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命元素 守望精神家园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一首震撼心灵的诗歌—-_《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每当笔者和学生吟诵起它就热泪盈眶。在“5·12”四川大地震这一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人们的生命意识开始迅速觉醒,凸现了生命教育在教学中的崇高价值。为此,笔者积极整合与拓展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营造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浓厚氛围。
  
  一、生命课堂,实现师生心灵的对话
  
  1 地震身影——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挫折,是对国家意志的考验;磨难,是对民族精神的砥砺。“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中国不哭,四川不哭”“中国,挺住”……当天安门前万人高呼“中国加油”,种种感人的话语和情景在我们面前出现之际,正是中华民族精神高度凝聚和升华之时。“5·12”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学生刚好进行《文化生活》会考复习,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契机,马上和学生全身心密切关注灾区的情况,并在班级开展了“八个一”活动。
  (1)寻找一个感人故事;
  (2)写下一段真情感受;
  (3)学唱一首抗灾歌曲;
  (4)发起一次黄丝带行动;
  (5)布置一次图片展览;
  (6)吟诵一首亲情诗歌;
  (7)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8)发起一次真情募捐。
  每一次灾难,都是一种洗礼;每一次危机,都是一种重生。活动开展得相当成功,每个学生把感动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都打印出来,课代表把它们编印成册,让全班同学共同感受、引发共鸣。“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情真意切的网上诗歌,让学生留下了热泪。每个班的主题班会都是在泪水中开始,在抗震救灾的歌曲中结束。由高二(2)班发起的为遇难同胞祈福的黄丝带行动扩展到整个年级20个班。不作任何动员,高二(1)班的真情募捐达13770元。在危难前众志成城,在困难中守望相助,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感动、震撼了每一位学生。有一位学生在班会中这样说道:“曾以为爱国主义仅仅是一种口号,但是在那短暂而又漫长的全民默哀三分钟里,我深切地感觉到总有一种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在澎湃。”是啊!默哀也是一种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在这场抗震救灾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是一次让学生唤醒生命意识、构建生命信仰的心灵震撼,比任何一堂《文化生活》理论课都来得生动、有效。为救学生牺牲的谭千秋老师,被称作“史上最牛校长”的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质朴善良的唐山13位农民,连续抢救多名同学的小班长林浩,被困废墟80个小时的可乐男孩薛枭,“求求你,让我再救一个”跪地而泣的消防战士……当学生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他们的动人事迹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感恩的情怀、助人的意识就在瞬间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而当“范跑跑”的“表白”在网上暴光后,更促使我们的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价值,意识到文明视野下的生命意识本身就涵盖生命互助、生命悲悯等诸多要素,从而树立起基本的生命情怀。
  
  2 奥运元素——感受生命的坚韧与伟大
  暑期结束,学生返校学习,步入高三的他们每周都有一节社会热点透视专题课。而刚刚结束的北京夏季奥运会特别是随之开始的北京残奥会,让笔者有机会把生命教育课堂进一步引向深入。笔者组织所任教的高三两个班学生利用热点透视课,开展了以“演绎生命灿烂、讴歌残奥精神”为主题的“五个一”系列活动。
  
  (1)看一次北京残奥会开幕式;
  (2)了解一个残奥会运动项目;
  (3)学习一名残奥运动员事迹;
  (4)撰写一篇观残奥会心得体会;
  (5)观看一场残疾人题材电影。
  活动历时三周,很多学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全方位地体验和感受永恒的残奥精神。正如一位学生在她的心得体会中所说:“看着上肢残缺的运动员在游泳池中以头撞壁,看着盲人短跑选手挽手狂奔,看着下肢残疾的运动员摇着轮椅登上领奖台时灿烂至极的笑容,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身残志坚,第一次感受了什么是人性之美。我深深地感到自惭,因为和他们相比,我是如此幸福和健康,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的,北京残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残疾人对生活不懈的追求,对生命价值完美的解读。正如国际残奥会主席说的,“残奥精神,它一旦占据你的心灵,你将难以割舍,它将伴随你的一生”。
  让笔者同样感受震撼的是学生评选出来的他们心目中的残奥英雄,无一例外地用坚强、独立、尊严战胜了伤痛、疾病和世俗的眼光,让世人重新审视和解读生命的意义。如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10公里马拉松游泳冠军荷兰选手范德书登,单腿游完10公里的奇迹选手、南非姑娘杜托伊特……正如国际奥委会罗格所说:“残疾人运动员的出色表现,不仅超越了他们自身的体能,更表现出战胜对手和困难、战胜生活中不公正遭遇的决心,是值得所有世人学习的一课。”正是因为学生把残奥精神与所学哲学知识相链接,才深深地理解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强大,懂得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领悟了价值观对一个人的行为的重要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人生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生命信仰。在渗透与融合中升华
  
  生命是什么?习惯了安逸生活的学生面对地震和奥运之后幡然醒悟。长时间以来,学生一直把眼前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缺失了对人生幸福的感知和生命的珍贵。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为普及生命教育提供了契机,高中思想政治课也自然成了实施生命教育的理想阵地,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1 体现课程标准价值取向,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一次高考结束后,笔者收到了一位家长的短信:“郑老师,谢谢您对我女儿一直来的开导,在您的课堂上,她得到了很多,看得见的是分数,看不见的是素养。您的政治课,让她懂得了珍惜,珍惜亲情、珍惜生命,她再也不是那个经常要自残的孩子了。真的很感谢您!”该学生在高一学习期间曾有自虐倾向,上过医院,进行过心理辅导,但收效甚微,家长为此伤透了心。当笔者把“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的素材引入课堂,向学生传递了生命的气息,与其他学生一样,这位学生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慢慢地转化她的价值观,实现了生命信仰在渗透与融合中升华。新课程改革认为,当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应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领域”,由知识、认知层次提升到完整的生命层次,创造生命质量。政治课堂通过渗透生命教育,在引导学生通过觉悟生命的珍贵、体验生命交流的愉悦,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的同时,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2 从“传授”走向“体验”,培养学生生命化的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要素.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核心素养指标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的相关素养表现与素养内涵,确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好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楞次
一、 缘起  虽然中国内地和台湾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体现出的教育目的和对学生素养要求也有所差异,但两岸语文教育毕竟同根同源,有着相同的文化血脉。  比较两岸的高考语文试题,共同之处颇多。譬如,试题都充分反映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对待标准化试题的态度(台湾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客观题占55分,主
用所学词汇正确流畅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是词汇学习的终极目标——用得好才是真的好。一个英语单词,只有充分掌握了它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和用法,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但目前很多初中生在词汇学习时惯于就词论词死记硬背,他们虽在发音、拼写、识记汉语释义等方面发力不少,也会读、拼一定量的词汇,但由于在词义理解、词性判断、词形定位、词汇搭配等方面关注不够、认知不足,所以用起来常常能力不敷,各种各样的偏差或失误
摘 要:为了使概念的建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合理顺序,“学习进阶”成为科学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在学习进阶理论下开展教学,有助于教师依据学生思维的进阶发展,设计进阶发展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核心概念体系,培养科学素养。  关键词:学习进阶;科学核心概念;大气压强;课例研究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以核心概念来组织学习内容是科学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为了使概念的建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合理顺序
那一年,妈妈、爸爸、姐姐先后离开家。每走一个人,家里就空一块。最后,家里只剩下我和两个弟弟了。  这时,姥爷来了。姥爷是个大高个儿,但背有点儿弯了;浓眉大眼,但眼角垂下来了。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我和弟弟们写给妈妈、爸爸、姐姐的信里,总会提到:我们很好,姥爷也很好……  家里日子过得紧,姥爷先给我们立了规矩,花钱得报账。  记得那时,姥爷派我和弟弟们出去给家里买东西,姥爷估摸着预支些钱。等我们完成
门卫又换了新保安。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换了五六个。  是一个来小区拾破烂的老太太“逼迫”他们离开的。  老太太来小区的频率比上班还勤,从周一到周日,一天不落,有时一天来三两次,围着垃圾车瞅、扒、翻、挑,认真耐心的劲儿仿佛垃圾车就是堆满金银财帛的藏宝洞。  阳光漫过高楼,流进垃圾车的时候,老太太正扒拉到兴处。飞扬跋扈的垃圾卧在地面上,仰在甬路上,刺激着行人的视觉和味觉。  保安警告老太太要注意公德,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作用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拿来主义.教师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特别是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在教材原有设计基础上,必须融入教师对章节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生成的还原、对知识体系的架构.  关键词:不等式;类比推导;思维导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无论在课前设计多么完美,课后反思都感觉有遗憾之处.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不断思索、在教案设计中不断取舍,
摘 要:就高中物理规律教学而言,物理规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探索到相应的物理规律,并对其进行归纳与总结.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提高物理教学实效性的这一问题,进而运用相应的案例佐证了激发学生认知情感、营造认知环境、增强学生感性认知等策略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教学价值,最后提
复习课是高中生物备考中用时较多的一种课型,在高三阶段常用4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生物的一轮复习,用2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和模拟综合训练。与新课教学相比,高中生物的复习课教学一直存在着知识内容多、主线较散乱、教师重教辅轻教材、教学重讲授轻启悟、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等问题,从而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生本教育”是一种为了学生好学而进行设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
摘 要:邮票是图片史料的组成部分,也是达成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抓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邮票中的历史元素,将其与学生认知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解释;邮票;罗斯福新政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这一素养的达成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和促进学生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史料收集、解读、质疑、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