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ward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初中语文教育应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少做一些无谓的题目,多读书且读好书,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经典阅读有效性的提高,通过阅读的方式,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但是现在的阅读教育呈现出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应试教育成绩,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这就使得语文阅读教育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这样的题海战术,强化训练,渐渐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改变教学模式是根本。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举措
  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文章,并且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有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借助工具书翻译理解简单的文言文。学习多种写作手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写作当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2.网络媒体,方式多样
  一篇优美的文章,如果能配上舒缓动人的音乐和清新自然的视频做背景,一定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课堂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乡愁》这首著名的诗时,就可以播放着《乡愁》这首歌曲,这时学生就将注意力和感情集中到这种乡愁的意境中,营造一种思乡的情绪,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刻体会作者对于大陆的思念之情。了解作者在写作这首诗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经历,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形声音等进行巧妙地结合,将课程教学中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名为《苏州园林》的文章,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单纯的文字还不足以让他们领略到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不过有了多媒体就另当别论了。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提到的建筑风景以图片和视频等的方式放映出来,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建筑的美感,同时配合上老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更加有兴趣。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很快融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对于师生来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3.角色扮演,调动氛围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在课文的讲解中,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重现文章中所讲述的故事,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原创元素,使得课堂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幽默,还可以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比如《孔乙己》這篇文章,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孔乙己、掌柜、丁举人等,通过人物对话反映出心理活动,从而深刻地感受到当时封建社会人们的麻木和昏沉。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阅读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4.思考质疑,体验精髓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说学生很少主动提出质疑的。然而,在阅读中思考,质疑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是一种善于思考的能力,更是一种乐于体验的情操。教学中一些文章内容略显空洞,甚至还会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去质疑,这样不仅能够纠正错误,还能够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写作方面的知识。
  5.开设专题,归纳探究
  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钻研能力,教师可以定时的安排一些专题研究,让学生合作探讨。比如在讲授完《背影》这一课时,根据文章的特点,例如倒叙的手法,开篇点题,中间叙事,结尾抒情等,文章开始先交代了作者的家庭背景,突出了家境困难的情况,为后文表现父亲对我的爱做了铺垫。文章还详略得当,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地方一笔带过,对能够表现出中心思想的情节描写得详细生动。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完这些手法后,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寻找运用了相同手法的文章。
  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文中情景交融的手法是一大特色,景中有情,情与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文章用大量文字描写济南的冬景,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等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无限情意。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就会对经典作品中的详略得当、情景交融等手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运用到以后自己的写作当中。
  6.教师引导,广泛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最有效最快的方法应该是课外阅读,只是这些工作是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完成的。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正确选择读物,积累阅读经验,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迁移能力。当然初中生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给自己制订阅读计划,广泛涉猎优秀书籍,达到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目标。教师应该加强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并且布置相应的读后感或者鉴赏解析的任务,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推荐的书籍须要围绕经典,紧跟时代,内容健康向上。
  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分阶段来完成。比如对初一的学生推荐童话、语言、短片小说等,对初二的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名著,让初三的同学可以尝试读一些古文和杂文。同时还要注意推荐的书目要涵盖各个领域,人文地理,历史传记,还有社会百科等都应该涉猎,让学生能够有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促进情感教育
  如果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就能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也可以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也正是体现了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这可以是学生接受感情熏陶,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好机会。
  2.培养想象力
  作为十几岁的初中生,正是思维活跃,才思涌现的时期,有很好的想象力,看待事物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不同的见解,经常会萌发出一些奇思妙想的点子来,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更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之前的被教师生硬的灌输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为了更好的落实教育改革,教师更应该不断地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将阅读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一条需要认真探索的道路,且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五初级中学(224000)
其他文献
自新课标施行并不断向纵深推进以来,在“大语文教育观”的积极引领下,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积极开展“生活化语文”“语文生活化”教学活动,既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习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又有利于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广深度,从而为推动教学相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以初中语文来说,如何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呢?  一、以情境创设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  “教于表象入手,学于直觉感知。”这
小四轮拖拉机型号标注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玉晋近年在拖拉机质检工作中,接触到16种国产热销的小四轮拖拉机,主要是11kW(15马力)和8.8kW(12马力)两种。发现各厂家标注拖拉机型号混乱不一。拖拉机型号
5月17日,无锡市上万名纺织行业干部群众欢聚无锡市人民体育馆,参加“迎香港回归无锡纺工局首届职工运动会。 运动会上放飞了1997只白鸽,象征香港将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装
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通过种薯传播和土壤传染。这两种病害的病原菌侵入块茎的表皮形成病斑,直接降低商品价值。日本静冈县从1970年开始,这两种病害发生成灾。此后发病逐年
日本现在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过去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企业的情况也不例外。“顾客至上”、“职工幸福”和“为社会做贡献”这三种价值观将成为企业经营的标志
情景教学的应用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落实新课改的要求,逐渐转变旧式的教学方式,利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进行场景再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受到情景创设中学生所表达情绪的影响,从而实现良好的心理调动,最终达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  通过情景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逐渐实现自行对知识的探讨,提升学习的主动能力,所以,情景创设在语文教学中
<正> According to extensive study of the Dyson-Schwinger equations for a fully dressed quark propagator in the&#39;rainbow&#39;approximation with an effective g
<正> With a view to obtaining an exact closed form solution to the Schr(o|&#168;)dinger.equation for a variety ofhypercentral potentials,we investigate fur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