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阳光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不同地方的阳光,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戈壁的阳光,穿越历史的雄浑与伟岸,你站在戈壁,你就是一颗卵石。自大与孤傲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时,古丝绸之路如丝绸一样柔软地缠住了你的心,那些驼铃声被西风一次次地吹远,融入历史烟云;草原的阳光,辽阔得让人有些飘浮不定,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沙漠的阳光,有一种沧桑之感,让人追怀楼兰古国以及楼兰美女多情的眼神,那些消失的海市蜃楼,正在阳光里无声地述说着。
  b尽管这些阳光能使我引出美妙的遐想,给人如此酣畅淋漓的感受。但这些阳光离我太远,我还是喜欢乡村的阳光。
  c乡村的阳光,没有你我之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块一块的,一丝一丝的,一团一团的,一坨一坨的,或在田间,或在土里,或在草尖,或在大块大块的石头上,或在摇晃的枝头,或在流动的小溪,或在胡须旁,或在亮丽的锄尖,或在烟斗的一明一灭里。
  d乡村的阳光很朴素,不着脂粉,不戴首饰,不描口红,不染眉毛。从清晨的枝头,早早地打开柴门,放出一群喧闹的鸡鸭。在青色的石板上踩出清脆的足音,将老井里清澈的甘泉,照得一闪一闪的,让朦胧的烟雾顿生忌妒,霎时围将过来,引得鸟儿们也过来叽叽喳喳地议论。
  e乡村的阳光,简洁而单纯。一笔一画,一丝一缕清晰可见。从叶片之间的缝隙,渗漏下圆润的心事,不必去猜疑。从一滴露珠上反射,直抵我们敞开的心扉,宁静而淡泊。在炊烟上缀满生活的清香,用双手将生活的音符奏响,生活的方向直指蓝天。
  f乡村的阳光,慷慨而不吝啬。东边的朝阳,西边的霞光。南边的艳阳,北边的晚照。你家的东篱,我家的西墙。
  g来来去去,无遮无拦,没有猫眼,没有电子锁,没有防盗栏,没有摄像头。你打开木门,我打开木窗,让阳光穿堂而过。你我也可“弱水三千,我只饮一瓢”!尽情沐浴,没有谁和你争抢。
  h乡村的阳光,气息纯正干净。它浇灌的蔬菜与粮食,不含塑化剂。放心地呼吸,没有腐臭的异味。你可以不着一丝纱衣,让它为你清洗多菌的毛孔。如果你有异想天开的构思,你可以将它打包,背在你的行囊里,随时为你疗伤。
  i伸出你的双手,你一遍又一遍地揉搓,双手可以生花。
  j乡村的阳光,不含黄金,却让人无比珍惜。它为你驱散房间里的潮湿,为你祛除关节里的风湿。它不像城里的阳光,无法进入地下铁与写字楼之间,只有金钱换得的高楼,才能得到阳光的青睐。它随时随地跳跃在你我的身边,浇灌你坚强的性格,造就我宽阔的胸怀与无边的大爱。
  k乡村的阳光,在春天里,她是含情脉脉的少女,你一定会一见钟情。在夏天里,她是热情泼辣的少妇,让你欲罢不能。在秋天里,她是渐近渐远的情人,让你恼不起,让你恨不起。在冬季里,它是你的单相思,时常光临你的梦境。
  (选自2012年《思维与智慧》第五期)
  【阅读训练】
  1.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
  (2)古丝绸之路如丝绸一样柔软地缠住了你的心。
  2.文章的题目是“乡村的阳光”,但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段为什么要写戈壁、沙漠、草原的阳光?
  3.从结构上看,第b段属于什么样的段落?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5.文章的第d段写得很精彩,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进行一番赏析。
  6.从语言节奏上看本文有什么特点?请举出一例进行分析。
  读后一思:
  这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具有散文的最一般特点,文本的主题、线索、语言、表达方式等都非常明确而富有特色。希望你能够很好地把握。
  【散文答题指导】
  1.把握作品的主题,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意。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阅读时应该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描写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乡村的阳光》对乡村阳光通篇进行了描写,先写了戈壁、沙漠、草原的阳光,最后写乡村的阳光,所有对阳光的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无限赞美和喜爱之情。
  2.理清作品的线索及结构。
  散文的结构变化无穷,在安排散文结构时,大多运用一条线索,把形散的题材串联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一线穿珠。能够作为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中心人物,也可以是事物、景物;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空间;还可以以思想发展变化为线索。总之,辨明并掌握散文组织材料的线索及其变化,对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是大有好处的。《乡村的阳光》以“阳光”为线索,串联了所有的材料,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阳光”便是文章的主轴,它左右着故事内容,连缀着情节。这种事物还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3.品味欣赏作品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淳朴、自然、富于哲理。阅读时,我们要反复咀嚼,认真品味,使深邃的文意与美的境界高度融合。比如“乡村的阳光很朴素,不着脂粉,不戴首饰,不描口红,不染眉毛……引得鸟儿们也过来叽叽喳喳地议论”,一是运用了拟人辞格,拟人辞格的运用使得“乡村的阳光”这一意象鲜活,韵味陡升。二是排比的运用使文章的句意气势磅礴,能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本文还很讲究语言的音乐美。通篇文章语句的表达,表现出错综美和音乐美,奇偶相间,散放中见严整,或排叠,或对偶;或展开,或概括,读起来琅琅上口,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而扎实的语言功底。例如“乡村的阳光,没有你我之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块一块的,一丝一丝的,一团一团的,一坨一坨的,或在田间,或在土里,或在草尖,或在大块大块的石头上,或在摇晃的枝头,或在流动的小溪,或在胡须旁,或在亮丽的锄尖,或在烟斗的一明一灭里”,其中修辞有排比、对偶、重叠,使得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回环往复,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
  总之,解答散文阅读题最重要的是先把握文章的“神”,进而理清全文的线索,最后品味语言特色,弄清表现手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主干道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以“安全、快速、高效、舒适、方便”见长的城市主干道出现了事故频繁、拥挤、堵塞、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由于主干道承担大量交通需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5分,约占总分值的15%—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诗文。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与大意的把握;诗词名句的默写与鉴赏;古文化文体常识等。   【技法点拨】  技法一:停顿断句——把握原则找规律,理解句意
判决书一般说来比较严肃,但在古代有些判决书却十分活泼,幽默风趣,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一位法号怀远的和尚告乡民无端殴打出家人。经查,此僧身在佛门,心恋红尘,某日喝得酩酊大醉,调戏民女,这才被众乡民痛打一顿。怀远为免遭寺规惩处,谎称“乡民欺负出家人”,告到徐州府,苏轼了解情况后写下“并州剪子苏州绦,扬州草鞋芜湖刀”两句话,让怀远回去自悟。怀远回寺后想了几日,仍不解其中之意,后请教
人的知识大多来源于阅读。阅读如同海绵吸水,海绵吸水达到一定的量后,显得比原来厚重、充盈。同理,阅读会让人变得聪慧、内秀、充实。所以,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要多阅读,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作为一个中学生,学习上占去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因而,在阅读上要有所选择。选择什么读物为宜?一是选择和自己兴趣、爱好、专长相关的书刊,通过阅读这些书刊,给自己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日新月异.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短跑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由此体育游戏便出现在中学短跑教学课堂中,并
美国微软公司创办人盖茨“散尽家财”,将580亿个人资产悉数捐给其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又“退出权位”,从微软公司完全隐退。盖茨好洒脱,世人看不透的“权”、“钱”二字,他看得透,而且如《聊斋》故事中的“豁达先生”,“说走就走,岂不爽快”。  盖茨“裸捐”一事在中国引起议论纷纷,据说远比美国来得热闹。有网友叹:“盖茨的娃儿真可怜。”这倒应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其实
目的:评价高压氧对舒马曲坦治疗偏头痛效果的影响,探讨治疗机制,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高压氧参与1 68例舒马曲坦治疗的偏头痛患者(观察组)与单纯舒马曲坦组(对照组
课余训练是学校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进行培训以及训练,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学校实现劳逸结合,并且对具备体育潜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
本文对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前鞭腿技术是散打比赛中极为重要的得分技术.有效地运用前鞭腿技术在实战中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前鞭腿技术的训练在散打的
踩踏技术是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安全的主要因素,但因现代职业骑手越发重视科技力量,导致忽略踩踏技术,因此,应针对踩踏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