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a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不仅是学生进步的阶梯,更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创新教学内容,可以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并在不断反思、学习和进步中,教师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现在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老师开始注重并运用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但是由于缺少科学性的指导理念,许多教学反思只是流于表面,敷衍应付;内容散了,缺乏方向;只注重于教师的反思,而缺少了让学生反思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教师应该反思的方向。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反思意识形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思考
  教师在教授数学时,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尝试不同的方法并进行反思,寻找适合教师自己的方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在学习时,他们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所以教师要做的是让他们学会反思、学会思考,而不是照搬照套,死记硬背。教师想要教的好,还需要让学生明白事物的本质,不能流于表面,有时教师自以为给学生讲明白了,但是学生只明白了表面,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而没有明白问题的本质,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方法和内容,然后进行改进,使得学生進行自我学习,自我思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对教师常见的几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办法帮助教师反思总结,提升教学水平。
  1 浮于表面,敷衍应付
  很多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缺乏了解,因此通过教学后进行的反思的内容也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甚至是为了纯粹的应付,为了反思而反思,就像学生一样,不加思考,纯粹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没有一点效果,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所以这样的教师怎么可能教的好学生,教学反思常常粗浅马虎,没有实际的价值。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额外负担,并为了教学检查而进行反思,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思想消极。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时,一元一次方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摆脱敷衍应付、消极对待的态度,不仅要教会学生一元一次方程,还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做好反思,不能像学生一样为了反思而反思,端正教学反思态度。
  2 内容零散,缺乏方向
  其次,许多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比较零散,缺乏主题,在进行反思教学时,不够注重总结,非常的盲目,今天反思一个,明天反思另一个。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没有合理的总结,也没有一个方向,想起什么写什么,使得反思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的教师的内容繁杂不整,应付了事。在需要进行反思之处却一笔带过、泛泛而谈。每天反思的内容大同小异,甚至是抄袭前面的反思内容,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第二章整式的加减这一节,这一节内容就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概念和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所以教师在教授这一节内容时,光教会学生学会整式加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反思,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总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3 缺乏对“学生的学”的反思
  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应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学反思也应包括两个方面,既需要教师对自己教授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也需要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方式进行反思。这样通过两方面的反思,才能使教学反思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同一内容,教师和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历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还需要从学生的学的方面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使教学反思达到最佳的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第一章有理数这一节,这一节中涉及到正数、负数和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有理数这一节可以跟小学学的自然数相联系,第一章先说了正数和负数,让学生知道了正数和负数的区别,接着介绍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包含了整数和分数,而整数中既有正整数又有负整数,教师在教授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有理数,而不是单单让学生来进行背诵有理数的概念,光背概念,是无法长时间记忆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反思,思考教学内容的本质,为学生解释为什么叫有理数,有理数名字的由来,那么学生就算忘了有理数的概念,也能区分什么是有理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学会了反思思考。
  4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可以不断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反思,同样教师的发展也离不开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教师的教授能力也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所以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将教学反思作为自己的习惯,摆脱敷衍应付、消极对待的态度。重视反思,注重总结。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教与学相结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惠萍.试析反思性教学的层次[J].中外教育研究,2016(12).
  [2] 施良芳,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吴快华,谭立义.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8.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黄站镇中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和期待。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方面,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探讨。教师应重视科学精神,教会学生学习和创新实践,同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本文以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研究内容,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不论是性格还是心理都处于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特殊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途径,在立德树人大教育观的落实中,为推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让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思想品德、道德行为、道德情感的提升,学校和教师就要让德育教育现代化、德育观念时代化,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困境探析中展开策略突破,让小学德育教学发挥其育人的功效。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突显的教学核心基础,是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和运用,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初中历史学科讲述的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制度的变化和进步,折射出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功能,使得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贡献力量,用历史知识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构建小学体育“乐学”课堂,小学体育老师要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技术。并通过适当选择教学内容、多样转换教学手段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技术教学产生兴趣,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体育教学中学习技术的快乐,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技术效率。论文就构建小学“乐学”课堂作出了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体育老师的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数学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们能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学生们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断得到优化,首先,教师要能够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其次要能够引导学生们开展自学活动,并找到适合的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生本教育理念逐渐进入教育领域,但是如何将这种理念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生本教育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小学的数学方面来对生本教育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生本教育更好的融入课堂,实施高校课堂教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我们育人的主要目标。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努力的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自己课堂教学中。高中政治课在渗透核心素养方面有著重要的优势,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态度还有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本文针对高中政治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政治教学;政治认同  随着新课改的不
期刊
摘要:自律品质的养成有利于一个人的良好发展与成长,这一点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良好体现,同时也能反映于学生在文化知识课程的学习中。在现阶段课程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自律品质的养成,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让其对教学知识或内容展开自主化探索,这样能锻炼其某些方面的语言技能,同时深化其学习的技巧与方式,优化其学习策略来提升其整体化学习效果。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而言,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自律品质养成,其通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困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步入到高考的倒计时,因此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重要目标。本文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转化对策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学困生面临的难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究其
期刊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所要培养的学生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也就说明,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得到历史与社会这一课程知识的掌握,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如何让学生对这一课程知识得到深入的掌握与灵活的运用?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