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住主线,关注生成
  一节高效的优质课势必是条理清晰的。首先其切入点就应当非常精妙,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切入点选取得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来,这样的课堂更容易被教师所掌控,让语文课堂更具条理性。教学只要抓住贯穿于全文的主线,让学生沿着这条线将零碎的、散乱的教学内容附着过来,对课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就会完整化,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也就很自然地呈现递进式发展,整个学习的流程如行云流水,自然顺畅。
  学习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语文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学生是带着知识和阅读经验来学习的,所以教学不一定总是沿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前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肯定存在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如此一来,问题的生成就很自然了。从实际教学来看,有些学生生成的问题或许超出教师备课时所料的,这样的生成性问题如何处理,关系到整个课堂的走向,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课堂上的生成不能简单地处理,与教学主线贴合度比较近的应当当堂课采用师生平等互动的形式予以解决;如果生成的问题与教学主线偏离得比较远,可采用课后交流的形式进行互动;对于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单独开一节课进行互动探究。
  二、设置问题,自主探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由学生自己漫无目的地看书阅读,学习效果不理想,首先应当由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讨论具有方向性。以《刺客列传》为例,我和学生就是用探究式教学法一起学习的,在教学中我设置了如下几个探究点。
  探究1:本文开头描述了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叱都不计较,这段内容的描写和前面学习过的《史记》中哪些人物故事的描述是一样的?主要为了表现他们什么样的精神?司马迁为什么会屡次进行此类情节的描述呢?请结合司马迁生平,探究其屡次叙述此类情节反映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探究2:本文中的“易水送别”与“廷刺秦王”是《史记》中脍炙人口的两段精彩情节,试分析一下这两段文字有着怎样的表达特色。
  探究3:本文除了正面刻画荆轲的形象外,还生动地描写了樊於期、田光、高渐离、鞠武、秦舞阳等人物形象,想一想这样的描写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探究4:从结果来看,荆轲刺秦最后功亏一篑,从全文的行文来分析,假设不是因为秦舞阳的怯懦,夏无且的药囊,判断一下荆轲刺秦会不会成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
  在教师探究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方向,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同时文言文教学也变得不再枯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累了语言,增强了行文分析能力,在探究中勇于质疑,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和发展,当自己提笔写作时,能轻松做到思路清晰,立意高远。
  三、关注《语文读本》,培养习惯
  在应试教育,片面追求高考成绩的今天,教师对《语文读本》的关注很少,学生在缺乏教师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将《语文读本》束之高阁。其实在教材的选配上,给学生配备《语文读本》是有其用意的。课本上的选文过于强调作品的主题与专题的契合度,致使其文学性有所偏颇,《语文读本》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失。另外,《语文读本》还可以延伸课本的阅读,让学生对作家的作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比如,课本中节选了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一、二部分,《语文读本》中则选了其余五个部分,这样学生阅读完文章的全貌,理解会更深刻。
  从当下的高考形式来看,由于对文学常识题很少考查,所以学生对名家、名作了解甚少,在一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又怎么会去阅读这些名著呢?这些作品都是体裁具备,文质兼美的佳作,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语文读本》一共收录了172位作家的188篇作品,在弥补学生对世界性作家作品无从了解的缺憾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阅读美文的窗口,让学生喜欢上某些名家,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欲望,为终身阅读学习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学生在阅读名篇名著时,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修养与审美,“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人的气质和涵养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要实现高效优质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教材和学生等多方面的作用,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设置主线,确保教学思路清晰、新颖,切忌墨守成规,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导入与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确保学生能在课堂中有所感悟,能够顺着教师设置的探究任务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推动学生在进一步探究中有所发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唯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教法,深化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且注重学情分析,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选取菌悬液浓度约为107CFU/mL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eusal~reu$)、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flexneri)、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伽ic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能主动拓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基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其相应的语言技能目标中对阅读的要求也指出:“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纸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一、流失原因分析  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不但可以学到许多实用技术还可享受许多政策优厚,但学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身因素,是生源流失的首要原因  (1)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心理强烈。  (2)学生进取精神不足,人生态度不正,学习目标不明。  (3)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看到班级里其他学生辍学去打工,也随大流去打工了。  2.家庭因素是学生流失的次要原因  (1)中职
目的:探究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佳营养条件和最适环境条件及人工培养子实体使用固体培养料的最适配方。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碳
为优化牛奶中雌二醇的微波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雌二醇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牛奶中雌二醇微波提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运用外语交际的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课堂教学时间很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如何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体验、热情的调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值得广大同仁认真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开展课前Report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开展Report活动的方式  1.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以围绕当天的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