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身份之别”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终点是刘瑞安工作的起点。
  作为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殡葬整容师,刘瑞安负责为每天送到这里的逝者整理遗容,让亲人看上最后一眼。留下永久的记忆。
  “安详,就像生前睡觉一样。”刘瑞安说,这是他从事殡葬整容近30年在技术上希望无限接近的目标。
  从初中毕业进入殡仪馆工作,刘瑞安至今已为20万逝者整理遗容,其中包括中国的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
  这名51岁的入殓师技术手法精湛,被外界称为“中华殡葬整容第一人”,但他却更乐意别人喊他“安子”“安叔”或者“安师傅”。
  “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已故领导人与普通百姓一样,在这里没有身份之别,我都一样尽心尽力去做。”刘瑞安说。
  八宝山位于北京城区西部,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建立的革命公墓是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名望的社会人士和革命烈士的长眠之地。重要人物的遗体告别和火化通常在八宝山殡仪馆进行。
  刘瑞安说,15年前接下的一项棘手“政治任务”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1996年,一位领导人意外身亡,整容难度大、风险高,时任八宝山殡仪馆整容组组长、入行12年的刘瑞安被推上了一线。
  刘瑞安感到光荣的同时也焦虑不安:如果整容效果不理想,遗体告别无法进行,自己这辈子也可能没法在这行继续干下去了。
  “但当时没有其他人选了,我最后向上级表了态:‘没问题!我接这活儿。…刘瑞安说,他在北京医院的一个单间里埋头苦干了3天,之后治丧小组来检验,一致通过,他这才感到心里踏实了。
  从那以后。刘瑞安对自己的技术更加自信,送领导人最后一程的任务也更多地落到了他的肩上。
  中国人虽有复杂的丧葬习俗,但殡葬整容的历史却不长。传统工具就棉花、胭脂和梳头油“老三样”,入殓师的技术也简单,只需给逝者画上鲜艳的腮红。时至今日,殡葬整容已发展到囊括化妆、防腐、解剖、外科等多学科知识,对整容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瑞安说,实践出经验,他对技术的摸索从学徒时代至今从未停止过,譬如去年为海地地震中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进行遗容整理,他和徒弟们的技术可谓经受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历练。
  为让家属能与遇难者见上最后一面,八宝山6名殡葬整容师彻夜未眠,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完成了难度极大、前所未有的遗容整理工作。
  “最后家属都满意,我们这才感到欣慰。”刘瑞安说。
  这些年,刘瑞安把更多时间花在带徒弟上,整容室新聘的3名年轻人在他的指点下技术提高得很,快。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时徒弟的工作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实在憋得慌,刘瑞安就带上他们找个馆子喝上几口,或者爬山聊天。
  刘瑞安说,作为一门特殊职业,全北京技术过硬的殡葬整容师并不多,外单位请他去开讲座授课被他婉言拒绝了,本单位有人建议为他设立工作室分档次提供整容服务,也被他拒绝了。
  刘瑞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知足常乐,名利皆身外之物,并非多多益善。
  现在,每天早上6点半,刘瑞安依旧会准时出现在八宝山殡仪馆一间50平方米的整容室里,换上白色大褂,戴上防护口罩、手套,打开工具箱,和徒弟们一起等待新一天的生离死别。
  ——摘编自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诸有钧是我国对外宣传战线的老党员。他196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到中新社工作,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了近40个年头。他在中新社从编辑、记者做起,以后成为中新社的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做记者要善于交朋友    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诸有钧发表过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和成功的独家报道,他认为采访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和被采访对象打交道。如果被采访对象接纳了记者,记
期刊
目前,我国电视财经报道的国际传播力还非常有限,为此,我国媒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形成了提升我国电视财经新闻国际传播力的一系列有益经验。本文以央视《直击华尔街风暴》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此类财经话题提高我国电视新闻的国际传播力。    促进媒介技术与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内容覆盖率    (1)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形成国际新闻网络  在《直击华尔街风暴》相关报道中,央视记者站发挥了举足轻重
期刊
5月15日,“中国外文局汶川地震三周年对外报道采访团”抵达四川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团由局长周明伟、副局长陆彩荣亲自带队,由来自美、法、西、日、俄等国的5名外国专家以及中国网、《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对外传播》等多家媒体单位共计24人组成。     用好汶川重建这个生动案例    为此次采访,外文局领导研究策划了很长时间,反复论证选题方案。外文局总编室还
期刊
人生因经历厚重而精彩,这一点在朱穆之身上体现得很透彻。当我们品读这位将近百岁老人的人生阅历时,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不断感受着历史的心跳和激荡。同时,朱穆之作为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的开拓者,让人感觉他就是一部展开在眼前的外宣史书。阅读中,我们不断感受着外宣事业脉动过程中处处闪烁的穆之同志的勇气、智慧与风采。  1916年,朱穆之出生在战祸频仍的北洋军阀时代。1931年,朱穆之来到北平,投奔当时已是北京
期刊
把外宣书做好,这是一个外宣图书编辑的工作要求,也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笔者曾编辑一本《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以下简称《印章》),包括中文、英文两个文版。其中,中文版是笔者所在出版社十分重视的一个项目,英文版更是入选为新闻出版总署主持的首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之一。这更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因此,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竭尽所能,花上一点“笨功夫”,力求能达到“好书”的要求。    不能太相信自
期刊
半年前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速首度破4(2010年10月CPI增速为4.4%)时,同事们一时惊呼。有同事干脆把MSN签名改成了“CPI增速4.4%!!!”以示惊愕。后来11月CPI增速达5.1%,12月为4.6%,2011年1月和2月均为4.9%,3月为5.4%(创32个月新高),均在4%以上,大家逐渐习以为常,再也没大惊小怪过。  “涨价”已成为日常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从“豆你玩”、“蒜
期刊
《中国日报》创刊整整三十年了。《中国日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与时俱进。经过三十年风风雨雨,《中国日报》羽翼渐丰,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群体的一支劲旅。《中国日报》的创刊在我国外宣史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事件。    中国要办一份英文日报    在旧中国,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曾先后办过英文报,但都是由外国人创办和经营的。上个世纪40年代,国民党
期刊
编者按:《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是中国外文局所属新世界出版社为庆祝建党90周年而策划出版的重点图书。该书围绕国内外读者共同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13个重大问题,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丰富生动的故事插叙,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的历史轨迹和建党理念,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13个谜底,并对中国共产党应对面临的挑战做了深刻的剖析。该书中文版今年3月面世
期刊
曾建徽具有独特的外宣、外事人生。解放前,在昆明西南联大和北平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是中共北平地下党的一份子;解放后,他根据组织安排进入新闻界,长期从事对外新闻采编工作,历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在我国外宣战线,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
期刊
笔者参加了今年的“两会”报道以及此后一个月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后续报道,采写了多条中英文的对外报道稿件,得到了多家外国主流媒体的采用。由于“规划”的重心是经济发展,因此笔者所在的对外部经济新闻编辑室承担了主要对外报道任务。通过梳理编辑室近期播发的中英文重点稿件,尤其是一些被海外媒体广为转载的稿件,不难看出,要提高“规划”的对外报道效果,首先要将“规划”的主要内容置于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下,以赢得最多
期刊