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tyyu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和谐课堂的内涵、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为什么追求和谐、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现和谐的建议三方面论述了和谐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和谐
  一、和谐与和谐课堂的内涵
  和谐,是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现象本身合乎规律的过程。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最佳的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它通过感知在人的情感和理智中产生积极的反应,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历史与社会课堂,旨在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习时,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强化和巩固,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
  二、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为什么追求和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健康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就成为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三、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现和谐的建议
  1.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关系和谐
  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是和谐教学的前提。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活跃和充满朝气的,不应是靠压抑学生的个性而实施教育。正确的方法是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并获得发展。教师应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了解他们的学习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法,使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成为他们自由选择的对象,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笑脸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使教育、教学超水平发挥,以此提高教的效果。在参与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尊重与理解他们感受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健康发展。
  2.创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之间关系和谐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实施中強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有的放矢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实在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的形式已普遍化了,如何创新值得我们探索。小组合作可以由 3-5 个成员组成,而且每个成员都必须有所付出。在同一组尽可能地混合不同能力的学生,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这样的课程,可以事先按常规分组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找出独立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由组内成员共同协作完成诸如查找、整理、笔录、口头表述,侧重分析华盛顿的重要贡献以及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位总统的必然性。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把优秀和普通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特别是学习复杂的材料时,由优秀的学生负责讨论,由一般的学生来负责较为简单的问题,这样,两类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到更多。如对有一定难度的《工商业的兴起》的教学,就可以采取这样的小组组合方式,这样不仅能有效保证上课时间,更能快速得出比较理想的答案。
  3.整合教学素材,实现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和谐
  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融合了历史、地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课程的整合基础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正是这一特点,历史与社会课堂不仅是单纯传授历史的、地理的甚至是其他知识,极为重要的是必须融合多方面的知识、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和历史史实。
  总之,构建和谐历史与社会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要立足于和谐课堂构建,一个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使学生在平等、愉快、民主、积极的气氛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莉.历史与社会.和谐课堂探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本文以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为对象,结合新课改相关要求,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前言  “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跟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转变思想,改变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材特点,并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手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被提上了改革的新日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较
期刊
本文针对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内物料因受潮结块的现象,提出了将结块物料破碎和移除的2种解决方法,达到了消除结块堵塞出料口、无法正常卸料的目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广泛应用,
【摘 要】课程教学是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其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在指出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同时,阐述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师资上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单证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外贸企业的经营成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单证工作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单证实务》课程作为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UG软件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指导及学科的具体内容,对UG软件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达到了初步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UG;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机械制造业飞速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加快,行业上竞争不断加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个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院校,面对就业压力增大,对教学的要求也更高。UG软件课程又
期刊
甲鱼富含蛋白质、钙、脂肪、糖质、激素、维生素、酶类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高级食品和保健营养品。目前,甲鱼人工饲养在我国发展较快,但市场上多以活甲鱼进行流通,不仅不便销售
【摘 要】导学案教学模式实现了由以往的“先教后学”到现在的“先学后教”的跨越,改变以往教师只顾自己讲解、忽视学生的参与;只知道磨时间、忽视课堂效率,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本文作者从制作导学案的前提、基础和关键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导学案;数学教学;方法  导学案即为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
期刊
随着新课改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掉“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我们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新课标下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角度逐渐融入我国各行各业。伴随着这种信息化的脚步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也看中了信息化发展的势头,积极的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融入在一起,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并针对其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卓越表现先做出阐释。希望通过笔者的介绍,我国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领域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