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p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应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新思路新模式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理念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和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3.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教师要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4.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能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途径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程式化严重,每个环节都按照教师的既定思路进行,课堂形式中也有问答和多种形式的讨论,但学生仍然离不开教师这根“手杖”的牵引,学生的思维仍是跟着教师设计的路线“循规蹈矩”地走。那语文课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呢?针对学生有小学六年的学习经历,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初中教材相对浅显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一套完整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并让学生把这种方法贯穿始终。
  语文课是对母语的学习,学生都有着深厚语言功底。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中的一些环节,信心是支撑教师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其次,从初一开始教师就要着手有目标、有步骤地教授一些学习方法。可以从基础环节做起。
  (1)先从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入手。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让学生上网广泛查阅、搜集、整理,但不能不加约束,信马由缰,否则会导致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从以下五方面掌握:名:姓名、字、号、谥号等;时:所处时代;地:籍贯;评:当时或后人对其评价、称谓;作:传世的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可以自主地、不用任何人指导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初中三年中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如此推行下去。
  (2)对于生字词的学习,很多教师采用课前布置、课堂检测的方法。其实这样学生还是被动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从初一第一课就养成在读课文中标出生字词,读完课文后查字典解决的习惯。教师要提出解决生字的具体要求:不但要知道字的正确读音,记住字形,而且要了解字义,同时注意和其读音相同或形近字,并加以区别,对生字彻底解决,达到对识字的积累。
  (3)每种文体都有一定的文体知识,所以教师要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文体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文体知识去自主学习。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和补充即可,不必课课分析,句句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解疑和引导作用,防止学生的学习偏离课标要求或深度不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时教师一定不能怕浪费时间,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拔苗助长、越俎代庖,导致自主的学习方式不能完全实现,又回到传统的教学中去。这和“盲打”是一个道理。开始练习时,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自主学习必定“浪费”时间,但是,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学习效率必将提高,教师就能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
  2.注意习惯的培养,增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培养学生自觉查阅资料、合理使用资料的习惯。语文学习的信息来源广泛,学生应学会运用各种资源为课堂服务。其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习惯,善于把相关知识整合,在每个学习环节中都有拓展、链接。最后,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迁移的习惯。把课内所学到的知识能力自觉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课外的每一篇文章都和课文一样成为学习的范文,扩大学习的范围,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教师应注重对自学的指导,同时加强自身的基本功。
  学生养成自学的意识和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有可能在某一环节进入过多、过繁、过深的误区,此时,教师应该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删繁就简、去粗存精,让学生在新课标规定的范围内自主学习、探究,避免走弯路。
  
  三、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1.以情感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现行教材中有很多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教师的情感来启发感染给学生的,教师应该首先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且有分寸、适度地把这种情感通过语文教学表达出来,从而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迸发出闪耀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语言不仅简明,而且要言之有物。
  2.结合国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要结合国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现状,了解国情,关心政治,把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到语文课堂上。
其他文献
摘要: 元四家山水画是整个元代绘画的最高成就,他们创造的山水画境体现了元人对心灵节操的执守。解析元四家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理解画面中的虚实,更是画家将自然之境化为胸中之意的深刻体悟的结果,是画家主观精神和艺术修养的体现。  关键词:元四家山水画虚实精神    元代山水画是继五代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高峰,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抒情写意一格的最高峰。元四家代表了元代文人画,是整个元代绘画的
摘要: 二战后人类在科技的大路上获得极大发展,但是传统的发展观带来了人类的生存困境,于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符合人类进步的发展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真善美追求    发展是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在古代就有柏拉图、莫尔等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思索;在近代有培根、孟德斯鸠等
目的:观察麦粒灸(双侧足三里、关元、双侧大肠俞)结合中药治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麦粒灸结合中药治疗对患者IL-10、TNF-α相关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应
AIM To explore the induction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Solanum lyratum Thumb(ST) on human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SMMC-7721 cells through the mitochondrial pathw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胎儿脐带结扎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围术期产妇寒颤、牵拉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6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
语文教育应该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审美的最高境界往往是超功利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人的健康审美情趣,最终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中学各学科都兼有美育的任务,但是,语文学科美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远远超过数理化学科。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的教育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
摘要: 新课改以来,自主学习得到大力提倡,但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文章在自主性学习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一、自主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1.自主性学习的概念。  自主性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
摘要: 教师在教学上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通过“使用语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享受语文”来升华人性,并通过能力和人性的合金来建塑人格,体现语文教育“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模式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上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但教学方法不应程式化、单一化,更不应变化无常。如在
有一天朋友转了网络红人张尕怂的唱歌小视频给我,我看了后笑得差点呛住,立刻登录微博给他加了关注.以后的日子里,但凡心情有点丧,就去找一段他唱歌的视频来看,荒废了很久的微
期刊
早在“五四”时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强调了美育是一种主要的世界观教育。高中阶段是中学生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期,研究显示,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得到较高的发展,开展美育活动,对高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自我意识、性格、品德和人际交往等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学具有美育功能,其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那么,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