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名和晃平的设计美学思想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一谈起日本的艺术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奈良美智和草间弥生,他们的作品生动活泼有趣,给人带来美感。而如今有位年轻的日本装置艺术家正活跃在当代艺术圈里,他就是名和晃平。名和晃平善于将物体本身的物质转化成为另一种表现形式,从而引起观者的观察和思考,本文就名和晃平的设计作品浅谈他的设计美学思想。
  【关键词】名和晃平;装置设计;美学思想
  名和晃平作为日本当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受到国际艺术圈的青睐。从最初轰动世界的“棱镜”系列作品中对透明材质的神奇运用,到各种新型材料的奇妙组合,名和晃平始终将想象力置于自己的艺术作品的顶端,这其中名和晃平的作品“鹿”最为人熟知。“鹿”的寓意非常丰富,而鹿本身也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联与渊源。名和晃平认为鹿这种生物体承载着佛教与玄学的寓意,能很好地呈现出生命本质与表象之间的联系。而在名和晃平的设计制作过程中,鹿本身也成为了雕塑观念的一部分。鹿的标本是采用树脂橡胶等制成形状,再在表面附着动物的皮毛,因此它们从肉眼看上去是真实的,但内里是没有实质的虚幻的存在。本文就名和晃平的设计作品分五个方面来浅析他的设计美学思想。
  一、空的界面
  一个点与另一个点重合叠加,后面的点移动随之将前面的点破坏,重新排列产生视觉差异,线与面同样如此。这就如同生物细胞,细胞会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迎接新进入它的细胞,而新生细胞同样的尊重着原有环境的秩序。名和晃平先生的作品正是将这种隐含的寓意象征性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从而重新构建出一幅十分有趣并具有生命力的图像。他的作品“鹿”的标本都是从外国各地买回来然后由树橡胶等制成形状,再在表面附着动物的皮毛,而且多数标本都是按照图鉴的典型动态制成。相比起特别特殊性质而言,这些作品更像是被典型化,也更接近于传达一种讯息的存在方式。
  被制成标本的鹿用数码摄影出来并将图像上传到网上。这个就是所谓被拿出来的雕刻作品,因为人类有一种将放置在眼前的东西转换为其他的形态并据为己有的欲求。标本是个只有表皮是真实的,而内部是没有实质的虚幻的存在。从上传到网上的图像来看,看不出它是不是真实的就那样去买来的情况,这种违和感其实或许也是作品想要表现的。明明没有实在的界面,我们却想像有那样一个东西。这种摇摆不定的趣味是名和晃平先生的作品中独有的。将显微镜下的表皮的图像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呈现,凹凸不平的表面以及覆盖了玻璃球体的表面。用玻璃球体代替死去的眼睛,这种错觉会让人产生思考:我所看到的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鹿?
  二、动的形态
  大部分的设计作品看上去都在遵循一种排列组合的规律,但当我们近看,会发现一些微小的变化和移动。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变化和非一致性,才使的物体具有生命性和律动性,如果作品完全按照现有规律创作和构思,以全部相似的形态来表达视觉效果,我们可能就无法感知其中有趣的部分。简言之,即是死去的生物也是充满动感的。我们的表皮细胞的分子之间是有缝隙的,如果分子和分子之间没有更好的互动的话,理论上表皮就应该不能够作用。而且的气泡不断产生,在前者没有消亡的时候再次产生,这种被分解被合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反复持续,从时间变化来看,表皮其实都是缝隙。
  人们不仅仅能感知到世界的表层,而且能用视觉和触觉去感知和认识事物的表层。有寓意的形象、物质转化下的纹理,与意识模糊虚实梦幻十分接近,然后根据这个距离来划分不同的场境。在各个场镜,相邻的空间中的类似物质很融洽,观者也能合成新的感觉和新的发现。
  三、生的讯息
  在当代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被过度商业化和消费化,人们也经常陷入重复的错觉之中。较之实际商品或消费品的质量,为了得到消费这种行为的快感,音效和刺激感是被优先考虑的。在“柚子”的PV中使用了3种音效重叠、下次他们的巡演的舞台设计也将如此,而且将会让它们合体,形成对称。资本主义的流通系统中,接受连续的刺激是停止不了的,这就是依据现状,视人下菜碟而产生的作品。
  四、认知与不可认知
  根据某人工的分界或表面的勘定来说,将世界分段是一种科学特有的方法。进入生物学领域来看的话,用显微镜观察并描绘成图像是一种学习方法,也就是美术学校的设计方法中的“线条描绘”,那是会令人生气的。这样的操作会使看不见的线变得似乎是能够被看到了。这似乎应该就是当下观看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实际上,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是无法看到细胞的,模糊的轮廓与线条,大小叠加重合的细胞体,用人类的肉眼无法感知和看到。
  五、总结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么,或者我们无法看到的才是真实存在过的世界,名和晃平通过对现有物质的表体进行解构再创造,运用一种全新的材料来展现,这其中所传达出的虚实梦幻,佛教与玄学的蕴意使得我们对于现居的环境和世界产生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设计美学思想也是更加值得我们当代的设计师所思考和探究的。
  作者简介:孟琪(1991-)女,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设计学硕士;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设计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当前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一、我国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同样在快速发展当中,但是不容乐观的,是招生质量偏差。中等职业学
期刊
【摘要】写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英语技能,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仍未怕足够重视,“学生怕写,老师怕改”的局面仍长期困扰着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本文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结合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其改进建议。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建议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在听、说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新一代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从最基础的四风问题开始,党中央逐步推进了一系列关于党风政风问题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等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方针有机联系到了一起。由于新的领导集体正在执政过程中,思想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全面探究习近平建党思想还为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开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凝聚人心,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工作效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效益优先、注重实效等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紧密围绕群众路线及群众观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内容,坚持与时俱进的品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当中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高速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和合作的通用话语和文化基础,为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以下以企业文化的内涵为话题,通过对企业文化要素的研究,确定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
期刊
【摘要】作为现代英语教师,我们需要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并尝试找到新的英语教学出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侧重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不同世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包容与接受,途径之一就是通过阅读,扩大阅读范围,带领学生认识不同的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表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内涵,通过阅读,吸收知识文化,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优质读物
期刊
【摘要】目前,各种智能手机软件层出不穷,利用智能手机中的英语学习软件促进高职学生练习口语非常必要。作者在此举例介绍智能手机中的英语学习软件,并提出一些利用英语学习软件进行口语练习的建议,希望能起到一定作用,帮助教师指导学生的口语学习,最终促进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智能手机;英语学习软件;高职英语;口语学习  一、研究背景概述  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载体。“说”是语言交流的一种重
期刊
【摘要】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英语词汇的教学也在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及词块理论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和归纳,其中包含了语言输入假说,语言输出假说,词块理论,心理记忆理论和元认知策略。  【关键词】英语词汇;词汇附带习得;词汇组块  一、概念的界定  1.词汇附带习得。Laufer(2001)认为词汇附带习得是相对于有意学习而言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工作的生命线。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党通过利用广播电台这一新媒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当前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理应借鉴延安时期当利用新媒体的有效经验,树立宣传工作新媒体的意识、丰富彰显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实富有人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关键词】延安;思想政治;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当时的艰难形
期刊
【摘要】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博大精深,夏朝开始就有其萌芽状态,历经各朝各代,直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新儒家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融合,象征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儒家化的完成。在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中,除儒家思想外,法家和墨家思想也被吸纳其中。  【关键词】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礼法;仁;农耕;征战  所谓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指初于融合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后经春秋战国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