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100例社会因素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产妇惧怕分娩疼痛,存在阴道分娩增加胎儿危险及产后体型变化、影响性生活等认识误区;部分家属有落后陈旧的习俗观念,择良辰吉日而要求剖宫产;部分产科医生因自身技能水平而放宽剖宫产指证。加强孕妇及家属的知识宣教,宣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及产后康复教育,产前做好有效止痛,提高助产技术,开展无痛分娩,陪伴分娩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剖宫产;社会因素;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38-01
  合理使用剖宫产术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识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剖宫产率控制在15%以内[1]。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是指剖宫产无医学指征而产妇自愿要求行剖宫产分娩[2],我国目前至少有50%以上的产妇放弃自然分娩方式[3]。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1156例分娩者中有10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现将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年龄20-40岁,平均28岁,其中20-35岁86例,≥35岁15例;孕周36-42周,平均38+5周;初产妇75例,经产妇25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76例,初中19例,小学5例;职业:干部及科技人员42例,工人36例,农民8例,无职业14例。
  2 原因分析
  2.1 产妇自身因素
  2.1.1 惧怕阴道分娩 本组75例初产妇怕产程长、难产、产时疼痛,从妊娠开始就有选择剖宫产分娩的意愿,在无宫缩或潜伏期即选择剖宫产,18例产妇开始愿意阴道分娩,遇到阵痛加剧、宫缩不协调时就产生恐慌,最终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2.1.2 认知误区
  2.1.2.1 担心胎儿安危 本组12例认为剖宫产手术小,安全有效的麻醉可使术中、术后无疼痛,较阴道分娩更安全、快捷、简单,可以避免产道挤压,对胎儿危害小宝宝会更聪明,15例年≥35岁产妇,认为自己年龄大,怕体力不能承受疼痛,经阴道分娩会影响胎儿安危。
  2.1.2.2 担心体型变化及影响性生活 有文献报告,知识层次越高越愿意接受剖宫产,可能与注重新生儿质量及保持体型有关[3]本组56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注重个人形象、害怕阴道松弛影响今后夫妻生活而选择剖宫产。
  2.2 家庭因素本组5例产妇家属因落后习俗观念或择良辰吉日而要求剖宫产;8例产妇的父母认为剖宫产痛苦小于阴道分娩,不忍心女儿遭受痛苦,选择剖宫产。
  2.3 医源性因素 一些中青年产科医生在临床处理各种难产的机会减少,对试产过程中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估计过重,放宽剖宫产指征。本组12例在产前监护时发现胎儿宫内异常,但并非有剖宫产指征,主管医师对自己处理难产信心不足,与产妇及家属谈话时偏向选择剖宫产。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健康教育
  3.1.1 宣教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 讲解剖宫产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高危胎儿等分娩的不可缺少的方法[4],胎儿窘迫、持续枕后位或枕横位、脐带绕颈、臀位、疤痕子宫、相对头盆不称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但剖宫产是一种非自然过程[5],剖宫产术中、术后可并发空腔脏器损伤、宫缩乏力、大出血、羊水栓塞、麻醉意外、术后感染、切口不愈合等。新生儿由于未经子宫的收缩和产道的挤压,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另外从远期效果看,剖宫产儿感知综合失调的发生率较高[4]。阴道分娩通过一次次宫缩和产道的挤压,对新生儿肺部成熟和肌肉的发育有一定的好处[4];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免疫球蛋白G(IgG)可由母体传给胎儿,而剖宫产新生儿缺乏这一获得的过程[6];软产道的扩张有利于恶露排出和子宫复旧,产妇无腹部切口,减少出血和感染的机会,身体恢复快。
  3.1.2 产后康复教育 告知产后短时间出现性方面的异常与分娩后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阴道分娩外阴切开和外阴裂伤等有关,产后4-6周内阴道壁粘膜较为薄弱,子宫尚未完全复原,性生活易将细菌带入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及附属器官的炎症,因此,在产后4-6周内避免性生活,随着产后机体的恢复,一般不会影响性生活;产后第2天起可以进行上肢运动,仰卧位时做上臂内收、外展动作,外展时吸气,内收时呼气,产后4-5天增加下肢活动,双膝可交替进行屈伸,同时还可以增加坐位练习和提肛练习,产后2-3月通过科学合理的练习可恢复体形。
  3.2 给予有效阵痛指导 分娩镇痛可分为精神预防性和药物性镇痛[7]。进入第一产程即教给产妇应对疼痛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肌肉放松、呼吸松弛、压迫髂前上棘和髂嵴等[8]精神预防性镇痛;在第一产程宫缩期通过分娩球、导乐陪伴及笑气吸入联合应用进行分娩镇痛,可以通过硬膜外阻滞麻醉及注射哌替啶、安定等镇痛。产妇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医生建议等选择止痛方法。
  3.3 对产妇家属的教育 家属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力很大,家庭支持可增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耐心向产妇家属讲解妊娠分娩的科学知识,转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阴道分娩的社会支持度。
  3.4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 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组织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提高助产水平及产时并发症的观察能力,建立急救预案,加强风险管理,以提高阴道分娩率。
  4 小 结
  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一项非常紧迫、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产妇惧怕分娩疼痛,存在阴道分娩增加胎儿危险及产后体型变化、影响性生活等认识误区;部分家属有落后陈旧的习俗观念而要求剖宫产;部分中青年产科医生处理难产的技能较低,放宽剖宫产指征。对孕产妇加强正常妊娠、分娩的知识宣教,给予有效止痛指导,同时做好产妇家属的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 周丽贤,陈连英.自然分娩率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56-157.
  [2] 王蓉,周伶.加强医患沟通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J].卫生软科学,2007,21(2):152-154.
  [3] 董姣爱.社会因素剖宫产9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学综合版,2008,10(23):93.
  [4]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69.
  [5] 李伟,谢爱芹,宋玉霞.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4):1407-1408.
  [6] 柴春瑜.选择不同方式的孕妇心理状态调查[J].护理与康复,2008,7(5):9-11.
  [7] 祝志娟,施素娟.分娩球、导乐陪伴及笑气在第一产程中联合应用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7(5):39-40.
  [8] 袁雪冬,李淑敏.浅谈产科医生心理沟通技巧[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4):126-127.
其他文献
【摘要】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病情复杂,所以及时观察病情和优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30
期刊
【关键词】 基础护理;质量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4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护理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基础护理学作为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 基础护理学的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将工作中总结的影响基础护理的因素及其对策归纳如下:  1 护 理  1.1 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部
期刊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良好的素质修养才能赢得患者、社会、医生的满意,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信任度,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适应现代社会对护士的要求。因此一名合格护士具有良好素质修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 合格护士;良好素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63-01  1 职业道德素质  是指人们在从事正当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2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作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明显较少,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在入院检查时均无凝血
期刊
【摘要】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传染病,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对138例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心理压力往往是造成患者身心健康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根据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 肺结核;心理特点;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改变开胸术后患者的体位,提高患者咳嗽排痰的有效率。方法 将80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咳嗽时取90°体位,背部离开床垫进行咳嗽;对照组取半坐卧位进行咳嗽,观察两组患者咳嗽排痰的有效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病情允许
期刊
【摘要】 早产儿提前从母亲子宫温暖的羊水及柔软的胎盘中娩出,置于暖箱中或辐射床上,四肢暴露于外部空间中,活动中易触及边缘较硬的有机玻璃及金属类物体,使早产儿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我科采用患儿自己的棉衣制作成鸟巢用于早产儿体位的固定,按需塑形,颈肩部垫一件自己的单衣制成的小枕,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患儿在使用监护设备的前提下加穿一件单衣对早产儿的紧张和不安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此方法既简单经
期刊
【摘要】 离断指(肢)体再植术后,是显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指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血液循环,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这一技术在20世纪中叶才发展起来,我院从2013年1月至7月份共做此类手术130例,成功率在95%以上,这和术后医护人员的正确护理息息相关。  【关键词】 断指再植;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8-02  断指再植是挽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进行综合护理的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科学细致的综合护理,治愈47例,死亡1例,治愈率97.92%,死亡率2.08%。结论 科学细致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期患者43例,分析所有患者的现存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情绪,在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明显好转,透析前后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