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教学与演唱二度创作的审美意识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some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演唱是以技术为基础,以文化为背景,以对具体作品理解为依据的创作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演唱者的审美意识、审美取向决定了艺术再创作的质量,因此,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应该十分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比如说,同样的自然景物、相同的色彩和形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和感受,感知或感受无所谓好坏、对错,而只是不同和差异。差异的存在,恰恰说明人们审美意识的不尽相同。虽然理论上不能用好坏 Vocal music is a creative art based on technology, based on culture, based on comprehension of specific works. In a sense, vocal music is the art of second creation. In this process of practice, the artist’s aesthetic awareness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art re-creation. Therefore, in vocal teaching activities,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ultivation and shaping of students’ aesthetic awareness. Aesthetic awareness is an active reflection of aesthetics of the objective and perceptual image, including the aesthetic feeling, taste, experience, viewpoint and ideal of the person. For example, the same natural scenery, the same color and image,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and feelings, feeling or feeling indifferent, right or wrong, but only different and different.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 precisely shows that people’s aesthetic awareness varies. Although in theory can not be used good or bad
其他文献
0.引言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1.现状  1.1各学校均不同程度地参与情境教学的改革  随着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情境教学的改革洪流中。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新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落实这一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它作为一个独具特色
目前,各普通高校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英语教学改革,而高职院校,其英语教学却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学习任务和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院校,所以在英语教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
要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发展
一提起作文,学生往往是谈之色变,畏之如虎。作文已成为学生心头的一块心病。对教师而言,作文课难教难上,收效甚微,也似乎成为教师的共识。因而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模式,转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习作评价应该淡化传统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强化改进与激励功能;摒弃闭塞、一元的评价为开放性
期刊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新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落实这一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它作为一个独具特色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我们音乐教师要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利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挖掘音
新课程改革以来,命题改革,一直是广大教师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许多教师不断摸索、实验,创新着学科的命题,这些对课程改革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对命题的改革中,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设计了综合性试题,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查,这说明我们注意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笔者发现,很多综合性试题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知识在被综合之下失掉了学科特色,变的面目模糊甚至面目全非了。  请看下面两道题例。  
期刊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为了学生日后学习高阶段语文奠定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育能够直接影响到日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可见其重要性。而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