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g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学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和进步,现阶段我国的教学不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而是强调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是如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三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忽略这一点,在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发挥其教学价值,学生也在长期的学习当中逐渐失去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这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分析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涵,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涵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教学质量。想要达到这一教学需求,需要教師改变教学观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宏观性,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达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学需求。
  一、趣味化拆解教材内容
  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中,很多理论的知识比较的抽象呆板,学生在阅读起来会有无聊感,并且单纯的文字难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但是教材当中很多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例子还有小故事,却充满着趣味性。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当中的这些趣味化部分,将知识融合进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一般是先讲解知识,然后利用故事化的例子去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改变这种教学方法,先讲解教材当中的趣味小故事,然后再故事当中引出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渗透着道理,也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堂课当中,教材中有一个故事是对公民选举权的解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先用这个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听完故事后,教师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会在教师的讲解过程当中,从头到尾都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很多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知识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的编排,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来编排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来阐述教材当中的一些观点,也可以将一个章节的内容,融合进一个趣味的情景剧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会有高度的参与感,参与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学生出演情景剧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一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及时的加以说明,让学生能够明晰每个阶段所讲述的知识点,生活化的教学也能够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
  如在学习《执法守法,依法维权》这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学生去购物遇到“强买强卖”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强买强卖”的老板和维护权益的消费者,在学生演出情景剧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情景剧当中的情节,及时的向学生阐明老板和消费者两个角色的行为与法律有着怎样的联系,老板的行为违反了何种法律,消费者该用哪项法律维权,教师在学生出演情景剧的过程当中,要在一旁同步的进行讲解。通过情景剧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学生的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融合进课堂教学时我国近年来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的优势,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全面直观的对知识进行拆解讲授,学生的感官体验能够得到提升,并且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课堂体验感也大幅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利用音频、视频等教辅课件,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教学,趣味化的视频和图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教师在教学《国家机构有哪些》这篇文章的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辅课件,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对国家的机构进行展示,每一个机关可以附一个视频进行详细的解释,教师可以通过对图片进行点击来进行视频激活。通过这种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对国家机构有更加整体的了解,并且每个机构都一个详细的视频来对其进行解释,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视野得以开拓,课堂体验感能够得到提升,并且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激发。
  四、生活化问题讨论,强化学生认识
  生活中存在很多与道德法制相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搜集归纳,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来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例如在学习《应对自然灾害》这章的内容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就自然灾害的成因来和学生展开问题讨论,师生经过讨论后,发现自然灾害的部分成因是因为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不注重环境保护,那么教师就可以就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学,让学生明白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的意识,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成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统筹编排,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修养的提升,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娜.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探究[J].读与写,2019,16(36):11.
  [2]  徐火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小学时代(奥妙),2019,(8):53-54.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是近两年来被引进到教学领域中的一个新词汇。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也是重点科目,计算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基础出发,阐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内容”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观念已经逐渐地深入人心。音乐这门学科能够对实现有效地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为健康,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这种背景下,音乐这门学科受到了越来越的关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更具有创新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谈一谈让小学音乐教学更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课程,在我们所有学习的科目中都起着成为互相联系的桥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更是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为只有让学生们学好了语文,读懂了语文,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打好步入小学学习的地基,在语言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因此教师就要为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识文断字、阅读理解等能力,还有为了让学生产生对于语文的乐趣,就必须要制定轻松活跃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好
期刊
摘 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作为一名任教小学中年级的语文老师,我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语文科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学习;养成教育  什么是养成教育?百度上搜索的答案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而叶圣陶先生也曾这
期刊
教育部日前新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极为完整的系统厘清,既回答了体现顶层设计教育大局的理论性问题,又探索出了契合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的可行性答案,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要落实在思想认识上,让学校德育“强”起来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本文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布置有效作业练习,加深学生理解”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作业练习  语文学科是学生掌握基本字词句、理解他人观点态度的工具,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也是学生學习高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数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本文从“创设有趣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布置课时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情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新课标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根本,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方式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的推行给广大教育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带来了前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古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写照,其陶冶熏陶作用蕴含在每一个词语文字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介绍作者的生平趣事,寻找节奏带领学生朗读背诵,重点词语重点掌握。  关键词:古诗教学;小学语文;作者生平;朗读背诵;重点词语  古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
期刊
摘 要:从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近几年来新课改的发展,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语文又是一门思想性和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任何德育教育的内容都可以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载体,可谓五彩缤纷,包罗万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情感体验  文以载道,任何语言文字都蕴含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