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于1935年由我国学者陈心陶教授发现并命名,是人体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的重要病原体.我国大陆1984年才发现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1996年前国内(除台湾)仅3例患者报道.近年来随着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的扩大,尤其是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哪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病患者越来越多,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已近100例,且出现过两次暴发流行[1,2].国外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报道也逐渐增多[3-5].因此,2004年国家科技部已将广州管圆线虫病列为一种重要的新发传染病进行重点研究.本文对广州管圆线虫病在国内的流行及临床特点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广大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