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学习方式单一和单调,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新课标“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新课标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要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和思索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用”。
  【关键词】数学学习读听讲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学生就像一个容器一样被动地接受,学习方式单一和单调,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新课标“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新课标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要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和思索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用”。
  一、 数学学习中的“读”。
  以前我们常常强调语文学习中的读,而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读出来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然是“读”,
  首先是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分析相关的问题,掌握有关的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是读生活,有人说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也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原型,新课标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读数学、找数学,在生活中读到的数学知识有了学生的亲身感受,对他们自身来说是印象最深刻的,而且是最感兴趣的。数学学习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常需要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还需要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 数学学习中的“听”。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而严密的学科,所以数学中的听相当重要,可能只有一字之差,然而意思却截然相反。数学中的听课不仅指听老师讲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听老师讲课,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步骤和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学间的交流更能引起共鸣,因此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特别提倡小组交流,博采众长,在小组活动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上老师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养成与人交流的习惯,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三、 数学学习中的“讲”。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概念,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的任务之一。数学学习中的“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讲体会和讲思路等。
  首先是讲体会,学生通过读教材、听上课、听发言后,通过自己的反思,再将自己的体会讲出来,可以加深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讲的过程中,拓宽评价的渠道和方式,也对知识进行了再学习和思考。其次是讲思路,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该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的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学生大胆的讲,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四、 数学学习中的“用”。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他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是构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应该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和生活,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点拨,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只有师生之间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我班的大强和小强是孪生兄弟,他们俩共骑一辆摩托车上学.他们家离学校不远,才四个站的路程,可是却经常迟到.迟到的原因,他们有时说是保姆没有按时叫醒,有时说是前晚未买好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高校数学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进入到21世纪,科技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应用普及,数学作为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的各个基础领域,凸显出数学的重要程度,所以,很多的高校教育都把高校数学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数学应用之普及,致使很多专业都把高等数学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高等数学的教育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很多同学并没有形成数学思想,对于问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小学生抓起,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具有十会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创新生活实际数学趣味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
什么是教育叙事rn表面上看,教育叙事研究不过是教学的研究,但任何有效的教学研究总会牵涉到学生或教师的生活.或者说,真实的教学研究往往是教学与生活的研究.由此,教育叙事研
分析独立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现状,并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图书馆为例,探索独立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当班干部真的没意思吗?在许多学生眼里,当班干部是一件苦差事,年级越高,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越多.由于精神上不愉快,他们的工作往往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协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