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和脂多糖暴露致小鼠神经炎症的损伤机制

来源 :环境与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铅和脂多糖(LPS)暴露均可以引起神经炎症和小胶质细胞极化,但是铅和LPS联合暴露是否会导致神经炎症加剧以及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情况还未见报道.[目的]探讨铅和LPS联合暴露对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以及机制.[方法]SPF级雄性C57小鼠64只随机分为8个组:对照组、LPS组、低铅组、中铅组、高铅组、低铅+LPS组、中铅+LPS组和高铅+LPS组.铅染毒:分别给予0.25、0.50、1.00 g·L-1的乙酸铅饮水9周;LPS处理:乙酸铅染毒结束前一周,每天腹腔注射250 g·kg-1(以体重计),每天注射一次,共7次,末次注射24 h后处死动物.用ELISA法检测皮质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和IL-6的变化情况.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ADPH氧化酶2(NOX2)、趋化因子受体7(CCR7)]、M2型标志物[(精氨酸-1(Arg-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趋化因子受体2(CCR2)]、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mRNA和微小RNA-34a(miR-34a)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REM2、iNOS和Ar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铅组和高铅组小鼠皮质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量均增加;与LPS组或者同剂量的铅组相比,中铅+LPS组和高铅+LPS组皮质中TNF-α(7.82±0.60,8.79±1.62)、IL-1β(8.80±0.95,11.18±0.92)和IL-6(7.53±0.90,8.66±0.93)含量增加(P<0.05).LPS组、中铅、高铅组皮质中M1标志物iNOS、NOX2、CCR7 mRNA和iNOS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而M2标志物Arg-1、TGF-β、CCR2 mRNA和Arg-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CCR2 mRNA表达下降尤为显著(P<0.05).与LPS组或者同剂量的铅组相比,中铅+LPS组和高铅+LPS组皮质中iNOS、CCR7 mRNA和iNOS蛋白表达升高较为明显,而Arg-1 mRNA表达减少.此外,中铅+LPS和高铅+LPS组皮质中TREM2 mRNA(0.20±0.03,0.04±0.01)和蛋白(0.32±0.02,0.21±0.02)表达均低于LPS组或相同剂量的铅组,而miR-34a表达升高(P<0.05).[结论]铅和LPS联合暴露后加剧了神经炎症损伤,小胶质细胞M1标志物增加显著,这可能与miR-34a表达升高导致TREM2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抑制该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2/2019-08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UM患者53例53眼,同期留取因外伤摘除眼球的正常葡萄膜组织34例34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HMGA1蛋白表达。将体外培养的人UM细胞系M23分为HMGA1下调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转染HMGA1干扰序列、阴性对照序列和不作任何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HMGA1 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23G玻璃体切除系统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11/2018-1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3~8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11例19眼,应用23G玻璃体切除系统从角巩膜缘切口进入前房,行前囊膜环形切除、白内障抽吸、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24mo,观察患儿视力、眼压及眼部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术程顺利。术中前房稳定,晶状体囊膜环形切除精准,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仅1例患儿眼压高于25mmHg,予以药
目的构建我国精神科护士护理面谈能力培训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参考相关指南的基础上,以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精神科护士护理面谈能力培训体系的内容和权重,以构建的培训体系为依据,编制自评式问卷,采用此问卷对12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以检验培训体系的信效度。结果构建的培训体系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分别为90%、95%;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0.976,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36、0.223、0.320(均P<0.001),最终确立了精神科护士护理面谈能力培训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
近视性视网膜劈裂(MRS)是病理性近视的一大并发症。目前MRS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玻璃体后皮质及内界膜对视网膜的牵引被认为会导致视网膜劈裂的形成。另外,眼轴长度的延长和视网膜小动脉牵拉也与MRS的发病机制有关。MR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B超及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检查结果。在MRS自然病程中,通常视力和视网膜厚度长期保持稳定,而引起黄斑部病变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如黄斑裂孔、中央凹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MRS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玻璃体切除术、黄斑扣带术等。本文主要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CTA)观察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时,黄斑无血管区面积(FAZ)、形态以及血流密度的短期变化。方法:选择26例DME患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阿柏西普,利用OCTA观察注药前、注药后1、7、30d的FAZ、黄斑无血管弓周长(PERIM)、非圆指数(AI),及中心凹300μm宽度内的血管密度(FD-300)的变化,分析抗VEGF药物对黄斑区微循环的影响。同时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中心厚度(CFT),BCVA记录时转换为最小分辨
目的:评价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0.02%丝裂霉素C(MMC)治疗高度近视预防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我院2016-01/2017-12行Trans-PRK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89例142眼,其中94眼联合使用0.02%MMC设为MMC组,MMC的使用时间为30~45s;48眼未使用MMC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规律使用类固醇激素滴眼液治疗4mo,随访6mo。采用树模型分析探讨不同相关因素与haz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按照Fa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尚未得到完全阐述。多项研究已表明,慢性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研究发现,许多“热点”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通过复杂交织的炎症径路,参与疾病发生的核心环节。特别是在病理性新生血管发生时,上述炎症因子与血管生成因子相互促进,极大地增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本文就炎症机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其与新生血管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背景]甘油激酶3假基因(GK3P)是位于人类染色体4q32.3区域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其亲本基因甘油激酶基因与肿瘤发展有关.然而,lncRNA-GK3P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尚不
[背景]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游泳者的健康.水质指标是反映水质卫生状况的直观指标,水质指标检验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性直接影响卫生监督抽检工作的质量.因此游泳场所卫
在职研究生医学教育是指继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毕业后的一种在职的进阶医学教育,为希望在医学领域获得进一步突破又无法全职投入的有志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使其在提升自我的同时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证。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于促进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