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秧歌·广场舞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年的传播与普及,广场舞就像流行歌曲一样,遍布大江南北。晚饭后出门散步,但凡有一块平坦的开阔地,就能看到翩翩起舞的人群。这些民间舞者,多半是从岗位退下来的女性,本着健身之目的,自娱自乐。她们中只要有一位相对熟练的业余教练领舞,无须付费便可加入其中,先从模仿见习起步,逐渐像模像样,熟练自如。这种自发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比起曾经流行的街舞来得还要迅猛,也比当年的广播操的普及率要高,以至于引发了公共空间秩序方面的争议。广场舞不是趋同的单纯舞种,而是因地制宜的集体舞,舞种五花八门,舞技也参差不齐。有些广场舞爱好者群体,定时、定点集结,成员相对稳定,套路由简到繁,花样不断翻新,舞技日臻成熟,已经形成规模,足可参加社区组织的观摩性展演。在玄武湖畔散步时,看到一支数十人的竹竿舞队伍,手舞之,噼里啪啦;足蹈之,踢踢踏踏,声势大而节律感强。让我想起了古代流传下来的踏歌和秧歌。
  据考证,踏歌这一古老的舞蹈艺术形式,至晚兴起于汉代,风靡于盛唐。各个民族都有,普及率也很高,并由民间引入宫廷,每逢盛事与民同乐。从遗存下来的各类绘画以及诗词中可以看出,踏歌最初是先民为了庆丰收,聚集在田边地头,粟菽场上,踏地为节,载歌载舞,所谓“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其特点是不拘场地,不限人数,形式多样,自由活泼。规模大一些的踏歌活动,颇像如今的广场舞。李白、储光羲、刘禹锡、徐铉、段成式、王安石、苏东坡、范成大、陆游、周密、孟元老、马远等,在其诗文画作中均有描绘,史籍文献中也有记载。
  秧歌,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與农耕文明有关,属于民间社火的内容,是典型的广场舞,起始也很早,现有资料可追溯到宋朝。1987年,陕西甘泉的一座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两块秧歌舞画像砖雕。
  最初的秧歌以歌舞的形式表演,人们身穿彩衣,腰扎彩带,扮相夸张,热情奔放,扭动幅度大,花样变化多,喜庆而又风趣,逐渐发展为秧歌戏。秧歌虽与京剧雅俗有别,却是姊妹艺术,被称为百戏之源,早期的秧歌,以陕北秧歌、海阳秧歌、东北秧歌最为兴盛,清代曾与徽班一同晋京会演,如今已列入《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大众艺术得到充分肯定,延安地区的新秧歌运动热火朝天,由此发扬光大,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扭秧歌成了人民大众节庆表演的主要文艺形式之一。
  综上所述,踏歌也好,秧歌也好,广场舞也好,都是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同属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群众性娱乐健身活动。
  【阅读训练】
  1.请分别用简练的语言说明踏歌、秧歌、广场舞这三种不同的民间舞蹈艺术。
  2.依照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式,仿写一句话。
  3.请赏析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第四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秧歌的?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年),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
期刊
结构是一篇文章所呈现出来的外在特征。如果说作文的材料是“砖”,那结构无疑就是在中心思想的指导下,用这些砖搭建起来的“房子”。换句话说,文章结构其实就是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一篇好作文,必须要结构严谨。如果一篇文章结构松松垮垮,甚至混乱不堪,那就很难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考场作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呢?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结构方式。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散文一般以写景抒情为主,
期刊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①,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②。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③。诸子但为未及古人,亦一时之俊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④,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⑤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有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
期刊
在治理草原沙化中,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的草种配比技术适用性很强,很值得推广,但是如何播种成了一个大难题。  专家提供了撒播和条播两种方法,撒播要更简单些,对于人力的需求也少一点,所以先被采用了起来。但是效果却非常不好,风一起,撒播的草种就被吹到了围栏的旁边,在阳光的曝晒下,90%的种子都无法顺利生根发芽。条播的方法是先用锄头在沙地上划出一条条深沟,然后在划出的沙沟里,撒上搅拌好的草种和肥料,再盖上
期刊
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施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情暴躁,而且非常专制,这使卡夫卡从小就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孤独的性格,他有时不免有点自卑。事业最不顺的时候,他甚至说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一切困难’,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这样很绝对的话。  拥有一点点自卑之
期刊
多情卻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思考练习】  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  2.作者借“蜡烛”这个意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期刊
【素材扫描】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颁奖辞】  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
期刊
?茭导语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卢永根、廖俊波、杨科璋等人榜上有名。这些年度人物以他们的事迹感动中国,传递力量,鼓励、鞭策、指引着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行,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素材扫描】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
期刊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1936年),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出身工人家庭,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继续工作的强烈愿望使他终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拿起笔,换了另外一种武器继续战斗,开始了文学创作。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饱尝了生活的苦难,成就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十月革命爆发后,
期刊
1.〈动〉往,到……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代〉第三人称代词  (1)相当于“他”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2)相当于“他们”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3)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论语》)  (4)相当于“它们”  昂首观之。(《童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