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探索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期患者43例,分析所有患者的现存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情绪,在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明显好转,透析前后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液透析期尿毒症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扭转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期尿毒症患者;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34-02
  血液透析疗法是目前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最重要、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由于血液透析需长期的、不间断的持续进行,这常导致尿毒症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生理、经济负担,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甚至绝望等负面心理,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引发透析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为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1]。本文就我科对2012年3月——2012年12月的43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期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心理干预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初步探讨,现有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3例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在29-75岁,平均年龄45.6岁,其中21例是因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尿毒症,12例是糖尿病肾病,10例是高血压肾病,所有患者均为维持血液透析,平均血透时间为12个月。
  1.2 方法
  1.2.1 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多患者都是突然被查出患病,之前没有心理准备,严重的病情、医院陌生的环境、各种陌生的仪器、医护人员紧张的表情,难免使患者产生恐惧、紧张心理;透析治疗使患者有种濒死感,再加上对透析治疗相关知识的缺乏,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患者因沉重的经济负担、劳动能力的丧失产生抑郁、忧虑心理;另外有一少部分中青年患者无疾病的自觉症状,加上缺乏认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危险性,表现为不注意休息,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和劝导,不配合治疗。还会表现出发怒、烦躁的逆反行为,精神脆弱,思想压力大,整天郁郁寡欢[2]
  1.2.2 心理干预对策 ①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透析环境,并营造一个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以人为本的住院氛围,重视和理解患者需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最大努力的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年龄、文化程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蔼可亲的态度、娴熟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信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还要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充分的信任患者,将尿毒症治疗的进展情况和成功案例介绍于患者,以激发患者配合治疗积极性和对生活的渴望,对于一些存在敌对情绪,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护士要仔细、耐心的聆听患者倾诉,对患者的家庭、社会背景、工作情况、个人想法充分了解,找出不配合诱因,调动积极因素,帮助患者解除顾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3]。②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照顾、安慰、鼓励,让患者感到家人的重视和家庭的温暖。③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对疾病认识也不同,护士要将疾病的注意事项、变化规律、血液透析有关知识、并发症的用药特点等介绍于患者,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4]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给与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观察透析后患者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心理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血液透析是通过弥散原理将患者体内尿素氮、肌酐等毒素小分子清除,尿毒症透析患者大多不能接受患病事实,承受着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负面心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方面心理干预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使护患关系变得融洽,化解了护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更多爱护和关心,重新回归于社会,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5]
  参考文献
  [1] 徐凤香.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1,46(5):483-484.
  [2] 姚文秀.中青年尿毒症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150-151.
  [3] 田红岩.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26例心理护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B):153.
  [4] 陈岩.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191-192.
  [5] 潘艳红,张庆来.初期尿毒症透析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12,13(8):59-6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27-01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严重健康问题的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部分人将终生携带,且每年有5千万-1百万乙肝病毒携带者死于肝脏疾病。护理的关键是调整好他们的心理状态,使其正确面对乙肝病毒携带,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力,从而提高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1 资料与方
期刊
【摘要】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病情复杂,所以及时观察病情和优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30
期刊
【关键词】 基础护理;质量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4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护理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基础护理学作为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 基础护理学的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将工作中总结的影响基础护理的因素及其对策归纳如下:  1 护 理  1.1 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部
期刊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良好的素质修养才能赢得患者、社会、医生的满意,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信任度,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适应现代社会对护士的要求。因此一名合格护士具有良好素质修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 合格护士;良好素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63-01  1 职业道德素质  是指人们在从事正当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2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作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明显较少,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在入院检查时均无凝血
期刊
【摘要】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传染病,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对138例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心理压力往往是造成患者身心健康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根据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 肺结核;心理特点;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改变开胸术后患者的体位,提高患者咳嗽排痰的有效率。方法 将80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咳嗽时取90°体位,背部离开床垫进行咳嗽;对照组取半坐卧位进行咳嗽,观察两组患者咳嗽排痰的有效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病情允许
期刊
【摘要】 早产儿提前从母亲子宫温暖的羊水及柔软的胎盘中娩出,置于暖箱中或辐射床上,四肢暴露于外部空间中,活动中易触及边缘较硬的有机玻璃及金属类物体,使早产儿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我科采用患儿自己的棉衣制作成鸟巢用于早产儿体位的固定,按需塑形,颈肩部垫一件自己的单衣制成的小枕,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患儿在使用监护设备的前提下加穿一件单衣对早产儿的紧张和不安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此方法既简单经
期刊
【摘要】 离断指(肢)体再植术后,是显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指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血液循环,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这一技术在20世纪中叶才发展起来,我院从2013年1月至7月份共做此类手术130例,成功率在95%以上,这和术后医护人员的正确护理息息相关。  【关键词】 断指再植;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8-02  断指再植是挽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进行综合护理的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科学细致的综合护理,治愈47例,死亡1例,治愈率97.92%,死亡率2.08%。结论 科学细致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