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学生读懂古诗

来源 :儿童大世界·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cfl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有的讴歌壮丽河山,有的抒发爱国情怀,有的描摹四季景物,有的感叹悲欢离合,有的赞颂亲情友谊,有的反映人生百态。这些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巨大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阅历、经验有限,因此对古典诗歌的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入选小学课本的古典诗歌相对较为浅易,可是很多学生还是未能读懂,更谈不上进行赏析。因此,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让学生读懂一首古典诗歌?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看诗人与时代。诗人写作一首诗歌,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和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诗人和什么样的诗歌。面对一首诗歌,我们切不可忽视对诗人与时代的了解。比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如果学生知道诗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又知道盛唐的社会气象和精神风貌,读懂该诗就没那么吃力了。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建功立业、追求自我实现就成了盛唐诗歌的主旋律。王昌龄和同时代很多诗人一样,青年时代就志存高远,漫游四方,西出陇西,远出玉门关。亲身体验了边塞军中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和抒发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雄气概。与高适、岑参等人成为边塞诗派的领军诗人。学生明乎此,阅读《出塞》一诗就很容易体会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传达的情感了。
  其次,看标题和注解。注解是对诗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或典故做解释,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注解,这不必多说。而标题每每是诗歌内容或主题的概括与揭示,决不能等闲而视。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相信,学生还未具体阅读就知道该诗所写的内容了。教师在教学时只需提两个问题就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一,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其二,这个节日在我国民间有什么习俗?当学生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时,老师进一步提问:诗人在这一天登高忆起哪些人?这说明此时诗人身在何方?如此,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有了七成的了解。再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一个“喜”字透露出当时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中写夜、写雨、写花,无不渗透着喜悦的情绪。至于诗人为什么对夜雨如此欣喜,在进入具体阅读时,老师稍加点拔,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又如《游子吟》、《示儿》、《别董大》等诗作,标题都直接呈示诗歌的主题。
  再次,看诗歌类型。古典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只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而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阅读,就会对诗歌有更为便捷、更为准确的理解。比如咏物诗,它是以某一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其特点是“托物言志”;写景诗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这叫“借景抒情”;而以凭吊古人或遗迹为内容的怀古诗,则多半表达诗人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惆怅。此外,还有送别诗、怀人诗、叙事诗、说理诗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从诗歌标题就可知晓其类型。如《别董大》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有的则需从诗句中得知,如李白的《劳劳亭》。确认了诗歌的类型,我们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意向。教学《别董大》一诗,老师需要特别提醒学生的是,这首送别诗与一般送别诗所表达的依依难舍、缠绵悲伤的情感不同。它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这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看出。例如《竹石》显然是咏物诗,是“托物言志”之作。《竹石》是通过对竹石形象的刻画,表达诗人自己愤世嫉俗的心情和正直倔强的性格。而像苏轼的《题西林壁》,便是说理诗,重在理趣。老师只需让学生着重玩味后面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可。
其他文献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语文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运用的教学。而习作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农村小学信息闭塞,学生阅读量相对较少,学生知识面狭小,生活不丰富,眼界不开阔,致使学生习作水平不高。习作教学使学生产生“老师要我写”的消极被动心理,挫伤了孩子们的激情,无法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不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习作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信息技术,以其信息储备量大,教学过程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的目的是“进行表达和交流”,“是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方明生在《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中也指出:“作文是一种生活活动,是同日常生活相连的活动,是同人的成长相连的活动,是同劳动、认识、思维相连的活动,是一种儿童自身文化的创造活动。”可见,习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丰富生活积累,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生活情
期刊
昨天的春风似乎太过暴虐了点儿,吹断了无数棵树的枯枝,我也被风的威力吓着了,反正也没有什么急事,就没有去和春风搏斗的必要。今天又在家里看了一天的书,下午5点了也该下楼去走一走啦,带着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思绪来到了久违两天的地面。  一出楼梯口,看见门前几棵大杨树上的巴巴狗(儿时的俗称)再也扒不住母亲的手臂,只能一个跟着一个趴在了母亲的脚旁,一会儿的功夫就铺满了厚厚一层,脚踩在上面软软的,到现在我也搞不
期刊
读和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从当前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水平来看,写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似乎更为严重些。作文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阅读教学的附属品,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从各级的优课评比中就可以看出来,阅读课几乎席卷了全部,这就导致了作文教学的“被忽略”。再加上教材中的命题作文规则较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表达的欲望被扼制了,于是作文教学的效率就打了折扣。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期刊
习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即教育。”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它更给予小学习作教学以深刻的启示。实践证明,小学习作教学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习作,就是让习作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习作,在习作中逐步学会思考、透视、享受生活,并形成改造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生活的质量,在习作中幸福地生活。  一、不断丰富生活积累  习作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从教十年的我,回首与学生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蓦然发现,记忆长河里许多熠熠生辉的故事竟然都与书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名人“对话”、我们的“精神食粮”、永远的《飞鸟集》一个个与书为伴的故事,是我与学生们说不完、道不尽的幸福往事。  关键词:摘录 梦想 欣慰 书籍  从小就喜欢捡拾砖块儿在墙上勾画、教弟弟妹妹识字的我,终于在20岁那年师范毕业,回我的母校做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并担任班主任。就在
期刊
灵潭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她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比较优厚的文化底蕴。如何让灵潭小学这朴素的名字响起来,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热爱的大家庭,工作、学习的乐园,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我们把学校管理的重点定位在教师管理上。  一、目标引领,促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目标就如同行船没有了航向。学校领导要善于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明明白白
期刊
不同的文本中都有一个“我”,作为形象也各有所指。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般通过“我”来表现。比如戴望舒的《雨巷》,诗中的“我”就是抒情主人公,有别于诗人自己。诗中的我期待遇到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用以表白一种渴望以及难以遣去的惆怅。小说中的我,多是充当一个叙述者的角色,即第一人称的叙述。比如鲁迅的《祝福》,小说中的“我”,既不同于鲁四老爷的冷酷,也不同于其他人的冷漠,而是对祥
期刊
新的一年来了!我们又长了一岁!  这事儿好玩吗?  对于办儿童刊物的人来讲,这是一个最大的谜题。因为二十年的岁月,可以让一个孩子长成一个健壮的青年,可我们的《儿童大世界》却必须保持从开办那天起就绽放的天真烂漫。  作为一家儿童期刊,这是它的本性,更是它的使命!  早在上世纪初,郑振铎先生主办的《儿童世界》就已经成为了儿童阅读的一个响亮的品牌。我们叫《儿童大世界》,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这个更富有联想力的
期刊
这篇课文很有内涵,意蕴深刻。但一般的教师都被课文中的两句话给蒙了眼,一是“他不干活了,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这句话几乎要了小灰兔的命,小灰兔由此而被贴上了懒惰的标签,成为一个所有小朋友都不愿意扮演的形象,这形象一直根植在小朋友的心中,陪伴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这与他的名字“灰兔”相辉映了,灰色,不亮洁、不光彩,这种色彩情感效应或许正是作者为何给这个形象取这个名字的真正原因;另一句“只有自己种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