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研究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学校归属感》问卷对铜仁幼专527名高职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在“性别”、“生源地”、“担任学生干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女生;农村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城镇高职生;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大一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高职生,大二和大三高职生学校归属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高职生;调查研究
  1943年,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人都有归属需要,即每个人都想成为团体的一员,并在其中获得某种认可。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而也有对学校的归属需要。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1]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
  以往研究表明,学校性质、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都会影响学生学校归属感。铜仁幼专各项设施正在完善,教师队伍正在扩大,管理制度正在成熟。部分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环境、人际受挫等,容易产生不满、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都阻碍学生对学校形成良好的归属感。如果学生对就读大学的归属感不高,就会产生各种问题行为,如辍学、厌学、暴力行为等。学生对就读大学的归属感越低就越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将降低学生学业动机、学业成就等。同样也不利于高校的自身发展,将影响高校的知名度和生源的质量数量。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特点,并针对其现状给出合理的解释。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关心理学依据,同时为高职学校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一、对象与方法
  1.被试
  整群抽取了铜仁幼专12个高职班级。共发放问卷550份,剔除无效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527份。
  2.研究工具
  采用中国学者Cheung和Hui(2003)翻译Goodenow等(1993)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PSSM)来测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共18个项目,其中第3个、第6个、第9个、第12个、第16个项目均使用反向计分。每个项目都采用6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基本不同意”,“4”代表“基本同意”,“5”代表“同意”,“6”代表“完全同意”。在本次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6。
  3.研究过程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教师担任主试,所有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当场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整体状况
  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得分在34-100之间,最小值34分,最大值100分,平均值为67.14分,略高于中等临界值63(18×3.5),说明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归属感总分小于或等于临界值63分的人共193人,占总人数的36.7%,这表明近四成的学生学校归属感较低。
  3.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性比较
  (1)不同性别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性比较
  表3  不同性别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示p<.05)
  由表3可以看出,男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9.91,女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6.54。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知男生和女生的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女生。
  (2)不同生源地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性比较
  表4  不同生源地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示p<.05)
  由表4得知,农村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7.43,城镇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3.60。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知农村和城镇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城镇高职生。
  (3)是否学生干部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差异性比较
  表5  是否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示p<.05)
  由表5得知,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9.47,没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5.73。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知担任学生干部和没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
  (4)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性比较
  表6  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6得知,大一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5.40,大二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分为68.40,大三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的平均分为68.44。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大一、大二、大三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存在差异。经过LSD事后比较,得知大一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高职生,大二和大三高职生学校归属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讨  论
  (一)对铜仁幼专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分析   对527份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铜仁幼专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铜仁幼专是一所新建的大专院校,各项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和管理制度都正在完善,这与部分学生对大学的期待不完全吻合。笔者认为,该校学生呈现出的学校归属感与该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这所学校大部分老师对我感兴趣”,“当我有困难时,在学校里至少有一个老师是我能向他倾诉的”,“这所学校的同学认真地采纳我的意见”,“这所学校的同学喜欢我做事的方式”等题项的平均值均低于临界值3.5分,这说明铜仁幼专高职生未能足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其的关心,缺乏情感联结,同学之间缺少肯定和尊重。
  (二)铜仁幼专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差异性的分析
  1.性别特点
  男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李亚玲(2012年)调查结果一致。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20岁左右的男生个性已经基本成熟,此时独立性强、个性稳定,与外部环境达成平衡。而20岁左右的女生心理和行为上还对家庭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她们比男生更难于投入大学生活。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使得男生更愿意归属于学校,积极投入和参与到校园活动中,而女生更愿意归属家庭,对学校活动的投入和参与度不高。
  2.生源地特点
  农村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城镇高职生。这与迟萍萍(2012年)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中铜仁幼专农村籍学生占到了87.3%,这说明了该校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农村。对于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来说,铜仁幼专的学习环境、住宿等方面达到了他们的期待。他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因而更踏实,更愿意学习,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到学校生活中。而来自城镇的学生更以自我为中心,对大学的各个方面的期待更高,倾向于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不是积极投入和参与到学校活动中。
  3.年级特点
  大一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高职生,大二和大三高职生学校归属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铜仁幼专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由于对新环境不熟悉,在适应新学校的过程中,部分大一学生采取观望的态度,较少地投入和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大二大三高职生已经完全适应铜仁幼专的学习生活,较多地投入和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对学校产生了情感联系。因而,大一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高职生。
  大三高职生虽然面临毕业、就业等问题,更多考虑自己的未来,更多投入自己的学习工作中。相对于大二高职生较少地投入和参与学校活动。但是已经形成的学校归属感并没有降低。和大二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4.学生干部特点
  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这与迟萍萍(2012年)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有166人,占到了31.5%。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相对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而言,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学校或班级中,更多的参加学校活动,更多地接触教师和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更能体验到成员的归属感。因此,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
  四、结  论
  铜仁幼专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有以下四个特点:男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女生;农村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城镇高职生;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大一高职生学校归属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高职生,大二和大三高职生学校归属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对  策
  (一)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关怀程度,做到“以学生为本”
  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中贯彻“以学生为本”。许多学生表示,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要坚持民主化。首先,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校事物参与权,使其产生主人翁意识。其次,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
  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的管理和集体活动
  本研究表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会、班委的选举,参与学校或班级的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升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建立自我统一性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举办心理讲座等。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自我统一性。进而促进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提升。
  (五)重点关注学校归属感较低的学生群体
  本研究表明,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男生;城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农村学生;大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因此,应加强对女生、城镇学生及大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培养。如组织更多适合女生参加的活动;促进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展适应性教育,使新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2.
  [2] 朱洁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研究—以H大学为例
  [J].高教论坛,2010,(4):122-125.
  [3] 李亚玲.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和特点[J].重庆科
  技学院学报,2012,(10):202-204.
  [4] 迟萍萍.基于S大学在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研究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18-21.
  收稿日期:2015-04-04
  基金项目: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青年课题“铜仁幼专学生学校归属感调查和干预研究”(tryz2014C10)成果
  作者简介:乔莉莉(1987-),女,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内容及主要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专业群建设的本质与意义,要求专业群的组建必须注重专业间的相关性,建设专业群课程体系时一定要突出共享专业课程建设,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利益需求,要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加强对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与管理等五方面经验。  关键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课
期刊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深化,形成了“点面结合、走向纵深”的特点。以混合所有制办学为视角,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以非独立法人资格运行,合作产权不明晰,缺乏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与体系,“知识”要素稀缺的不足之处。争取实现法人资格办学,明晰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并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是推进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混合所有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从大思政格局出发的一场教育改革的实践。在理工科教学中,如何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效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当前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雷达原理课程组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雷达原理  一、“三全育人”理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摘要:通过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会展营销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相关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结论表明,会展营销岗位包括招商招展等6项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上述任务所需的13个知识能力、12个技术能力、6个情感能力。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会展营销》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设计思路,设置满足职业能力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活动,提升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关
期刊
摘要:以未开展口译学习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次口译实验课。经过口译能力前测、后测,结合问卷、访谈等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口译听辨理解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口译学习者的听辨理解水平;对口译学习者的口译质量产生积极影响;译前准备对口译质量的影响非常明显。  关键词:口译听辨理解能力;训练;译前准备;口译学习;实验课  一、引 言  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翻译实践家和教育家塞莱斯科维奇在其著作《
期刊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2021年即将在中国举办,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技能水平的最高级别比赛,提高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于世界技能大赛国际货运代理赛项的分析,提出以基于世赛的活页式教材开发流程。从教材开发的步骤和结构设计两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实施的方案和步骤。开发适用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活页式教材,对于提高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的成绩以及全面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教育中被迅速应用。然而,其实际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却极少受到关注。文章以导游实训课程为例,通过对比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课堂两种教学方式下的教学效果,发现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为不同教学方式在旅游类实训课程的运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传统课堂;导游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最早由美国虚拟编程语言研究中心
期刊
摘要:我国于2014年引入现代学徒制,推行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主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促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和工学结合。在旅行社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是基于校企双方的需求,以满足旅行社用人需求为目标,结合学生在旅行社行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三阶人才”体系,打通校企通道,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以“三师三徒制”工学交替为载体,实现企业岗位与课堂对接。基于旅行社行业特征,实现分岗位现代学徒制针对性课程建设,以
期刊
摘要: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在书记官专业建设中,与行业、企业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搭建书记官人才培养平台和多方参与的终身学习公共平台。学校与行业、企业相互渗透、相互服务、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手段,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构建起了校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书记官专业;校企合作;双平台
期刊
摘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游戏设计与制作专业作为该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开设的新兴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产教融合、服务产业为宗旨来开展教学,并由此在课程设置、引进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丰富第二课堂以及项目化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与产业对接;企业专家;项目化教学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