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领小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方法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需要阅读经典。但认真观察不难发现,教师模仿式的阅读教学让学生阅读变成了一种“流行风”的、“快餐式”的阅读。要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提升自身素养,同时引领学生独辟蹊径,找到阅读经典的智慧路径。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营造阅读经典的文化氛围、开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致、挖掘文学经典内涵等方法,引领学生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关键词】学生;文学经典;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学校重视“读”的风气越来越浓。只要走进语文课堂,就能听到不绝于耳的读书声,或能看见鸦雀无声的阅读场面……但认真观察不难发现,语文教师普遍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让阅读教学变成了一种“流行风”的、“快餐式”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始终在“读死书,死读书”的平面上移动。笔者认为,解决目前这种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语文教师养成博览群书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二是在阅读时,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引领学生独辟蹊径,找到阅读文学经典的智慧路径,让童心与经典共舞,让学生真正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收获更多的欣喜。
  一、春雨润花,营造阅读经典的文化氛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文学经典的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也要积极开发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宽松的文化氛围,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学生日积月累地阅读。如在教室,我们可以开辟一个读书角,向图书室借来《唐诗三百首》《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等经典文学,让学生每日置身于广阔的文学经典中,沉浸在丰富的文学意蕴里。当然,“经典”并不是仅指古典的文化,无疑也包括现代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后,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教学《我的舞台》一文后,推荐学生阅读《梅兰芳传》……在丰富多元的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把书读宽、读活。
  二、百家争鸣,点亮阅读经典的兴致之灯
  笔者是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化情有独钟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看见新课标中提出“诵读、背诵优秀诗文,扩展阅读面。”这一点时,不禁暗自欢喜,决定把古诗词的教学作为自己语文教改的起点。为了激发和点燃学生对古典文化中的古诗词的热情,笔者在教室的黑板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园地——“古诗角”,由班上书写工整的几位学生轮流抄写精心挑选的古诗词,要求学生课前诵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只是按要求诵读,并没有其它可喜的变化。通过了解得知,原来学生觉得这样千篇一律的诵读很枯燥、无味。在征询了学生意见后,笔者提出了每月一次“表演、朗诵诗歌”竞赛的方案。这使学生兴致盎然,教室里诵读诗词的氛围浓起来了,学生积累的诗词也丰富了,有些学生还能把诗词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特别是在竞赛会上,真是百家争鸣,学生异彩纷呈,有诵诗的、有唱诗的、有演诗的……让人眼界大开。赛后学生交流感受,认为“诗赛会”新颖有趣,富有挑战性,让他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鱼入水中,探究文学经典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是开放性、综合性、活动性的课程。在课改实践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的学习环境,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活动因素,多布置“收集对联”“畅游词海”等活动型作业。当然,只有活动是不够的,还要让活动与智慧相逢,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不断发展,达到一种如鱼得水的美好境界。
  第一,阅读与思维相辅相成,使“读”激发情感的涟漪。将阅读和思维相结合,才能使“读”激发情感的涟漪,富有深度。例如,在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观摩会上,王菘舟老师凭借他的才情和智慧,对纳兰性德的传世之作《长相思》作了激情演绎。课上,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准、读通,入情地读的基础上,抛出问题“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地长相思?”并让学生看图和注释试读这首词。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活跃、敏锐起来,对词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深化了自己的认识,把文本的价值趋向推向深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洋溢着诗意的氛围中,感动着、吸纳着、享受着。这看似漫不经心的流程,细细体味,却是匠心独运。整堂课,王老师充分尊重了孩子,引领学生读出了意,研出了情,悟出了境,品出了韵。学生不仅思绪如滔滔江水般喷涌而起、一泻千里,同时又激发了情感的阵阵涟漪,接受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树立了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立场,成为自主、开放的思想者。
  第二,自主与引领相得益彰,让“讲”拨动心灵的琴弦。目前,学生需要阅读经典已在教师间达成共识。但在阅读中,只有学生与文学文本的对话而没有教师的点拨,阅读思维是不深入的;只有学生对文学文本的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评,阅读见解也会缺少广度和深度。那么,该怎样巧妙地在学生阅读经典的同时引领学生品读、感悟呢?在儿童文学名著——《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班级读书交流会上,笔者着力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安排了“书中内容概括说”“感人情节细心品”“喜欢人物细描述”“读后感受深入谈”等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又充分考虑教师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导路、导读、导写等,让学生在说、读、谈、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深化“爱”。最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爱”的故事和赠送“爱”的感言,让学生在真情交流中唤醒爱,在激情对话中感悟爱,在拓展阅读中提升爱。这样,学生在思想的交流、情感的碰撞中,既领略了优美的语言的魅力,又培养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表达的能力。
  第三,精神与语言同构共生,以“写”提升人性的魅力。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文化,更重要是“主观感受的表述,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智慧的展现”。阅读经典的价值就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沟通这种理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性的魅力。学生在阅读中肯定有自己的感受,记下这一刻的思维火花,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情感的升华,个性的张扬,创造的释放。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表情达意的良好契机,组织开展阅读经典的交流会,让学生通过阅读、参与、交流、体验,充分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表达的需要和习作的热情。“读经典,习作文”的关键在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引导学生及时地将其对人物的认识、心得、体会提炼出来,形成文字,透过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性魅力,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怀,提升自己的人性魅力。
  总之,文学经典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阅读文学经典,既不能“顾此失彼”,又不能“喧宾夺主”;既不能“滥竽充数”,又不能“故弄玄虚”;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语文教师只有拥有了“丰实”的底氣,才能游刃有余地对文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营造阅读经典的氛围,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科的逻辑性很强,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体现的逻辑思维各有不同。物理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文着重分析中考物理复习解题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期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逻辑,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考物理;思维品质;课堂教学  随着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的丰富、创新,我们发现,新颖而多样的问题情境题是中考物理试卷的载体。基础性
【摘要】改革的课堂上教学意外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课堂要生成精彩,那些不为人注意的小事往往是一大资源。有时,教师或学生也是课堂的资源之一,特别是教师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或大胆地运用令自身尴尬的小事,也可能成就课堂中的精彩。其实要成就一节课的精彩,关键是教师如何鉴别、重组各种资源,让这生成变成有效的课堂资源。  【关键词】小学课堂;生成资源;资源运用;课前预设;包容错误资源;回归生活  一、问题呈现  
2019年10月,东莞市麻涌镇古梅第一小学被评为东莞市第二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全市仅有16所小学获此殊荣。喜讯传来,全体师生无不欢欣鼓舞。这是校长陈维荣和他的管理团队践行以“情智共育,和谐发展”为核心内涵“情智教育”的最新成果。多年的执著坚守,辛勤付出,最终如愿以偿收获秋天的果实。  一、情智校长,励志笃行  麻涌镇新基村荫榄,民风淳朴,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村民喜爱粤剧曲艺,吹拉弹唱融入日常生活。
一、荔湾教育资源平台简介  荔湾教育资源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荔湾区教育系統一个网络化的教育服务体系,提供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全区中小学教学的信息技术水平,打造一个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教师在线备课上课、学校进行网络办公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针对一般教师的教学需求,平台上提供的资源可分为教学教研与教育资源两大类。具体内容如下图:  使用荔湾教育资源平台,虽然不能像使用ipad那样有
这几天,啄木鸟小啄忙极了。  每天早晨,他都很早起来,刚刚治完松树伯伯,又来治住在松树伯伯后面的樟树爷爷。这时,小啄眉头拧巴起来,心想:“这几天怎么这么多虫子?”啄木鸟觉得和失去年的一场大火有关,那场大火烧掉了许许多多动物的家,所以虫子就跑到树上安家,可是有什么办法赶走虫子呢?  这时,小啄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想给虫子们安一个家。  他把虫子们的家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天上飞的,小啄就帮它们弄一个窝
9月20日上午,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育基建和装备中心联合主办的广州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验项目启动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举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林平出席并分别致辞。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黄埔区教育局等部门的领导及指导老师等300人参加了会议。  曹志祥主任指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是一种跨学科的(Stem)、项目
【摘要】学生就像天上的“星星”,教师能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走进行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每一个学生能主动敞开心扉地与教师交谈,使学生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提高对生活的认同感、感受生活的樂趣,从而开展社会化生活。  【关键词】小学德育;闪光点;团队活动   我任教一年级时,憧憬着迎来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屁孩”。随着家长的年轻化、高学历化,我理所当然地认为班上的孩子都是聪明的。正当我为自己即将
【摘 要】物理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好物理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很有必要。那么如何组织物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高效呢?文章对此进行详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能力  一、课堂教学能力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正常执行教学任务和贯彻教学思想的重要条件,是教学要求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能力,也是体现教师素质的重要
【摘要】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应用。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注重计算教学是必然的。能合理沟通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的关键,是促进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一课为例,阐述沟通算理算法,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的具体策略:搭桥引路,铺垫旧知入新知;注重理解,反复实践明算理;自主生成,理解算理通算法;强化提升,运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正是记忆力好、兴趣广泛的时期,正是应该多读书、读更多的好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时机。读书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使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