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往事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hnfi77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国家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读书从纸上阅读到“电子”阅读,读书的内容、方式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70年来巨变的缩影。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多的农村家庭连基本的温饱都还得不到解决,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书根本就是奢侈品。今年春节期间,我回了一趟老家,站在空旷的田野里,想起了雨中的蓑衣和田野忙碌的风景。老宅里看到几本我上小学读过的书,书页已经泛黄暗淡了,捧着三十年前的书,想起了一串串关于读书的往事,我的心里便生出一种牵挂与眷恋,脆响脆响的,拔节生长着。
  我的父母虽是农民,但他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也许是我的童年太过于清贫和单调的缘故吧,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已然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甚是迷恋书香的味道。捧起书来,感觉日子过得很充实、很惬意,颇有一些“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味道。
  我读书的启蒙,是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开始的。那时候7岁直接读小学一年级,7岁之前都是跟着大人在田间地头做力所能及的农活。每天面对青山、田野和河流,显得那样的静谧和安详,自然不知道城市的味道。这个时候,觉就得书是那么的有趣,书里有不一样的世界。只要是能看到的书,就找来看,后来接触到了连环画。连环画大多是历史故事或革命故事,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三毛流浪记》《铁道游击队》等,价格每本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我最多的时候收集了一百多册,很是让同村的小朋友们羡慕。
  早上或者下午去放牛,也要带上一本连环画。乡村的雨说来就来,云层一下子就遮住了太阳,雨幕就笼罩了山村和田野,成为绝美的剪影。等跑到山坡底下躲雨时,往往衣服已经湿了,但书还在怀抱里感受着温暖。等雨停了的时候,牛往往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要满山遍野去找牛。记得当时最为伤心的一件事,就是在课堂上看连环画时被老师没收,那种感觉真如晴天霹雳,很是害怕,惶惶不可终日,内心十分煎熬。所幸的是,老师最终都会把连环画还给我们,顶多批评几句,然后再罚写一篇作文作罢。
  乡村的农民勤劳而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一直保持下来的生活规律。因为有书相伴,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我面对连绵的青山、广袤的田野,沟壑与炊烟,倍觉温馨;面对阳光下的锄镰,掠过一道道彩虹,浮在云朵之上,倍觉美丽。
  我从小喜爱买书的习惯是被父母“宠”出来的。去了县城就一定要去书店,去了书店总要买几本自已喜欢的书。那时候只有新华书店有书卖,后来邮局开了一个报刊门市部,就多了一个选择。当时的新华书店是国营的,买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闭架售书,看书或买书的人只能在柜台外面远远地望着,如果想拿一本翻翻,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小心翼翼地问道:“阿姨,麻烦你把那本书拿来看一下。”有时碰到态度不好的售货员,还要遭冷脸,并不睬你,让你干着急。后来开架售书,对于爱书人来说就是“幸福来的太突然”,到书店闲逛一翻,随手翻一翻自已喜欢的书,也是很充实的美好时光。
  乡村的孩子总是对城市感到特别新奇。我家有个亲戚在县城的供销社工作,那是那个年代特别牛的单位,我特别喜欢去他家里,不但可以看看城市的模样,还可以带一大堆废旧报刊杂志和书籍回来。所以,我家的书让当时的小伙伴们目瞪口呆。对于自已喜欢的书籍,就会反复多次阅读,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故事情节耳熟能详,就不再看了。同学好友来访,自然是要炫耀一番的。
  当时小学升初中是需要考试的,没考上初中的小伙伴,就留在家里跟着父母做农活了。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可以订阅报刊杂志。学校负责收发的老师将报刊杂志和信件,分年级放在会议室的窗台上。那时最高兴和最盼望的事,就是收到订阅的报刊杂志或者收到信件。慢慢的,我依照杂志上“书讯”的地址去邮购书。跑到邮局汇款后,所购的书就通过邮局就寄到了,兴奋不已地立即打开看了起来。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当时还大着胆子给好几个作家写过信。印象最深的是我给当时的赣州市文联副主席、《赣江文学》主编周书文老师写过一封信,周老师用毛笔小楷回信鼓励我,让我多读书,读好书。我兴奋的一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捧着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这封信至今还保存着,成为我最珍贵的记忆。
  那时候的图书馆,并不对个人开放借书。但幸运的是,我有个同学的父亲是在图书馆工作,就让同学帮忙办了一张借书证,可以借不少书。我最喜欢到图书馆去看赣州当地作家的书,心里头特别羡慕,心里想,要是有朝一日自已能写出这样的书,该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啊。
  美好的时代,平凡的生活也要常怀梦想之心。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我狠狠的过了把瘾,把之前想买又没有买成的书买了回来,抱回单位宿舍看了好些日子。后来有机会出差到过南昌,被大都市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书店云集。包括新华书店、古籍书店、外文书店,还有众多书摊。记得第一次逛旧书店是在南昌江西师大老校区周边,看着那琳琅满目的书都是一种享受,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可以买到中意的书,对于爱书人来说,就是捡到宝的感觉。记得当时很是喜欢张守义先生所设计的图书封面和装帧,风格简洁朴素,爱不释手。
  没想到几十年后,随着淘宝网、亚马逊的出现,成了人们主要的购书方式。现在到了新媒体时代,各種媒体介质都有,也可以直接数字化借阅到电子设备上阅读。图书馆也与时俱进,普遍电子化、数字化了;高校图书馆也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知、共享;每个乡村的村委会也建有农家书屋;所有的中小学及村小都建有图书馆或图书室。女儿从小就喜欢到图书馆去借书,懂得了检索书目,每周都会借几本书回来,很快就看完了,就又盼着下个周末的到来。学会了网上购书,学会了从网上下载电子书到电脑上阅读。
  几十年一晃过去,一个懵懂少年已步入中年。书从纸质变成了电子版,但对书的挚爱依然一如既往。读书的时间,欧阳修说他是“马上、枕上、厕上”,我深以为然。至于读书的好处,韩愈《出门》所云:“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我的感受就是,坚持读书可以增加识见,提高境界,培养自己的精神、气质和人格,亦即知人论世、见贤思齐。
  当下,国家提倡全民阅读,书店、图书馆、学校……都在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如近几年涌现的读书会、悦读会,还有书院、书房等,通过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制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吸引更多人多读书、读好书,书香正在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今后,书店、图书馆、文化馆等提供读书的场所只会越变越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和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除夕夜,天空中绽放的耀眼礼花,辉映门前的大红灯笼。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祥和。透过红红的大红窗花,王宝斌一家正在准备年夜饭。  “妈妈呢?妈妈去哪里了?”王宝斌母亲心疼儿孙,做了满满一桌的美食,最后端上一大盘饺子。看到饺子,麦豆就哭叫着要找妈妈。  “来,看妈妈。”王宝斌拿出手机,连接移动数据,打开微信视频,期待着相距517公里的妻子闫春梅。  闫春梅是一名铁路后勤人员。此
期刊
每当大片农田变成金黄色时,就到了收割的时节。  最是辛苦在夏收。  自从落实了分田到户后,村民的种粮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田间管理除虫施肥一样不落,喜闻十里稻花香,金色谷穗低下头,盼得了收成的日子。  夏收之时,也正值暑假之时,孩子们放假在家。大人忙不过来,都要十多岁的孩子来帮忙收割。听话乖巧懂事的孩子自不用多说,会自觉地跟着大人前去,调皮任性懒惰的孩子则要大人威逼利诱才勉强跟着去割禾。  分田到
期刊
踏得龙池春意归  寻觅春光在心间,喜踏龙池春归来。  苏城有踏春、踏青的习俗。可是,有时候极为忙碌的我们,还是把它丢在了一边,将它忘记了一回。  那时的龙池风景区,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四季里,只要想去龙池,我和小伙伴们就可以深情一往,来到池边,见到它水波平静的样子,“心灵”纯净的身影。  早晨看龙池,在满天初升的朝霞里,能够感受到龙池边的山花烂漫、树叶上的苍翠欲滴,感受到龙池的湖光山影、蜻蜓的飞舞
期刊
一  一个城市的早晨,似乎是從公园晨练的人们开始的。  早晨5点多,朝阳路与双拥路(以前叫西环路)丁字口路东北角的双拥公园就活了起来。绿树掩映中,有人在遛弯,有人在跳舞,有人在练太极。健身陀螺飞速旋转时的嗡嗡声和鞭子的脆响在空气里回荡。广场上电视机的大屏幕在空中变幻着色彩。公园面对朝阳路的入口两侧,西边一辆99式坦克,东边一架歼6战机(都是一比一模型),既突显国防教育功能,也充满奇妙的魔幻色彩。 
期刊
聽,敲门的声音,仔细听,是锣鼓的喧嚣,原来春节又到了……  这日子似乎比往年过的快了很多,还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新的一年就这样匆匆地来了。大街小巷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三三两两过往的人群,来回穿梭,超市商店里更是忙的不亦乐乎。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盼着有新衣穿,盼着有美味的糖果吃,盼着有远方的亲人回家过年,可以热闹团聚。现在长大了,不像以前那么期盼过年,甚至有点害怕过年。  过一年,岁数又大了一岁,过一
期刊
有客来家,闲谈起各自的高中生活。眼前一幕幕熟悉的场景犹如奔腾的巨浪向我涌来。是啊,离开母校已有多年,学生时代的陈年旧事,似乎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悄然远去。然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留存在脑际。  八十年代的某一天,我走进了高一二班的大门,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记得那三年,父亲只来过学校三次。第一次,送我到学校报到;第二次,高二时我生病,接我回家休养;第三次,高考落榜,帮我整理收拾东西。  高一到校那天
期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星辰。”历史不可以复盘,而由记忆发酵生成的民族精神则历久弥新。中国人民曾经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大险境,而终于能够走出峡谷。还我河山,有赖于全民不折不挠的抗争,也有赖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不可征服的精神与意志。伫立遐思,凝神回望,80多年前的抗战图谱依稀可见。然而,在当时危难迫在眉睫,能够从沙砾般分散状态下形成有力聚合,舍家为国,众志成城,共赴国难,显然并不轻松。
期刊
炎热的三伏天里,毒辣辣的太阳正在炙烤着大地,就连平时生活节俭的父母,此刻也奢侈地打开尘封多年的空调,任其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转。十多岁的女儿不停地摇晃着我的胳膊,苦苦央求我去小區门口商店给她买块冰淇淋。自小到大,对于女儿提出的任何要求,我都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可是这次,当我打开房门时,一股灼烫的热浪扑面而来,我薄薄的汗衫骤然间被涌出的汗水浸透。无奈只好收回迈出的步伐,置身于空调下解暑。  看着闷闷
期刊
1933年2月26日,南国早已是花团锦绣、杨柳摇曳,而位于祖国北端的热河省,却不见一丝春的气息来造访,但空气中明白有一股春天般的温煦,悄然降临。参加完热河战事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骑兵旅第一团,在四家子街西河边空地上操练,围观的人群中有不少老师和学生。轰嗡,轰嗡,汽车发动机的声由远而近,驶进村子,到达空地附近时,几辆汽车戛然而止,陆续从车上下来百余人,有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部长王化一、政
期刊
置身于敖汉漫山遍野长势喜人的梯田式谷地,沐浴着天地浩然之气,整个人旋即被眼前的美景折服。满目繁茂,叠嶂峰峦,一望无垠的谷子田,如同大自然巧夺天工织就的锦缎,一块块有规则地在脚下铺展。大片的杏树和沙棘林在谷地四周整齐排列,与远山、梯田、村庄、河流交相辉映,如同人间仙境,令人赞叹。六道岭精神,大青山气魄,三十二连山的雄浑,赋予了敖汉小米新的内涵,一种别样的小米情怀了然心间。不是因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