时,患者往往不能经口进食,而最方便快捷的营养供给途径是肠内营养[1]。但在实施肠内营养时误吸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或生命带来严重后果。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对机械通气时实施肠内营养时方法进行了改革,在预防误吸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0年9月~2012年12月入住我科的123例机械通气患者按行机械通气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具体病例情况见表一。
  1.2方法
  1.2.1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取鼻胃管喂养,在胃镜直视下将鼻胃管放置十二指肠球部以下。观察组在置入空肠管的同时从另一侧鼻腔置入一根普通胃管,胃管深度为45~55cm,连接防回流引流代,将引流代放在低于床头40~50cm处,利用重力作用引流出胃内积液。
  1.2.2通过收集患者8:00和24:00痰液,测痰液中胃蛋白酶,观察72h、96h、168h两组误吸发生情况。如病人痰液中胃蛋白酶测定阳性次数在2次以上被列为频繁误吸。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经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对各组误吸发生率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a<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护理措施
  1.4.1体位 机械通气时床头抬高30-40°,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1.4.2鼻饲方法 采用营养泵持续匀速泵入,从20ml/h开始,每6小时测定胃残留量GRV1次,GRV过高是引起误吸的直接原因[2],当GRV>500ml即停止喂养。
  1.4.3 口腔护理 每日进行3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抑制口腔细菌生长。
  1.4.4 吸痰 按需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时动作轻柔。
  1.4.5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常规给予胃粘膜保护剂。
  2 结果
  在为期7天的观察中,共收集痰液738份,观察组372份痰液中胃蛋白酶测出68份,阳性率占18.27%;对照组366份痰液中胃蛋白酶测出252份,阳性率占68.85%,结果见表二。
  3 讨论
  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痰液中胃蛋白酶的检测而判断误吸发生比较x2<0.05,有统计学意义,痰液中胃蛋白酶的测定可较准确的判定误吸,而且该方法无创、安全且简单,是国外学者常用的方法[3]。危重病人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气管导管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患者不适感加强,易产生恶心、呕吐;又因为营养管的留置使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食管相对关闭不全,胃内容物易反流致口咽部经气管而吸入肺易发生误吸,误吸是鼻饲最严重的并发症,误吸也是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内容物持续引流的方法,利用重力作用,如患者咳嗽时胃内容物可随患者咳嗽动作直接通过引流管排至体外,可直接避免或减少因咳嗽、吸痰等刺激引起呕吐发生胃内容物返流至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4 小结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时,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误吸的发生,特别注重营养管的选择,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作用越大,误吸更易发生。另外,营养管的置入深度也是影响鼻饲反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营养管顶端的一个侧孔位于贲门以上的食管内,当注入流质时,鼻饲液易反流致咽喉部发生误吸。尽量选择材质柔软、弹性好、管径较小的聚氨酯鼻胃管,可增加患者的耐受[4]。鼻饲时体位30-40°、定时测量胃残留量、胃动力药物或胃粘膜保护剂的使用以及口腔护理均可减少和避免误吸的发生。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
  参考文献:
  [1]江小运,周 丽 华.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及护理进展[J].临 床 医 学 工 程,2008,15(11):55-58.
  [2]Pullen RL.Jr.Measuring gastric residual volume[J].Nusing,2004,34(4):18.
  [3]KomPan L,vidmar G,SPindler-Vesel A,et al.I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a risk factor for gastric intolerance and pneumonia? [J].Clin Nutr,204,23(4);527-532.
  [4]李彬.神经外科昏迷病人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35~3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XM)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拔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3年6月52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完成后转至苏醒室。按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则应用生理盐水,分析对比给药前(T1)、给药后10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10min(T5)、20min(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孕妇膳食营养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25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出生体重分成三类,包括:正常体重组、低出生体重组、巨大儿组,研究各类体重新生儿的营养摄入情况。结果:正常组摄入的热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锌的量明显较巨大儿组低,摄入的动物性来源热能、动物性脂肪、动物性蛋白、蛋白质、胆固醇的量明显较低出生体重
期刊
摘要: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纤维材料,以其独特的超细纤维网状结构、卓越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生物医用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概括细菌纤维素的特性以及生物医学现状,重点阐述细菌纤维素在人工皮肤方面的应用进展,以研究开发价廉、安全、高效的细菌纤维素基人工皮肤。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人工皮肤;湿性敷料  中图分类号:R322.9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应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4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予以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只予以氨甲喋呤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比对照组要高,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包块直径、血β-hCG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13-02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生命与健康权利的保障,因此一贯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总有一些不法之徒受利益的驱动,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制假、售假,坑害群众。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苏丹红、毒火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微创碎石与开放取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90例肾结石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皮肾镜的微创碎石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肾造瘘留置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经皮肾镜微创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创伤小,术中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利用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的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进行诊治的101例中风风阳上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和川芎嗪,同时给以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52例患者给以平肝潜阳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有效
期刊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目前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接受静脉输液治疗[1]。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治疗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2]。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而随着各大医院住院部床位紧张问题凸显,急诊观察区床位较少,急诊区滞留病人越来越多,因此,加强急诊区患者的输液安全
期刊
摘要:灭菌效果及灭菌周期的验证对于小容量注射剂的灭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容量之际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对小容量注射剂臭氧灭菌的基本概念,以及灭菌的目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对臭氧灭菌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提出,尽管整个灭菌方法及目的非常明确,但是很多细节的工作必须进行严格把握,才能保证灭菌对于整个小容量之际生产的意义。  关键词:小容量注射剂,臭氧灭菌,灭菌效果,灭菌周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肿瘤标志物谷氨酰转肽酶(GGT)、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组80例、继发性肝癌组47例、肝炎组45例和正常对照组79例,检测血清GPDA、GGT、AFP水平。结果 原发性、继发性肝癌组血清GPDA、GGT、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