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技素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兴国,科技强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好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开设科学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引发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1.引导学生发现科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生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让学生感觉科学不再是冰冷和僵硬的东西,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2.增强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
  增强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我在开始教学时,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搜集科技信息,使学生了解古代的四大发明、地动仪,今天的电子网络的诞生、地震情报的预测等知识。通过古今的对比,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上科学课的重要性,为今后学好科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1.注重教师的形象
  让学生首先喜欢上教师,教师精神一定要处于饱满状态。首先应该把微笑送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准备听课。
  2.尊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态度。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要敢于走下讲台,放下架子,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
  三、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
  观察是感知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科学课老师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并对观察中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在此基础上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的乐趣。
  1.用“发现法”启发学生的直觉思维
  “发现法”是美国的布鲁纳教授最早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启发学生的直接思维。
  2.用观察法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学生的观察,除在实验室中进行外,还应该把他们带到自然环境中,比如,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植物为什么要发芽;秋天果树为什么要结果?挺拔的梧桐树像什么?绿绿的柳枝像什么?在想象中勾画出美好的画卷。扩大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3.以动手操作为途径的实践功能
  未来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勇于创造、勇于实践的新型人才。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想摸一摸,做一做,这正是我们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心理基础。例如:把绿豆放在两个杯子里,每天给其中一个杯子浇几次水,而另一个杯子不浇水,过三到四天再去观察,同学们将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从而引领学生去探究。
  四、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进取。
  好的评价方式与方法在科学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评价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应改变由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建立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评价模式,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将学习和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学生是生动活泼的,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我们应该充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定期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协作评价。
  2.让家长参与评价,提升家长对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要改变家长在评价上的落后观念,一方面提高家长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另一方面又能与教师共同建立关心学生学习的氛围与机制。可以利用“家校联系卡”,来实现家长对学生的帮助和评价。
  3.发挥教师即时评价的引导作用通
  过教师朋友式的口吻,运用口头即时评价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虽然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但科学课教师一定要全力投入到对科学课程的探究之中,运用发现、观察、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圆满地完成科学启蒙任务,使科学素养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其他文献
要理解作为一种儒家哲学的阳明心学,必须对它的时代性质做出准确的历史定位。阳明心学的形下学,即其伦理学及政治哲学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帝国时代的那套社会规范及制度;而其形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使学生摆脱过去单
访谈对象:林安梧教授,1957年生于台湾省台中县。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先生的高足。现为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同时任上海同济大学
英语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是英语学习的最高要求,在高考中也有着重要的位置。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从高一开始.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找出适合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目前存在问题颇多,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解决之法:做好高中和初中数学内容的衔接,根据专业需求设置教学大纲,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等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措施  数学是高中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自从国家对高中的招生政策放宽后,高中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越来越薄弱,生源质量越来越低。而数
或许有人会问:班主任还有颜色吗?是的,老师是有颜色的。绝大多数班主任,面对学生时总是黑白分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缺乏折中的办法,就像黑白两色之间缺乏必要的过
【摘 要】2011年广东高考政策调整,英语听说考试占15分,必然会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课文教学时进行听说训练渗透的策略。并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课文材料为载体,在课堂上以一课之内容进行听说读写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听说能力训练 课文教学 师生互动    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从2007―2010年的人机对话作为参考成绩到2011年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得突出,尤其是高中教育,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的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高中生物课程而言,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并且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研究,对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 教学 能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而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多学习
现代教学讲究的是师生互动,在互动中教师不断向小学生们灌输正确的科学知识。培养小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师们的义务,小学数学教师们只有调动小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