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学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建构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相当普及,全美很多学校设有新闻学院或新闻学专业。随着媒介融合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美国各新闻学院或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教育方向等方面对新闻学教育体系进行了大的变革和建构。除了继续遵循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美国新闻学教育日趋重视媒介融合教育,注重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培养,强调实践与应用训练,新闻学教育日趋国际化,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
  为了更加全面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圣克劳德大学传播与新闻系、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太平洋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等五个不同知名度的新闻学院或新闻专业作为分析和研究样本,以免以偏概全之嫌。
  重视媒介融合教育
  美国新闻学教育通常采用新闻学和社会、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教学并重的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重视媒介融合教育。随着数字技术对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受过良好媒介融合训练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美国新闻学教育紧跟媒介融合的时代步伐,看准发展趋势,新开了很多媒介融合的专业课程,或者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加入了很多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增加了很多用于进行媒介融合教学的硬件设备和多媒体教室。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有10多家各类新闻专业机构,学生有大量机会与在职记者交流。近年来,哥伦比亚大学还开办了数字新闻塔尔中心(Tow Center),并开始授予计算机科学和新闻学的双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自己一直致力于新闻学教育向多媒体和媒介融合方向的革新与衍变。
  美国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新闻学院开设了很多注重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电视报道与编辑,电视制作,高级报道/写作/广播、高级编辑与表现/网络、高级数字叙事,音频新闻,数字摄影新闻实验室,在线新闻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传统采写能力以及多媒体运用的融合。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处于动态中的媒介未来的新闻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建设了配备有最新数字技术的“未来编辑部(Newsroom of Future)”多媒体专业教室。所谓“未来编辑部”,包括采集、文字编辑、音频视频剪辑设备等,并使用一套软件连接各个新闻工作者的电脑,使得新闻资料编制传送一体化。石溪大学很多课程都在这个“未来编辑部”里完成。所有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都被要求必修广播、印刷、在线新闻等课程,并学会如何利用多媒体平台和模式进行思考与工作,然后在最后一学年才可专注于其中某一种媒介的学习和应用。
  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确立了广播新闻、融合传播、媒介研究、出版与在线新闻、广播电视与互动媒介等专业研究方向,从这些专业设置可以看出其对媒介融合教育的重视。
  美国和中国在新闻教育理念上有很多差异,其中之一就体现在对教师背景的要求方面。中国新闻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具备高学历,美国看重学历的同时,更看重教师的从业经历,在媒介融合时代,后者的要求尤甚。由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提供的相关资料可看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共有教师28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两人,占所有教师的7%;具备媒介从业经历的教师27人,占比96%;来自传媒行业的兼职教师10人,占比3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美国的新闻学院非常看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并不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和学位,这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有很大不同。中国新闻学教育非常重视学历和学位,将博士学位视为进入各新闻学院工作的通行证,使得中国新闻学教育体系建设出现了种种偏差。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员也全部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包括获得各种奖项的记者、专栏记者、作家、杂志编辑、纪录片制片人,以及数字媒介领域的专家。这些教员全部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胜任媒介融合的专业教学与支持学生发展的工作。
  美国各新闻学院近年来新聘用了很多在新媒体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员,与传统新闻学教员一起,致力于培养新型新闻人才。即便原有的新闻学教员,也在向媒介融合研究领域靠拢。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在2010年招聘教员时,发现应聘者发来的简历中90%以上都号称自己的研究领域是新媒体。
  强调多媒介的实践与应用训练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非常强调实践和应用训练,因此,很多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报纸、出版、电台、电视台等领域从业,或进入娱乐、多媒体、广告、公关、外事、文化交流等领域。在常青藤盟校中,哥伦比亚大学是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大学,其研究生院是全美乃至全球顶尖新闻学院之一,普利策新闻奖就是由哥大新闻学院主评。该校新闻学院在兼顾传播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偏重新闻实务培训,致力于培养新闻界精英人才,其毕业生拥有最实用的技能,不需要很多的在职训练就能解决重要问题,在美国传媒界备受欢迎。当然,该校新闻研究生院的入学要求也非常严格,它并不看重申请者的语言成绩,申请者将参加该校自设的测试,比如让申请人写出类似《纽约时报》的社论,甚至允许研究生以新闻作品代替毕业论文,其重视实践程度可见一斑。
  美国新闻教育在授课环节就已开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未来编辑部”多媒体专业教室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大部分课程都会给学生进行新闻采集与编辑的时间,你很难区分哪些课程是课堂教学、哪些课程是实践教学。而且,这些专业课基本上都采用小班教学,任课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指导每一个学生,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迅速地提高新闻实践能力,在课上就能实现上手训练(hands on)的实践型教育模式。同时,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几乎所有的教员都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其院长霍华德曾担任纽约市长岛《新闻日报》(Newsday)编辑部主任18年,在他任职内,该报有8人次获普利策奖;其副院长马茜曾在CBS工作30年,曾任CBS《新闻报道》节目的高级副总监;其他专职或兼职教员也多数具有丰富从业经历。这样的师资配比保证了新闻教学的实践水平。   美国新闻教育还非常注重为学生提供校内校外实习和实践的机会。石溪大学要求所有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在石溪大学的校办报纸、校办杂志、校办网站、校办电台或校办电视台选择其一进行一学期的校内实习。
  据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主任董庆文介绍,美国约95%的新闻学院办有一份由学院新闻专业主办的报纸;约90%的新闻学院办有电台;约50%的新闻学院拥有电视台。约70%的新闻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室;约50%的新闻学院拥有广播实验室。还有一些新闻学院办有低功率电台,其信号覆盖范围不到一英里,不受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直接规制。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办有《哥伦比亚观察家日报》(Columbia Daily Spectator)、哥伦比亚大学电视台、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其出版社更是全球闻名;石溪大学新闻学院拥有一个非常完备的电视演播室;圣克劳德大学传播与新闻系拥有一个UTVS电视台以及KVSC广播电台和KVSC网络电台;太平洋大学传播系拥有一个Pacific2电视台和一个KPAC电台。这些学校媒体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无数的实践机会。
  同时,石溪大学新闻学院还要求学生在石溪大学所在的长岛,或纽约市,或大纽约区的媒体进行多样化的校外实习,石溪大学新闻学院设一专门教员为实习协调员,接受学生咨询,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石溪大学位于长岛,紧邻媒介之都纽约,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有机会到长岛和曼哈顿的媒体机构学习和实习,其毕业生也有机会到CBS新闻(CBS News)、《新闻日报》(Newsday)、东汉普顿出版社(The East Hampton Press)等众多美国媒体工作。
  每年毕业季,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会举办招聘会,其2011年招聘会有110多家媒体出席,包括纽约时报、BBC国际频道(BBC WORLD)、公共广播网(PBS)等国际知名媒体,也包括TWC本地新闻(TWC Local News)、麦德迪斯视频工作室(Mederith Video Studios)等,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新闻学教育日趋国际化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注重国际化合作办学与交流。其初衷有三:一是通过国际化扩大自己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二是通过国际化让自己的学生走出去,拓宽自己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化传播人才;三是通过国际化办学、招生为学院和学校盈利。
  随着中国这些年经济的持续发展,美国各新闻学院都非常看重与中国的合作,日益把中国作为新闻学教育项目国际化的首要合作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一些举措。一是派遣一些教员到中国来,与中国的新闻学院建立联系与合作;二是聘用一些华裔作为留学事务管理人员,专门负责该新闻学院的国际合作事务和留学事务,甚至在学校的国际交流学院里专门成立中国事务部,比如圣克劳德大学就有专门的中国事务部,可见对中国的重视。
  因为有华裔的帮助,美国一些新闻学院与中国的新闻学院建立合作的障碍大大减少,而且双方合作的机会也大为增多。显然,这些举措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几所国内新闻学院建立有长效合作机制。中国学生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为了使留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和生活,该校成立了国际学生及学者服务中心(ISSO),为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服务。
  石溪大学新闻学院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都有合作。2009年6月,石溪大学14名新闻系学生参加了石溪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办的的暑期“大篷车课堂”之“重走丝绸之路”,两校学生在中美新闻教师的现场指导下,沿着古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和写作,一直到万里长城的最西端——甘肃省的嘉峪关。石溪大学新闻学院不断策划组织赴中国的暑期交流班。中国的新闻专业学生也有相应的赴美暑期班,内容主要是接受美国教授的新闻基础理论培训、多媒体应用培训、考察部分美国媒体。
  北阿拉巴马大学与国内很多院校都有合作,如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虽然都是校级合作的项目,但这里面都包含了新闻学教育合作的子项目。为了争取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北阿拉巴马大学的新闻学教育项目设立了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英文教学ESL课程,其直接目的是帮助中国留学生尽快听懂美国教授的授课。
  对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中国近百年新闻学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新闻教育经验。在当下的媒介融合时代,美国的新闻学教育继续提供着值得借鉴的模式与范本。
  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国的新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重视新闻学的基础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在媒介融合时代进行新闻传播的能力与技巧,这就需要依靠教学实践环节来实现。
  实践教学模式需要硬件和软件的进一步提升,硬件指国内各新闻学院能建设完备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和校园媒体,软件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以及教学服务。中国的新闻学院应该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从各类媒体吸纳一批业界精英到高校任教,赋予新闻学教育更多实践的特质,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及更多到媒体实践机会的教学服务也是一种现实选择。
  在与美国新闻专业项目的国际化互动中,国内新闻学教育的国际化也会日趋成长并走向成熟。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应进行大规模的新闻学教育体系变革,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新闻人才。
  作者 赵树旺系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研究院博士
  董庆文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太平洋大学传播系主任
其他文献
今天,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社科学术期刊如何发展是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一个课题。作为一名社科学术期刊的编辑,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发展自己?如何提高自己的“把关”水平?解决这类问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当前社科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下,探讨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并不断提高自己编辑水平。  社科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成果、引导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发展
2012年2月21日,未来电视有限公司(中国网络电视台旗下子公司)与PPTV网络电视(聚力传媒旗下媒体)在京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在互联网电视业务领域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内
座谈会前蒋建国会见了该书作者贾长华一行,对今晚传媒集团的改革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报刊单位的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是80后,更是创业者。因玩儿而起,成为了优秀的“技术男”;因为梦想,又和偶像比尔·盖茨一样休学,开创了自己的小小事业——PPTV。但7年之后,当时的“small potato”成为了拥有3亿用户,网站整体日均PV达到1亿,直播在线峰值超过800万的“Dark horse”,正在向中国视频行业的第一阵营发起冲锋……  而他说,“这一切,不过是天助自助者,是坚持过程中的无意绽放”。    一天之内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以纸质为媒介的期刊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期刊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变数。面对诸多挑战,传统专业期刊如何发展,已成为业界思考的话题。本文
随着世界各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愈加显示出其重要影响。媒体的巨大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带来了因媒体报道引发的矛盾纠纷,一些新闻当事人或受众认为媒体报道存在瑕疵、失实、不公正之处,又或侵犯了个人权利,进而质疑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大众媒体如何规范新闻报道、增强媒体自律也成为业界学界重视的问题。  媒体自律除了新闻从业者自身提高专业素质外,还需要一些制度性自律保障机构
学术期刊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平台,是学术研究方向的引领航标,其质量和影响力是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当前,期刊业数字化的发展势头,对学术期刊在办刊理念、办刊风格、办刊模式、赢利模式等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那么在数字环境下,学术期刊尤其对于数字化相对滞后的区域性学术期刊,如何顺应变化,如何提高知名度、扩展影响力,进而提升其传播力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河北省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为例
5月20日上午,雨城区出租车行业优质服务劳动竞赛街头宣传活动存新民街举行。这是继打造“星级出租车”、创建“先锋岗服务车”和“生产标兵”党员示范岗后在服务部门开展的新
11月2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报告厅举行的2012第二届中国汽车意见领袖论坛上,12位获奖者登台领取首届中国汽车新闻奖。本届汽车新闻奖共评出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本刊讯2012年7月16日至29日,第三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共邀请了50余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和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110所高校的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