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学校生源流失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u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流失原因分析
  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不但可以学到许多实用技术还可享受许多政策优厚,但学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身因素,是生源流失的首要原因
  (1)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心理强烈。
  (2)学生进取精神不足,人生态度不正,学习目标不明。
  (3)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看到班级里其他学生辍学去打工,也随大流去打工了。
  2.家庭因素是学生流失的次要原因
  (1)中职生父母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是粗暴横蛮就是溺爱过度,或者不闻不问。这些家庭出生的学生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2)对职教认识不深。有些家长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家长基本不管孩子的学习,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往往很快成为流失对象。
  (3)家庭经济困难。
  3.学校因素是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1)教学理念落后。当前,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专业设置盲目。有的专业导向模糊,有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没有学到东西,从而放弃学业。
  (3)办学条件较差。一是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方法传统。二是教学设备简陋,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4)业余生活单一。现在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还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早读、晚自习、一天七节课,实训课少,文化活动少。
  4.社会因素的是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
  (1)就业准入制度不健全。由于社会未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上不上职高同样可以就业,而且工资待遇方面无太大差别。
  (2)政府对职校投入太低。农村职业学校因生源较少,收费低,政府投入少,学校很少有钱投入到硬件建设上,致使职校的办学条件差,不能吸引学生。
  (3)社会对中职学生较轻视。社会对职校生认可度低,学生在失落感和自卑感的重压下,很容易产生辍学心理。
  三、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及职业教育法的要求,提出如下对策。
  (1)改进教育方法,培养健康人格。职业学校教师在批评学生或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2)认识职教规律,消除心理落差。新生入校的第一个月就要明确告诉学生职业教育与初中学段的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中职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规律和教学计划。要让学生心中接受职业教育。
  (3)拓宽资助渠道,解决后顾之忧。国家出台的一些针对贫困中职生的扶贫救助政策,这给了贫困、特困中职生以完成学业的信心和希望。但就农村中职学校而言,扶贫救助的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中职学校也通过实施学费减免、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多渠道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4)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学校要在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学设施的添置、实习基地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同时要加强学校管理,严防打架斗殴、抢劫勒索事件在校园内发生。对不服管教、累教不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典型学生给予严肃处理,以净化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安全。
  (5)更新教学方法,加大实践力度。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揣摩学生心理,最大限度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6)开展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中职生在学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身心便轻松了许多,对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会有更多的渴望和追求。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如演讲比赛、报告会、书画展览、歌咏比赛、体育竞赛赛、技能大赛等。这样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才干,还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7)做好就业安置,增强学习动力。中职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是学生本人、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学校自身发展的大局。学生只有有了可靠的就业保障,才能安心学习,学习才会有动力。学校还要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工作,注意收集就业学生的典型事迹材料,在学生中广为宣传。
  总之,中职学校的流失生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的高度重视,而且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些流失群体如不及时疏理和清除,必将影响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为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解决中职学校流失生的问题任重而道远,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有一份责任。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可能出现肺外表现和相应并发
选取菌悬液浓度约为107CFU/mL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eusal~reu$)、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flexneri)、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伽ic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能主动拓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基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其相应的语言技能目标中对阅读的要求也指出:“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纸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