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于1935年由我国学者陈心陶教授发现并命名,是人体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的重要病原体.我国大陆1984年才发现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1996年前国内(除台湾)仅3例患者报道.近年来随着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的扩大,尤其是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哪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病患者越来越多,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已近100例,且出现过两次暴发流行[1,2].国外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报道也逐渐增多[3-5].因此,2004年国家科技部已将广州管圆线虫病列为一种重要的新发传染病进行重点研究.本文对广州管圆线虫病在国内的流行及临床特点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广大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者的关注。

其他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资料,该病1978年在全国报道的例数为337例,到2000年底已达2万余例,显示其患病率在我国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制度的起源和演化、制度的功能以及各种具体制度的经济后果,强调逻辑的推理和模型化,但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包涵了对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知,本文对生产活动中存在的经济现象从伦理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伦理道德  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背景  经济学家关注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但是从李嘉图
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并介绍了具体实现过程 ,同时又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大型导弹武器系统的局部故障诊断之中 ,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