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古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写照,其陶冶熏陶作用蕴含在每一个词语文字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介绍作者的生平趣事,寻找节奏带领学生朗读背诵,重点词语重点掌握。
  关键词:古诗教学;小学语文;作者生平;朗读背诵;重点词语
  古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它在当今世界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诗的教学不同于现当代文章的讲解,需要教师遵循古诗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适合古诗教学的方法并不多,这要求教师的努力探讨。基于此种背景,本文笔者特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研究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介绍作者生平趣事
  一首古诗虽短短几十字,却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包含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创作背景。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一首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解古诗之前需要先介绍作者的生平,包括生活背景,重要经历等等,让学生对作者有所了解。介绍作者生平时可以加入作者的生活趣事,通过这种有趣的话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苏轼的《赠刘景文》这篇古诗时,我先带领学生了解作者苏轼与刘景文的友谊故事。这篇古诗是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赠送给好朋友刘景文的。文章中虽然描绘了一幅寥落的深秋之景,但本意是赞颂好朋友的高尚品格。要想了解本篇文章的涵义,就要先了解刘景文的为人。在课下我已经给学生布置了查找有关刘景文与苏轼故事的作业,学生们已有所了解。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起来分享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从学生之口讲出作者的生平趣事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在學生介绍完后,学生们对苏轼与刘景文的关系即当时苏轼的遭遇有所了解,这时候我集中讲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取得的效果更好。
  二、寻找节奏朗读背诵
  重点古诗往往要求背诵,而古诗区别于现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古诗有它自己的节奏,有它自己的背诵规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寻找古诗的节奏来引领学生朗读背诵。朗读背诵的作用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给予学生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古诗的背诵不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要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加涉猎文学作品。古诗文阅读背诵的多了后,对以后新的古诗理解很有帮助。
  例如,在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我先为学生朗读了一遍。在我朗读过程中,重音阅读了“恃风雷”、“万马齐喑”、“我劝天公”、“重抖擞”、“降人才”这几个词语。这是我给学生示范的第一遍阅读。在我阅读完毕后,我带领全班学生集体阅读,阅读过程中注意句子的停顿和词语的重音。带领学生集体阅读几遍后,学生就可以自己进行背诵了。通过这种寻找节奏朗读背诵的方式,学生会在集体阅读后形成语感,这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而通过大量的古诗词的背诵,学生所形成的对古诗词的语感又可以反过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古诗词。对古诗词的语感的把握和对其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
  三、重点词语重点掌握
  在一首古诗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重点的词语、文字,它们的释义可能不同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下的意思,需要教师重点解释这些字词。这些字词虽然只有一两个字,却对文章的整体感受起着非同寻常的效果。一个词语的理解错误可能导致学生对整篇古诗意境的把握错误。因此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资料,在课上为学生讲解重点字词的妙处,引导学生重点字词重点掌握。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我告诉学生这篇古诗的重点词语很多,需要大家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接下来我带领大家翻译全文:首先,题目中“题西林壁”的“题”字是指书写、题写;“西林”是地名。在接下来的全文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标注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尝试说出文章的大体意思。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毕后,我为学生重点解释了“横”、“侧”、“远近高低”、“识”、“缘”这几个词语。重点解释完词语后我带领学生梳理了一遍古文的意思,从单字翻译慢慢转化为注意翻译语言的优美性。在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后,学生可以通过意思回想原文重点词语,这是有利于学生古诗的背诵的。另外,为了突出重点词语在全文中的重要性,我问学生:“如果将古诗中的某个字,如‘缘’字换成其他字,如‘为’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替换重点词语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这个词语对文章整体意境的营造发挥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文化积累的重任,需要教师用心教学。教师要自觉的探索更加优秀的教学方法,将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己任,发挥教师的传道者作用。身为语文教师还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以自身的文学气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之心。
  参考文献
  [1]  王立刚.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2]  司雪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亚太教育,2016(0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对于小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开发了更多的课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运动能力以期能够在未来现代化的建设中涌现出更多的高素质全面的人才。音乐教育也成为了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音乐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音乐再次进入到大众的视野。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难题就是如何将民族音乐的内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本文就从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解决。 
期刊
摘 要: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信息技术教学无论是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还是全面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想使得小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小学信息,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而且也能有效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近两年来被引进到教学领域中的一个新词汇。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也是重点科目,计算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基础出发,阐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内容”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观念已经逐渐地深入人心。音乐这门学科能够对实现有效地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为健康,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这种背景下,音乐这门学科受到了越来越的关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更具有创新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谈一谈让小学音乐教学更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课程,在我们所有学习的科目中都起着成为互相联系的桥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更是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为只有让学生们学好了语文,读懂了语文,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打好步入小学学习的地基,在语言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因此教师就要为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识文断字、阅读理解等能力,还有为了让学生产生对于语文的乐趣,就必须要制定轻松活跃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好
期刊
摘 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作为一名任教小学中年级的语文老师,我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语文科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学习;养成教育  什么是养成教育?百度上搜索的答案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而叶圣陶先生也曾这
期刊
教育部日前新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极为完整的系统厘清,既回答了体现顶层设计教育大局的理论性问题,又探索出了契合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的可行性答案,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要落实在思想认识上,让学校德育“强”起来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本文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布置有效作业练习,加深学生理解”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作业练习  语文学科是学生掌握基本字词句、理解他人观点态度的工具,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也是学生學习高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数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本文从“创设有趣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布置课时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情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新课标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根本,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方式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的推行给广大教育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带来了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