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训最重德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uoxia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有记载的家训如《诫伯禽书》《诫子书》等流传至今,早已由家庭的庭训演变成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家训既言简意赅,又精深宏富,随便撷取一句,便可做人生座右铭。遍览这些古代家训,你会发现它们几乎都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德”字。
   历史上最早的家训当属周公的《诫伯禽书》,里面有一句话:“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是世上每一个家族的愿望,周公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才要谆谆告诫儿子伯禽。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解读出,周公认为家族能够繁衍不息,靠的是子孙后代有德行,且能谦恭谨慎。
   诸葛亮的《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写的家信,此句强调君子要“修身”“养德”。修身需要静思反省,养德最好的办法就是“俭”。“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朝代的兴替,不是因为“俭奢”二字呢?
   琅琊王氏是我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素有“华夏首望”的美誉。琅琊王氏人才辈出,其代表人物王吉、王导、王羲之等能够出将入相、流芳千古,与王氏家训分不开。王氏家训中有一条也提到“德”,即“推美引过,德之至也”。与《诫伯禽书》《诫子书》注重教育子孙修身养性不同,王氏家训把处理好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更重视与人交往的诚信,尤其教育子孙后代要追求“推美引过”的道德极致,分明是在教子孙后代要学会“吃亏”,这在众多家训中最难能可贵。
   以上几则家训分别从谦恭谨慎、崇尚节俭、推美引过等方面教育子孙后代要高度重視道德修养。那么古人所尊崇的“德”字到底都有哪些含义呢?我们不妨从“德”的字形演变来略窥一二。
   德”的甲骨文字体,左边是“彳”,有“行走”之义;右部是“直”,形体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金文的“德”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德”字的含义便成了“行正、目正、心正”,可见人们对“德”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几千年来,儒家文化一直提倡君子要“澡身浴德”,就是让人沐浴于德,以德自清。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时时修养德性,“行正、目正、心正”,就能养出浩然正气,便可自洁其身。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家训都如此高度重视“德”了。正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尼·狄德罗所言:“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道德败坏,人的所行、所视、所想就不正,不正则歪,趣味就跟着堕落;一个痴迷低级趣味的人,生活就会腐化,人也就堕落了。一个人堕落,有可能会毁了一个家,而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一个国,一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一个“德”字,真的关乎个人与家国的命运啊!
   作为先辈留给后人的智慧宝典,家训在教导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家训蕴德可以说是治理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的社会病不可或缺的一剂良药。传家训,正家风,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最要紧的一件事。
其他文献
史载,安禄山体格肥硕,自称重达300多斤,其人貌似痴直,而内实狡黠。一次,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里边都盛了些啥,这么大呀?”安禄山一本正经地回道:“没别的,全是对皇上您的一腔忠心呀。”玄宗让他见太子,安禄山不拜,别人催他快拜,他却说:“太子是啥官?”   玄宗说:“太子就是储君,将来的皇上啊。”安禄山说:“俺心中只知有皇上,不知有储君。”玄宗信以为真,更喜欢他了。后来,安禄山拜贵妃为干娘,玄宗与贵
期刊
一天,虚华县主簿的夫人找到实义府府尹,状告县令当众因吃饭小事打她丈夫耳光。她丈夫的冠心病被打犯,好悬没到阴间报到,到现在还不能视事;她说要到府里告状,县令就把她游街示众。主簿夫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看着怪叫人心疼的,府尹大人决定为之主持公道。   实义府府尹衣剑平平日颇有清名,受冤百姓盼他如大旱之望云霓,更不要说主簿夫人亲自告状。主簿虽说在县里官阶不高,但毕竟是国家公务人员,哪能随便耳光伺候。但又不
期刊
追诉事实真相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件充满挑战和危险的工作。追诉历史事实的一种方式叫考古。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叫田野调查,即对于完全被历史堙没、已有史书没有记载的史实,通过对古墓或历史遗址的发掘,找到事实的线索,或发现历史的事实。这项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充分的准备,由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此外,皓首穷经去追诉或探究一个历史事实,追寻者穷尽一生亦未见得能成功。
期刊
什么姿势才是“低到尘埃里的姿势”?有最终解释权的张爱玲,与一生都以“低到尘埃里的姿势”,誓死献身权贵的司马相如比,无论“用情之专”,还是“用情之深”,都不能望其项背。   笃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张爱玲,怎会明白“死了都要爱”的司马相如,一生爱得有多辛苦?《汉书》说,司马相如人长得帅,家境也好,长于辞赋,尤善操琴。用班固的话说,“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搁到现在,就一标准文青。 
期刊
1914年冬天,一群饥寒交迫的流亡者在经过美国加州的沃尔逊小镇时,刚好下起了大雪,人们只能躲进了镇上的教堂里避雪。   善良的镇长杰克逊先生从自己的庄园里煮了很多食物,推着餐车来到了教堂分派,人们纷纷冲过去大声问:“先生,我可以多拿一些吗?”只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轻声地问:“先生,我需要做些什么吗?”   杰克逊先生一边分派食物,一边告诉他什么也不需要做。不过,年轻人听后却万分失落地说:“先生,
期刊
党进是一介武夫,没读甚书的。说党进没读书,未必是贬义。有些人不读书倒好,还是一个清爽人,读了书后,好像是臭水沟里钻出大马猴。有的书,读了后就成为文盲;有的人,读了书便成了文痞。   没读书也就没读书吧。三不知将军,偏偏要写诗,写诗不嫌足,要出诗集,那可是犯了假冒斯文之罪了。党进因“上激赏之”,将他提拔,做了边防军司令,“朝廷遣进防秋于高阳”。宋朝提拔官人后,有个例行公事,须到会议室做表态发言(朝
期刊
之前看电视,大张伟的一个表演,像极了我们很多人。他扮演一个“笑脸症”的病人,无论是被老板训斥,被同事嘲笑,还是遭遇任何难过的事情,永远只有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很多观众说,这其实就是大张伟自己,那个努力逗观众开心,却把自己的悲伤藏起来的谐星。   王菲评价他:明明知道生活有很多苦,却偏偏还要为了不哭大声笑。   分明是喜剧,看完却并不觉得好笑,只觉心疼,这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   为了家
期刊
三十而立是孔子的名言,其实《论语·为政》里这段话,句句都是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后来的人甚至按照这些话来命名人生的阶段,30岁称为“而立之年”,40岁称为“不惑之年”,50岁称为“知天命之年”,60岁称为“耳顺之年”……   但捏着这张单子去套人生的阶段,觉得不那么照号,许多行为跟年龄并不是这样紧密
期刊
为使牛年有个好的运势,虎大王集思广益,决定由牛担任形象大使。   接到通知,牛家庄立刻召开会议,要求大家不辱使命,将最最优秀的牛推举出来。水牛选的是奶牛,认为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付出要比得到大得多。奶牛选的是黄牛,认为黄牛既能拉车又能犁地,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黄牛选的是牦牛,认为牦牛浑身是宝,藏民的衣食住行离不了。牦牛选的是水牛,认为水牛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四头牛四张票,不分仲伯
期刊
在庄顺的家乡,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他晒粮的故事。   那天清晨,父母在临走前指着屋子里的粮囤说:“顺子,吃過早饭,你把玉米扒出去晒一晒。”庄顺懂事地点了点头。妈妈又补充了一句:“啊,听话,好好干,我给你买一件新衣服。”   粮囤比庄顺的个子还高。他在囤子旁放上一张高凳,在高凳旁再放上一张矮凳。每扒一畚箕玉米,他总要从矮凳上跨到高凳上,再从高凳上走到矮凳上,刚刚扒去囤尖子,他的衣服就被汗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