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对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德育教学中有效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两者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15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学德育对学生的整个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道德教育在我国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讲解,忽视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态、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有效融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应该重视两者的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
  1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前提。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德育教学展开,需要教师在相关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德育工作,并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学,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看作德育的一部分,能够对德育进行完善,促进德育工作有效展开。第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有效实施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德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拓展和完善德育内容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阶段,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心理比较浮躁、敏感、自卑等等,传统德育难以对学生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改善,要求教师明确德育目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并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对学生身心发展问题进行解决。第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應相互配合,实现共同效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从属与被从属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德育,两者虽有不同之处,但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有明确道德标准、思想观念,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德育的支撑。心理健康教育承担着道德内化的使命,德育内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调整和充实,才能解决学生的道德困惑,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状态。新时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德育,应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吸取其理性内核,借鉴其人文手段,使德育植根人心、体现人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教师德育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小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忽视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意义,教育教学活动脱离学生的具体认知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德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普适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新时期必须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改变理论教学的单调形式,丰富德育的内容,并且从实际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在组织德育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观察学生心理为出发点,以发展的眼光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紧扣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找出学生各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此作为设计德育活动的依据,使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课程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接受德育活动。
  2.2 德育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除课堂教学外,小学德育还将开展与德育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小学一般通过共青团、德育专题会议等形式开展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礼仪伴我行”的道德教育活动。老师先将活动内容讲给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宣传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实际教学中,在德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推动德育工作长效开展。
  2.3 尊重学生主体性
  学生作为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严重的话就会发展成心理和思想问题。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困扰,能对他们的思想问题进行相应的疏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减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使他们能坦然地面对问题,积极地迎接来自生活和学习的挑战。将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能使心理辅导与思想疏导达到理想的效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总结语:小学阶段,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则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真正展开,学生的心理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温朝明.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教育的时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0)
  [2] 高霞.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
  [3] 吴湘红.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与传统应试教育教材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驱动;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27  教师在科学知识教学中,应融入“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设计,使学生有观察、质疑、发现、分析、辩论、交流等机会,激活学生思维、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教学理念的改变,高中化学的教学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下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探究性和互动性较强的参与式教学,借助情景探究、互动教学等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教学内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研究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目的。本文从高中化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致力于打造出高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的需要,谱写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篇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初探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注重教师的授课以及对学生的监督,而网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师的监督,此时就需要依托其他的方式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此文旨在分析网络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一致性,并寻求更合适的解决方法,将网络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应用到数学教育之中,取长补短互利互惠,提高学生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是化学学习的关键阶段,但是化学的学习是从九年级开始学习的,学生进入到高中,基础不够夯实,会感觉这个学科难度较大。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真正走近化学,进行高品质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知识,打造高效率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24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让学生
期刊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从某种角度而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语文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写作教学原理,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2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普及,我国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教学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高中生物作为一直以来学生学习较难的科目,该如何适应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深入挖掘网络资源为生物课堂所用,探究教学新模式,是当下的每位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高中生物是一门科学性、复杂性较强的学科,教师通过拓展教学新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的进行生物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教学体系中,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生的学习深度则会直接影响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安全教育关系到人身安全,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园在教学中也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幼儿安全意识除了交通安全之外,还包括防止被拐骗、被性侵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伤害,无论是家庭生活和幼儿园活动中,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25  引言: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有机
期刊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硬件软件条件都在发展的更加完善。国民对于最基础的问题已经不再着重关注。相反的,国民近些年最为关注的是自身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自身身体健康的问题。中小学生身为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地教育,有效地保证中小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则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所以要如何正确的设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则成了一项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故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