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星海精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buk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小学德育目标、内容的制定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而“星海精神”中的奋进、求真、为国、爱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契合的。因此,文章在“星海精神”的引领下,探讨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星海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星海精神”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素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综合型人才。
  一、“星海精神”的具体含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创作的振奋人心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星海精神”。冼星海的一生可以用坚韧不拔、志存高远、求真务实、爱国奉献来形容,很多人都知道冼星海,却很少有人关注“星海精神”。“星海精神”是指冼星海身上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在“星海精神”的引领下,要讓小学生学习冼星海身上追求光明、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新中国音乐艺术领域发展而刻苦学习、沉醉艺术的忘我精神和敬业精神,学习他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精神,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同时还要学习冼星海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将自己的才华、精力奉献给党和人民的精神,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含义、内容、评价的认知,是人们从自我需求的角度上考虑个人的行为、态度对社会意义的依据。大多数小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观念,热爱班级、关心集体,但也有少数学生缺乏集体精神态度不端正。因为家长的溺爱,许多小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集体观念,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这符合“星海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外来文化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非主流的价值观,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其次,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降低了学生对自己的思想道德标准,使学生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敬师长、不爱护公共财物等现象;缺乏坚定的信念和理想,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沉迷于网络,严重影响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最后,受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学生缺乏责任心,缺乏奉献精神,还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得到自我满足而抱怨社会的不公,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思进取。另外,很多小学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做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但还有些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喜欢乱摘花朵、踩踏草坪等,甚至存在不善待小动物的现象。这些皆是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丧失的体现。
  三、“星海精神”引领下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教育部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和教师优化管理制度,推动现代化校园管理制度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中,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制定《小学生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和其他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平等、和谐、友善的理念,明确每位教师的职责,将教书、育人相结合,把握好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细节,保证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可建立德育部门,改变传统说教的教育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从小事入手,将班级卫生、出操情况、好人好事等内容加入班级考核中,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落实“星海精神”,加强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德育工作是每位教师的重要教学工作,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育的德育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掘学科的德育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要统筹好教学内容,尤其要发挥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作用,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提升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教师还要积极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开发德育教育课程,丰富德育教育的资源。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研读课本,发掘德育教学素材,在日常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星海精神”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
  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本着贴近学生、内容丰富的原则,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养成良好习惯”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合作学习、讲究规则、主动思考等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责任心。其次,针对学生对大自然缺乏善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植物发芽、成长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生命成长的过程,再让学生观看交通事故的视频,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的道理。另外,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会给予他们过分的疼爱,导致他们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使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设置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品质。最后,还可以举办学雷锋活动,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参观,让学生了解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学习雷锋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社会的感情。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素养,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判断能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育人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星海精神”的引领下,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重要的教育任务,教师要重视小学德育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规章制度和日常教学中,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陆美花.浅谈在小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
  [2]赵晓利.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3]杜方.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也顺应素质化教学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
小学美术课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学生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情操.所以说小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个民族的人们对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和象征的意义显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句式结构优美,也是作文质量高的表现之一.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好的句式可以见机进行借鉴.
本文利用“成都高校大学生学业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的方法,基于成都高校情况,成功建立一个新型的高校综合测评评价体系的雏形,从而使高校相关管理部门有
2010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不仅是其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更是中国形象与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因而从申办之日起,它的设计与建造便成为了世人瞩目的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如“达官贵人”、“苟富贵勿相忘”、“贵人相助”等等一系列含有“富贵”二字的词句,那么富,显而易见,就是指钱财上的富有,而贵则被理解为身份上的不
一个孤苦的入学新生,因父亲去世而面临辍学;一群热心的好人,伸出温暖之手,扶助这名学生完成学业.这事发生在宝鸡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煤炭资源的开采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炭开采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针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征,对矿井突水、瓦斯突出和其他矿井灾害提出了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