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诉求,发自肺腑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16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作文。
  请还给我那扇没有装过锁的门
  哪怕没有房间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早上叫醒我的那只雄鸡
  哪怕被你吃掉了也请把骨头还给我
  请还给我半山坡上的那曲牧歌
  哪怕已經被你录在了磁带上
  也请把笛子还给我
  ……
  请还给我整个地球
  哪怕已经被你分割成一千个国家
  一亿个村庄
  也请你还给我
  请以“请还给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朦胧诗人严力的《还给我》是一首写于20多年前的政治抒情诗。作者站在时代思想的制高点,将强烈的情感作排山倒海的并列推进,分别指涉了被封闭的居所、被管制的时间、被束缚的歌声、被分裂的和平等。作品充满对社会、人类、生命的忧患关切,由此能对时代作出巨大概括,即使多年过去,时代语境发生很大变化,它还具有旗帜与炸弹的威力。
  作文命题显然有意引导学生反思功利社会、浮躁世风给世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恶劣影响,呼唤美好事物的回归。而美好事物的内涵极广,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悠久的文化传统等,不胜枚举。
  入题角度参考:请把我的尊严还给我;请把纯朴的自然还给我;请还给我自由;还给我吧,那颗童心;请把“普通”还给我;请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对抗光污染,请把黑夜还给我;请把梦想还给我;请把周末还给我;请把铃铛声、鸟鸣声、吆喝声,这些童年的声音还给我;请还给我最初的那座南京城;还给我一个清幽之地……
其他文献
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施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情暴躁,而且非常专制,这使卡夫卡从小就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孤独的性格,他有时不免有点自卑。事业最不顺的时候,他甚至说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一切困难’,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这样很绝对的话。  拥有一点点自卑之
期刊
多情卻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思考练习】  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  2.作者借“蜡烛”这个意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期刊
【素材扫描】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颁奖辞】  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
期刊
?茭导语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卢永根、廖俊波、杨科璋等人榜上有名。这些年度人物以他们的事迹感动中国,传递力量,鼓励、鞭策、指引着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行,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素材扫描】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
期刊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1936年),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出身工人家庭,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继续工作的强烈愿望使他终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拿起笔,换了另外一种武器继续战斗,开始了文学创作。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饱尝了生活的苦难,成就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十月革命爆发后,
期刊
1.〈动〉往,到……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代〉第三人称代词  (1)相当于“他”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2)相当于“他们”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3)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论语》)  (4)相当于“它们”  昂首观之。(《童趣
期刊
经过几年的传播与普及,广场舞就像流行歌曲一样,遍布大江南北。晚饭后出门散步,但凡有一块平坦的开阔地,就能看到翩翩起舞的人群。这些民间舞者,多半是从岗位退下来的女性,本着健身之目的,自娱自乐。她们中只要有一位相对熟练的业余教练领舞,无须付费便可加入其中,先从模仿见习起步,逐渐像模像样,熟练自如。这种自发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比起曾经流行的街舞来得还要迅猛,也比当年的广播操的普及率要高,以至于引发了公共空
期刊
空闲的时候,我喜歡到县中门口遛达。那里有一个书摊,我喜欢看书摊上有没有我喜欢的书,也喜欢和卖书的老李拉呱几句闲话。  老李好像是陕北人,抑或是山东人,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老李是邮电局的职工,说着一口外地话。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他的乡音,几十年也没有改变他的行当。几十年里,他都用那外地话卖着从外地进来的花花绿绿的书。  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从他书摊杂志的多寡,能够看出书籍
期刊
【甲】世传陈执中作相,有婿求差遣,执中曰:“官,国也,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竟不与。故仁宗朝,谏官累言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而仁宗注意愈坚。其后,谏官面论其非曰:“陛下所以眷执中不替者,得非以执中尝于先朝,乞立陛下为太子耶?且先帝止二子,而周王已薨,立嗣非陛下而谁?执中何足贵。”仁宗曰:“非为是,但执中不欺朕耳。”  (選自《青箱杂记》)  【乙】吴越钱俶初来朝,将归,朝臣上疏请留勿遣者
期刊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