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长征壮烈   “起步”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至1935年新年的两个多月里,跋山涉水,英勇战斗,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之际,我们重温红军长征起始阶段红军壮烈的牺牲故事,感奋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气概,感受红军长征何以取得最后胜利。
  不畏牺牲
  红军战略转移先遣队的出发,比中央红军还要早两个月。1934年8月,红六军团9700余人,由江西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出发,突破国民党军多道封锁,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寨前镇,在这里誓师西征,是为中央红军长征作侦察、探路的先遣队。
  “探路队伍冒着很大风险,要讲大局、讲纪律,要有不畏牺牲的精神。”桂东县党史专家罗健东说。
  中央红军长征后,红二、六军团在湘西发动攻势,调动和牵制了敌人11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打乱了蒋介石的作战部署,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在湘黔的行动。后来,红二、六军团在湖南桑植县出发,挥师北上长征,后编为红二方面军,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突破封锁
  为围堵中央红军,国民党军在红军前进的路途上重兵设置了四道封锁线。
  10月21日,红军各军团突围后与敌军发生战斗。25岁的红三军团四师师长洪超牺牲,他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个师长。至27日,红军所有部队渡过桃江,胜利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
  11月11日,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湖南汝城县官亨瑶族村延寿河畔。88岁的当地老人胡共海回忆:“河水都被血染红了。”
  湖南宜章县是85年前中央红军长征中打下的第一座县城,这里保留着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的指挥部旧址。攻打县城前,宜章的党组织和游击队便配合红军捣毁了国民党设在县境内的一批碉堡,并帮助红军修战壕、搬炮弹;战斗打响后,又全力照顾红军伤病员。
  “战争,不仅是军队的拼杀,还是人心向背的较量。”宜章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谢水军表示,紧紧依靠人民,是红军长征、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法宝。
  1934年底,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打响,这是红军长征出发以来最壮烈的一仗,也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9天血战,红军广大指战员拼死突破,以无比壮烈的献身精神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湘江以东围歼红军的图谋,保全了党中央和红军主力。
  勇于担当
  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见证了红军在严峻生死关头面临的抉择。正是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红军必须西进贵州,甩掉强敌,避实就虚,寻求机动的主张。
  这就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通道转兵”。红军长征史研究专家胡群松认为,“只有真正负起责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才能夺取胜利。”
  红军进入贵州后,于12月18日在黎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战略方针,采纳了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瓮安县猴场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再次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重申了黎平会议的决定,决定抢渡乌江,攻占遵義。
  从通道会议到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再到遵义会议,构成了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链条,中国革命终于开辟出新的局面。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風云际会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新时代的强军大幕已经开启,这是凤凰涅槃式的浴火重生,这是不忘初心的重整行装再出发。陆上猛虎、水下尖兵、空中骄子、航天英雄、导弹专家等在不同战线上的强军英雄正在竞相涌现。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讴歌这些强军英雄!
期刊
上个世纪70年代,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轰动全国。因为这部电影,人们记住了电影的主人公——“潘冬子”。“潘冬子”犹如一颗闪闪的红星,永远闪耀在人們心中。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是谁,更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儿子许光。  1929年,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中,红军将领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的第三个儿子许光降生了,这也成为他们所生育的三个儿子中
期刊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  《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表示,下一步,住房和城
期刊
如今,已经退休颐养天年的滑俊,仍然会经常到机场转一转,每次他都会满怀激动和兴奋,他似乎仍然在回味着过去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先后驾驶过多种国产歼击机,完成了大量科研试飞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科研试飞英雄”荣誉称号,成为空军试飞员队伍中元老级的人物。  “没有风险,要共产党员干什么?”  新中国成立前期,滑俊入伍,经历了新中国解放大西北的战役。1950年1月,带着战场的征尘
期刊
江姐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但仍然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女英雄的真名。2019年是江姐牺牲70周年。70年前,当她终于盼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却把所有愿望与爱久久地埋在了新中国的土地上。  江竹筠原名江竹君,1920年出生于今天的四川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江竹筠是她被捕后用的名字。  1939年夏天,19岁的江竹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秋,被中共川东特委指派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单线联
期刊
聂荣臻用22年时间完成南昌起义经验教训的总结  聂荣臻元帅从1958年10月到1980年底,用22年的时间完成《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为再现这一伟大的历史,聂荣臻查阅了叶挺、彭湃、邓中夏、恽代英、周逸群、谭平山等领导人参加南昌起义的历史档案。他说:“我们的战友们和烈士们的革命精神和他们所献身的革命事业,随着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发展,正在整个亚洲,在东方,在
期刊
开国将军曾是警卫员 枪林弹雨中两救了“徐老虎”  1915年4月的一个深夜,詹大南出生在大别山里。小时候的詹大南就是苏维埃政府的小小交通员,他是儿童团的骨干力量。16岁时,詹大南和弟弟以及十几位同乡一起报名参加红军,开始了为穷苦百姓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  1934年4月,鄂豫皖省委召开会议期间,时任红25军长的徐海东见他年龄不大却是个机灵鬼,军事方面的素质很不错,就把他调了过去做警卫员。  徐海东
期刊
毫无疑问,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党史军史上恢弘的一章,肯定是滚滚长江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日——1949年4月20日晚至21日晚上,我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以及华东和中原的地方部队,兵力总计上百万,分别从南京以东的江阴到安徽的安庆千里江面,开始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决战。  大江东去,惊涛拍岸,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与故事,應当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  谁是真正的“渡江第一船”  我们都敬仰“渡江第一船”上的
期刊
出生于1949年4月22日的帥正林回忆起70年来的生活和巨变,有太多太多的感慨......风雨中,苦累间,日子虽有波折,但他无怨无悔,有的更多的是满足感。
期刊
陈元荣,1949年7月18日生于兴义市。1968年8月毕业于兴义市师范学校。先后在望谟大观小学及兴义市向阳路小学任教长达35年。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同龄人,跟随祖国走过了70个春秋。  “忆往昔勿忘党恩”这是父亲及我们一家人的家教宗旨。造就了我們这个家庭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努力工作、善待他人的良好家风。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与新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出生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有七兄妹,我排行第五。解放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